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二皮

常二皮,生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歿於解放後的1952年。

常二皮多才多藝,尤擅長於講評書,因其有深厚的文學根底,在演講當中,常常隨場講解一些歷史典故,詼諧笑談,臨場發揮,他講的評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二皮
  • 出生地:清光緒十四年
  • 職業:講評書
  • 主要成就:他講的評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 代表作品:《三俠劍》、《七俠五義》
簡介,生平,

簡介

舊時,欒城有幾位民間說評書的藝人,他們是城內東大街的常二皮、南關的王小貴、前彪 村的徐夢書、馬家莊的馬小眼等。這些人講的主書多是武俠小說、神話故事之類的,如《三俠劍》、《七俠五義》、《施公案》、《包公案》、《岳飛傳》、《濟公傳》、《西遊記》等。從藝術水平上講,以常二皮為最好。

生平

常二皮,生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歿於解放後的1952年。
常二皮多才多藝,尤擅長於講評書,因其有深厚的文學根底,在演講當中,常常隨場講解一些歷史典故,詼諧笑談,臨場發揮,他講的評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所說書目有《聊齋志異》、《三俠劍》、《彭公案》、《施公案》和自編的《明清英雄義》、革命運動中,欒城縣人民在公審殺人魔王國民黨縣長周秉謙時,縣有關領導讓他把周秉謙的罪惡編成評書演說給人民民眾,他只用了一夜的時間就編成了評收段子。召開公審大會那天,他在會場擺場演說,痛斥了周的滔天罪行,場內外形成一體,演出獲得成功。
常二皮演說評書,口齒清楚,聲音洪亮。在演說人物、環境、兵器、事物時,手中那把摺扇忽而為長槍,忽而為短劍,忽而為手杖,忽而為馬鞭,模似十八般兵器,形容逼真。聽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睹其物。說到驚險之處,常使眾人張口咂舌、屏息靜聽;說到樂趣多外,常使聽眾捧腹大笑,前仰後合,故而贏得了廣泛的聽眾。當時在欒城老幼皆知,全縣聞名。至今老年人一提起常二皮說的壓場小段《一百單八州》、《一百單八朵(花)》《一百單八馬》還讚不絕口。
常二皮也在石家莊說過書。初到石家莊西花園說評書,因未及時與當地同行聯繫,並且開場三天即高朋滿座,引起了同行的嫉妒,幾個說評書的去他的麻煩,進行盤師問道。常二貞依其廣博的文才,善辯的口齒,使同行佩服的五體投地,不但沒找他的麻煩,反而與他結成藝友。常二皮講的《聊齋志異》在石家莊堪稱一絕,因此被冠以“西花園的八大怪”之一。石家莊聽眾贈藝號“常不夠”。意思是聽其說評書,永遠聽不夠。
常二皮一生留下不少著作:有《夢齋詩稿》四卷,《秋日百詩》一卷,《洪憲帝制小史》一卷,《夢齋雜錄》若干卷,《反切指南》一卷,小說《夢中夢》一部、《明清英雄義》一部、《新水滸傳》等。常二皮於1951年因病被其女兒接到安國縣居住,1952年冬病歿於安國女兒家中,同年遺體運回欒城,葬於小任愛莊祖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