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是2007年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石生。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評價,
內容提要
帕格尼尼的一生不僅充滿傳奇,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小提琴技藝,更為之添上了不少神話色彩。他所寫的無伴奏小提琴作品《二十四首隨想曲24Caprices》,當年更被認為除帕格尼尼以外,無人能夠演奏。
帕格尼尼創作《二十四首隨想曲》時還未夠二十歲,當時他已名滿歐陸。他在舞台上神乎其技的演奏,充滿浪漫熱情和強烈精力的音樂,結合他那副帶著魔幻神秘,瘦骨嶙峋的面容,有如魔鬼般的颱風,使他在任何一個城市的音樂會門票,往往在一瞬間便被搶購一空,一票難求。他所到之處,都轟動一時,形成了一股席捲歐陸的帕格尼尼的狂飆。
帕格尼尼一方面週遊各地演奏,一方面又不斷創作不少採用他自己發明的奇絕嶄新技法來炫耀技巧的作品,供自己在音樂會上演奏,使得技驚四座的效果,因為不斷有新的技法出現而得以保持。帕格尼尼的出現,為小提琴這件樂器賦予了非凡的生命力。小提琴的演奏,脫胎換骨,散發出迷人的光彩,帶來追求超絕技巧的潮流。各種樂器的演奏家,都被刺激去尋求技巧的突破方法。李斯特便因為年幼時被帕格尼尼的超技演奏吸引,而要致力成為“鋼琴的帕格尼尼”,由此鋼琴在日後才因為李斯特這一志願的實現,而成為能發揮絢爛色彩,光芒四射的樂器之王。
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親眼目睹他演奏的人都難以置信,加上他那副有如魔鬼般的台上姿采,將他的演奏與魔鬼拉上關係的謠言便不斷傳揚。其中流傳得最為廣泛的,是指他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用以換取超凡的演奏絕技。其實,其實帕格尼尼自己亦曾有意無意地傳播一些謠言,用以將他的演奏神話。舉例來說,他便曾說過這樣子一個故事:他被囚在牢獄中時,小提琴上的弦一條一條地斷掉了,最後只餘下一條,就這樣他便摸索到只用一條弦來演奏的竅門。
帕格尼尼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從事音樂評論的作曲家舒曼便認為他是當時義大利最優秀的作曲家。然而,帕格尼尼卻懼怕他自己的超絕技能會被人掌握得到,不僅堅持練琴時不讓任何人在場,以增加其個人的神秘色彩,更只將很少作品出版。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亦是在面世三十年後,才以作品編號1出版,成為他在世時最早發表的作品。而此後直至他逝世的九年間,合共才再出版了四個編號的音樂,包括作品編號2和3的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作品編號4和5的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四重奏。
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隨想曲》,給和他同時代的作曲家帶來不少創作靈感。如勃拉姆斯、舒曼、李斯特,都曾將部份樂曲改編為鋼琴曲,或者配上鋼琴伴奏。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第十四首隨想曲,採用主題加變奏形式寫成,該曲的主題便曾引發不少作曲家的靈感。勃拉姆斯便借用該主題寫成《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拉赫瑪尼諾夫則以之寫成《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而李斯特則將第六首隨想曲改編為《帕格尼尼練習曲》的第一曲。
然而,對小提琴演奏家來說,這二十四首隨想曲卻是一個惡夢,當時的小提琴家都視之為畏途。該部作品中採用的二重泛音、雙音奏法、左手撥奏、飛躍斷奏等艱深技巧,甚至有魔鬼亦要退避三舍的說法。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隨想曲》,已被公認為小提琴家的試金石。這不僅是因為其中採用了大量高難度的演奏技巧,還因為作品中的豐富音樂內容,最能考驗出演奏者對音樂的悟性。
評價
《二十四首隨想曲》的小提琴樂譜看起來有點像鋼琴譜,許多技巧簡直不可思議,如雙泛音、顫音、左手撥弦、連續跳弓等超高難度技巧,都讓人嘆為觀止。但他之所以風靡世界,不僅僅是因為高超的技藝,還蘊含了美麗的音樂色彩。如評論所說,《二十四首隨想曲》並不是只為了訓練或讓小提琴家炫技的作品,還是一部具備豐富音樂內容的浪漫主義小提琴藝術的百科全書。可以說,他在藝術及技藝的成就至今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時的音樂雜誌發表評論說:“如果你沒有聽過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隨想曲》就等於根本不認識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