歷史沿革
民國後期,屬松煙鄉。
1950年,為松柏鄉,屬第三區。
1956年6月,撤區並鄉,更名松柏鄉。
1958年,屬水口山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設松柏鎮。
1995年5月,撤區並鄉,將松柏鎮、親仁鄉6個村、大市坪鄉4個村、新力鄉的3個村並為松柏鎮。
2009年2月23日,從松柏鎮析出6個建制村和20個社區,設立水口山街道辦事處。
2015年,撤銷松柏鎮、水口山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水口山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松柏鎮轄大漁、松漁、坳嶺、水口山、楓樹塘等5個居民委員會,雙發、雙泉、涼水、楠木、大漁、南陽、朱陂、新同、金聯、金水、高華、水鄰、雙林、紫山、獨石、天勤、燕形、清水等18個建制村,下設28個居民小組、21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4年10月,松柏鎮下轄5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漁村。
地理環境
松柏鎮地處
常寧市東北部,東與
耒陽市太和圩鄉隔春陵河相望,東南與
煙洲鎮相連,西南與蓬塘鄉相鄰,西與
柏坊鎮毗連,西北濱湘江與衡南縣栗江鎮為界,北與
水口山鎮接壤,東北與
衡南縣廖田鎮瀕湘江相依。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千米,總面積66.52平方千米。其中陸地61.1平方千米,占91.8%;水域5.4平方千米,占8.2%。
人口
2011年末,松柏鎮轄區總人口3046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761人,城鎮化率25.5%。總人口中,男性16757人,占55%;女性13710人,占45%;14歲以下4000人,占13%;15~64歲24426人,占80%;65歲以上2041人,占7%。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0455人,占99.97%。2011年人口出生率7.35‰,人口死亡率12‰,人口自然增長率-4.65‰。
經濟
綜述
2011年,松柏鎮財政總收入5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53萬元,其中完成國稅80萬元,地稅110萬元,耕地占用稅35萬元,礦產資源稅28萬元。
農業
松柏鎮有耕地面積1.7萬畝,人均0.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0.7億元。生產糧食1.3萬噸,人均361千克,其中水稻1275噸。蔬菜種植面積600畝,產量1200噸。生豬飼養量23138頭,年末存欄12010頭。工業以化工、冶煉、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擁有工業企業42家,職工2500人。
商業
2011年,松柏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2.8億元。共有商業網點120個,職工352人;城鄉集貿市場2個,成交額3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松柏鎮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400餘人,專任教師15人;國小5所,在校學生1300餘人,專任教師67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700餘人,專任教師60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0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松柏鎮有鎮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8處,各類文化專業戶6戶,農家書屋21個,藏書5萬冊。
2011年末,松柏鎮有1個村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
2011年末,松柏鎮有線電視用戶4251戶,入戶率53.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松柏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6個,門診部(所)8個,村衛生室18個;有床位180張。專業衛生人員336名,其中執業醫師32人,執業助理醫師89人,註冊護士12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3萬人次。18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松柏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戶,人數275人,支出52.8萬元,月人均1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2戶,人數1138人,支出99.6萬元,月人均73元。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0人次,共支出98.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0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張,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1778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2011年末,松柏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6處,郵政業務總量590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4萬戶,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9萬戶。
1977年,松柏鎮變電站、供電站建成。
交通運輸
松柏鎮村全部建成水泥路面。1983年建成松柏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130班次,日均容量50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松柏鎮境內古有蒼松挺立,且是平壩,得名“松香”。又因地處獅子背(山)和象鼻子(山壩)之間,也叫“獅象坪”。此處山山有寶,水水含金,是地下蘊藏極為豐富的“有色金屬之鄉"。為此,1955年正式建立松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