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以新疆克拉瑪依新農村建設為大背景,以一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哈薩克族村莊即將面臨搬遷的事件為依託,講述了一個追尋音樂夢想的主人公——李小南(易莉飾),陰差陽錯的前往父親曾經插隊的新光鄉修理父親損壞的冬不拉,期間在這裡當起了音樂老師,漸漸了解到上一輩人的情感糾葛,最終完成了父親的心愿——修好冬不拉的故事。該片通過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矛盾衝突,刻畫和勾勒出當代農牧區各民族老中青三代人的精神面貌、新農村建設和牧民定居工程的發展景象。全片運用倒敘手法和多線敘事的電影語言,以哈薩克民族傳統樂器一把破碎的冬不拉為線索,穿越了四十年的光陰,講述了一對父女、一對父子、一對兄弟,友情、親情的複雜和純粹,溝通與疏離,隔膜與理解,在新疆這片廣袤蕭瑟、寬厚包容的土地上上演著。時間流轉、場景變遷,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對故土的眷戀,對親情的渴望,對救贖的執著以及人性中寬容的閃光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帶上我的冬不拉
- 外文名:MEMORIES IN THE WEST OF CHINA
- 出品時間:2015年11月
- 出品公司:北京夢想同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新疆克拉瑪依/北京
- 拍攝日期:2015年1月25日
- 導演:趙之
- 編劇:趙之
- 製片人:陳智俊
- 類型:故事片
- 主演:易莉,阿力木江·吐爾斯拜克,海拉提
- 片長:100分鐘
- 對白語言:國語/哈薩克語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入圍第七屆歐洲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民族電影競賽單元
- 出品:新疆電視台
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於2015年1月25日在新疆克拉瑪依開機,2月8日在小拐鄉鄉政府三樓召開正式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主創悉數到場,現場播放了拍攝的花絮視頻,拍攝的艱苦感動全場觀眾。
2015年2月2日中央六套中國電影報導欄目晚6點首播,2月3日中午12點半重播電影簡訊。
2015年2月4號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主創做客克拉瑪依人民廣播電台調頻926《夜空依然不寂寞》節目,兩小時的時間暢談拍攝中的酸甜苦辣。
2015年2月27日克拉瑪依日報頭版頭條報導了電影殺青的相關新聞。
2015年6月17號,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部分演職人員再次做客克拉瑪依電台,都市調頻FM92.6《夜空依然不寂寞》節目,和主持曉愛一起暢聊電影背後的故事。
2015年11月18日,由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北京電影學院主辦,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共青團北京電影學院委員會承辦的少數民族公益影片《帶上我的冬不拉》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了點映禮。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原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名譽主席王蒙、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哈薩克斯坦大使館、中央電視台、歐洲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組委會、北京電影家協會等單位和領導出席了影片的點映禮。
2015年11月18—20日中央六套中國電影報導、中國新聞網、政協報、中國教育電視台、青年報、法制晚報、新華社等媒體播報了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點映禮的相關新聞。
導演手記——關於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創作
之主題
關於創作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的最初想法要追溯到五年前,我聽說了在建設新農村的大背景下,一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哈薩克族村莊即將面臨搬遷,這個事件引起了我的關注和興趣。哈薩克族被稱作“馬背上的民族”,新中國成立前,絕大多數哈薩克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隨著定居後的農業侵占了牧場,哈薩克人的遊牧生活逐漸衰落,在經歷了長達百年的定居生活之後,新的遷移對新光鄉的哈薩克人來說,除了居住條件的最佳化,還有生活習慣的改變,更深層次地,這是一次關於哈薩克人的民族傳統文化在遷移過程當中取捨問題的討論。
關於創作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的最初想法要追溯到五年前,我聽說了在建設新農村的大背景下,一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哈薩克族村莊即將面臨搬遷,這個事件引起了我的關注和興趣。哈薩克族被稱作“馬背上的民族”,新中國成立前,絕大多數哈薩克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隨著定居後的農業侵占了牧場,哈薩克人的遊牧生活逐漸衰落,在經歷了長達百年的定居生活之後,新的遷移對新光鄉的哈薩克人來說,除了居住條件的最佳化,還有生活習慣的改變,更深層次地,這是一次關於哈薩克人的民族傳統文化在遷移過程當中取捨問題的討論。
故事的主人公小南的父親六十年代末曾在克拉瑪依的新光鄉插隊,這次因為車禍不能親自前往搬遷的村莊,小南帶著父親的願望來到新光鄉,當哈薩克人的遷移遭遇小南的尋根,碰撞出的火花不僅表現
在漢哈兩族的生活方式,更深層次地是兩種文化形態的內在衝突,隨著劇情的發展,原本矛盾的兩種文化形態逐漸找到契合點,這個契合點的存在源於尋根文化的核心在於消除漂泊感,找尋缺失的情感依託,即所謂的故土。移民文化的重點在於尋找宜居的家園,表現形式分為不得已和不滿足,都是對於生存現狀的改變。故土和家園歸根到底都是對於故鄉的情感表達,一種是依戀,一種是生存。
之類型風格
創作劇本的過程中,我腦海里也在轉動著將來這部影片要呈現出一種怎樣的風格,我思索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排除的過程,我很清楚我要的不是以往新疆電影呈現的那種所謂的美感,藍天白雲,廣袤的草原,羊群遍地,少數民族載歌載舞,宛如一副風情畫。在我看來,電影最後留給觀眾的是人物形象,讓他們醉心於美景,勢必會削弱人物在電影中的影響力,讓觀眾靜心跟著人物去感受他們的命運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同時,理解和救贖這樣一個命題與冬天的邊疆是相吻合的,即冰釋前嫌,冰雪消融。
我又再次翻看了一些伊朗電影,包括阿巴斯、馬基德·馬基迪,還有馬爾馬巴夫家族的電影,另外,安哲羅普洛斯和塔爾可夫斯基的電影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也對我影響很大,他們電影裡的鄉愁情結深深地打動著我,我想這是我所想要追求的。
之人物分析
本片主線的建置是基於青年作曲家李小南和哈薩克老校長之間的矛盾衝突,一個是外來文化的符號,一個是堅守傳統的象徵,兩個人的矛盾外在呈現初步表現在教育觀念的差異,進而矛盾轉化為對於傳統哈薩克音樂發展的理解和認知,即是否要對哈薩克族傳統音樂進行創新和改變。我們選取了哈薩克族的特有樂器冬不拉作為建置矛盾的切入點,小南從小受父親影響,對於冬不拉情有獨鐘她的視角是有情感的,溫暖的,或者說是憐憫的,帶著長遠的發展眼光,她想要創新哈薩克傳統音樂,但是這種做法沒有得到老校長的理解,老校長的抵抗做法其實是他最後的堅守,或者說是對於故鄉的告別式。 老農村拆遷後學校將不復存在,孩子們要去市里走讀念書,作為一輩子奉獻給鄉村國小的老校長來說,這種
情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老校長內心深處非常清楚,學校拆遷換來的是孩子們更好的教育環境條件,這種複雜的內心情感構成了他諸多看似頑固守舊的表達方式,無疑老校長是個悲情人物。
片中的三個小主人公,老校長的孫子阿爾曼、普通人家的孩子吾爾肯、城市歸來的小公主米麗,代表了老農
村的兒童形態,他們背後的三個家庭也是典型的,由於父子矛盾還在過著遊牧生活的阿爾曼爸爸,城市化變革下的石油工人米麗爸爸,透過小南的視角我們會看到一個全景式的老農村人物圖譜,相應的這個過程也是她的體驗和升華過程。
之攝影風格
總體要求:持有一顆旁觀的心,冷靜地、紀實地去看待村莊的變遷,人物的變化。
色彩:新、老農村(含城市部分)做出反差,老農村保存現有的土黃色主調,單純濃郁,凸現人物,除割禮等哈薩克習俗場面特殊處理以外,其他均要追求蒼涼悲壯之意。隨著遷入新農村,色彩也跟著人物的心境和建築的色彩變化而變化。
光線:以柔和為主,內景日戲多用散射光和柔光照明,夜戲多用道具本身的光源,或放大,或延展,做些小氣氛,貼合實際情況。
構圖:不求奇特大膽,而求樸實完整。藉助建築本身的特色,處理好人和村莊的關係。
運動:亦靜亦動。靜則坐看人物在大環境中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動則激化矛盾和緊張段落,根據劇情需要,節奏亦張亦馳。
總體要求:持有一顆旁觀的心,冷靜地、紀實地去看待村莊的變遷,人物的變化。
色彩:新、老農村(含城市部分)做出反差,老農村保存現有的土黃色主調,單純濃郁,凸現人物,除割禮等哈薩克習俗場面特殊處理以外,其他均要追求蒼涼悲壯之意。隨著遷入新農村,色彩也跟著人物的心境和建築的色彩變化而變化。
光線:以柔和為主,內景日戲多用散射光和柔光照明,夜戲多用道具本身的光源,或放大,或延展,做些小氣氛,貼合實際情況。
構圖:不求奇特大膽,而求樸實完整。藉助建築本身的特色,處理好人和村莊的關係。
運動:亦靜亦動。靜則坐看人物在大環境中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動則激化矛盾和緊張段落,根據劇情需要,節奏亦張亦馳。
之服化道
在道具以及服裝的遴選上要尋找古樸感,製造一個相對封閉的村落形態。
現在的村民已經搬入了新農村,在服飾和家裝方面漢化程度高,服化道的同仁們要細緻挑選老鄉家裡帶有民族特色符號且有年頭的道具及服裝。服裝方面,做出尋根文化和遷移文化的反差,即李小南的服飾和村民們的服飾的走向呈逆向變化。在老農村的時候,村民們的服裝整體以黑灰為主,女教師的服裝則以亮色為主,做出衝突。搬遷新農村後,村民們的服裝根據建築變化而強烈,小南則漸漸低調下來,他們之間總是相差半拍,意喻兩種文化的悄然改變和潛在矛盾。
與常規的電影相比本片有名有姓的角色較多,是一個群像式的人物圖譜,為了讓觀眾清楚地認知每個角色,需要服化道的同仁們在角色身上多下功夫,設定一些符合人物性格特點或者地位象徵的符號或者元素,比如老校長帽頂上象徵堅定、勇敢的貓頭鷹羽毛、阿爾曼爸爸葉爾肯長年在山裡皮膚差異等細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