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突刺-塔里木盆地碰撞方式與構造演化

帕米爾突刺-塔里木盆地碰撞方式與構造演化

《帕米爾突刺-塔里木盆地碰撞方式與構造演化》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汪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米爾突刺-塔里木盆地碰撞方式與構造演化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汪新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晚新生代帕米爾突刺與天山和塔里木盆地碰撞,形成青藏高原北緣陸內山脈。西崑侖山位於帕米爾突刺東緣,屬於帕米爾突刺-塔里木盆地交界山脈,對它的變形機制和演化過程並不清楚。本項課題針對西崑侖山前構造變形,通過地表構造調查和地震勘探剖面綜合研究,開展下列三個方面的工作:①建立西崑侖山前0-15Km深度的平衡構造剖面,繪製西崑侖山前斷裂褶皺分布圖,研究構造幾何樣式和運動方式,確定變形機制和演化過程;②通過構造生長地層和地層年代學研究,建立西崑侖山前斷層褶皺變形序列,確定變形時代和構造遷移規律;③研究西崑侖山前構造變形、盆地充填、構造縮短率之間的關係。這項研究的目標是確定帕米爾突刺-塔里木盆地碰撞方式與構造演化。

結題摘要

分析研究地震測線、鑽井、測井數據資料,結合地表地質調查和遙感影像解譯,厘定帕米爾東緣二條大型斷裂褶皺帶構造特徵、運動過程和變形機制。英吉莎-齊姆根褶皺帶南起棋盤背斜,經過齊姆根背斜,北至英吉莎背斜,寬50km,長約200 km,三個背斜呈右階雁列排布。東南端棋盤背斜發育於中新世晚期(22-24Ma),擠壓縮短量30Km,中段齊姆根背斜形成於上新世早期(15-20Ma),擠壓縮短量20Km,西北端英吉莎背斜形成於更新世(10Ma),擠壓縮短量10Km。英吉莎-齊姆根褶皺帶變形時間由南向北依次變新,擠壓縮短量逐漸變小。棋盤背斜最大應力方向北東60度,英吉莎背斜最大應力方向北北東10度,褶皺帶最大應力方向逆時針偏轉50度,英吉莎-齊姆根褶皺帶形成於右旋走滑-擠壓構造背景。和田-柯克亞逆沖斷層長約230Km,是全球內陸最長的活動斷層,斷層沿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底部阿爾塔什組膏泥岩向北滑脫,滑過2/3盆地寬度(200km),斷層北端衝出地表,在塔克拉馬拉沙漠形成麻扎塔格山。和田-柯克亞逆沖推覆帶由東向西變寬,東段發育和田-桑株一排背斜,中段發育克里陽-合什塔格兩排背斜,西段發育甫沙-柯克亞-固滿三排背斜。和田-柯克亞逆沖推覆帶沉積中新統-全新統構造生長地層,生長地層向盆地方向遷移,地層時代逐漸變新,表明和田-柯克亞逆沖推覆帶始於早中新世,向盆地擴展至今。和田-柯克亞斷層水平縮短量30-59 km,平均變形速率1.3-2.7mm/y,與現今GPS < 2mm/y數據和塔里木盆地周邊山前帶縮短速率吻合。通過識別西崑侖山前盆地構造生長地層,結合西崑侖山前新生界古地磁地層剖面數據,利用石油人工反射地震剖面,構建西崑侖山前盆地新生界構造變形層序格架,為約束青藏高原北緣構造變形時代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對研究青藏高原北緣構造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帕米爾東緣發育二條性質不同的大型斷裂褶皺帶,解析這些不同類型斷裂帶的構造背景和變形機理,對帕米爾東緣構造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