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喜劇

希臘喜劇

古希臘喜劇古希臘喜劇起源於祭祀酒神的狂歡歌舞和民間滑稽戲。喜劇(komoidia)的原意是“狂歡隊伍之歌”,它同悲劇一樣也是起源於酒神祭祀。

古希臘喜劇也和悲劇一樣保留著對白和歌隊合唱兩部分。喜劇的結構也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包括開場、進場、對駁、插曲和退場五個部分。對駁是全劇的主要部分,通過衝突雙方的辯論來表現劇本的主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希臘喜劇
基本信息,歷史,喜劇相關,發展階段,代表人物,厄皮卡瑪斯,阿里斯多芬,米南達,主題價值,現存作品,

基本信息

古希臘喜劇的起源實不可考。亞里斯多德著有論述古希臘悲劇的專著《詩學》,卻沒有留下關於古希臘喜劇的著作。
希臘喜劇比悲劇發展要晚一些,直至公元前487年雅典政府才將喜劇納入城市的狄奧尼索斯神節,給予悲劇同樣的支持,並且舉行喜劇競賽。這是喜劇正式受到肯定,也是喜劇有歷史記錄的開始。

歷史

在古代希臘, 陽具崇拜(即狄俄倪索斯崇拜,一種對男性的生殖崇拜)非常普遍,教派也很多,各有不同的慶典儀式[2]。農民在葡萄豐收時節,組織慶典的歌舞隊行列,他們有的裝成野獸或獸人(半人半獸),也有的裝成大胖子。除了步行之外,他們有的騎獸,有的踩著高蹺,還有的手舉長竿,上掛誇大的陽具造型。這一隊人馬,邊走邊唱邊舞,除演唱酒神事跡外,還即興表演根據時事或笑聞編成的歌舞,同時與沿途的觀眾嘻笑逗趣。不知什麼時候,某隊的領隊大約是一時興起,即興表演,於是就產生了第一位演員,其情形就與悲劇的起源相似。
這種表演是一種歡樂喧鬧的場面,包括互相嘲弄、戲謔,有時語言甚至達到猥褻的程度。這就形成了它與悲劇完全不同的風格,被人們認為是一種低級表演,只能作為舞台上的一種點綴與陪襯,這是喜劇劇本傳世較少原因之一。
公元前487年,雅典正式確定在春季酒神節慶中增加喜劇競賽項目,這是喜劇正式受到肯定,也是喜劇有歷史記錄的開始。因此喜劇正式上演,比悲劇晚了近半個世紀。
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喜劇的形式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西西里喜劇”,以厄庇卡耳摩斯的劇作為代表,可能沒有歌隊;另一種是“阿提卡喜劇”,配有由24人組成的歌隊。

喜劇相關

“喜劇”(komoidia)的原意是“飲酒狂歡歌”。它如何起源,我們並不十分清楚。就像對悲劇一樣,亞里士多德對喜劇只說過:“喜劇則經由陽具歌的引導者……作為民間風俗,至今仍保存於許多城市之中。”在古代希臘,陽具崇拜非常普遍,教派也很多,各有不同的慶典儀式。慶典的歌舞隊行列,有的裝成野獸或獸人(半人半獸),也有的裝成大胖子。除了步行之外,他們有的騎獸,有的踩著高蹺,還有的手舉長竿,上掛誇大的陽具造型。這一隊人馬,邊走邊唱邊舞,邊與沿途的觀眾嘻笑逗趣。不知什麼時候,某隊的領隊大約是一時興起,即興表演,於是就產生了第一位演員,其情形就與悲劇的起源相似。

發展階段

阿提卡喜劇的發展,經歷了舊喜劇、中喜劇和新喜劇三個階段。
舊喜劇:這是指公元前5世紀在雅典上演的喜劇作品。此時雅典城邦還處於興盛時期,人民有民主權利,詩人敢於批評政治,劇作主要是政治諷刺劇,以阿里斯托芬為代表。他也是唯一有完整作品傳世的舊喜劇詩人。他的作品大致由6部分組成: 1.開場白;2.歌隊入場;3.爭論;4.領隊的敘述;5.場;6.終場。
中喜劇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阿提卡喜劇進入向新喜劇轉折的中期階段(前400—前323)。由於雅典民主制開始衰落,戰爭的失利改變了詩人的心態,他們逐漸放棄了政治諷刺劇,更多地選擇市民生活中的諷刺對象。同時,場的作用增大,歌隊的作用和敘述的使用率急劇下降,雖表演程式依舊,但人物不再辱罵,較多採用含蓄的隱諷。受悲劇尤其是歐里庇得斯劇作的影響,喜劇詩人學會使用“動機”(如愛、恨等),提高了劇作的質量,從整體上推動了喜劇朝著藝術專業化、布局規範化和語言通俗化的方向發展。一般以為,阿里斯托芬的《公民大會婦女》(前392)和《財神》(前388)具有中喜劇的某些特點。
新喜劇:始於亞歷山大(約前323),止於最後一位有影響的新喜劇詩人菲勒蒙的去世(前263)。新喜劇延續中喜劇的發展進程,主要寫愛情故事和家庭生活,逐漸定向於五場劇的規範形式,場與場之間由作為點綴的合唱隔開,編劇技巧也有了明顯提高,較多地採用“發現”手段,格律進一步簡化。

代表人物

厄皮卡瑪斯

在喜劇發展的過程中,厄皮卡瑪斯(Epicharmus)作了重要的貢獻。他是住在西西里島的希臘殖民,生卒年代不詳,只知他在公元前485-476年間寫了不少劇本,劇情鬧劇場面甚多,人物多為市井之徒(廚子、妓女等等),同場可以有多達三個演員,有時甚至有五個之多,他們以日常行為為基礎,嘻笑嘲諷,頗多妙語趣談。劇中有無歌舞隊不能確定,但根據有的劇名如《跳舞的人們》(Dancers)推測,使用歌舞隊也很有可能。

阿里斯多芬

生活於希臘歷史上的多事之秋——伯羅奔尼撒戰爭時代的阿里斯多芬(約前450—前380),偏喜歡趣味無窮的詼諧和滑稽。這位大名鼎鼎的著名希臘喜劇作家據說一共寫過44部作品,但大都已經失傳,只有11部完整的喜劇劇本流傳下來。

米南達

米南達(約前342—約前292)是生活在希臘化時期的重要喜劇作家,曾得過3次劇作獎。他創作過近百個劇本,但幾乎都沒有保存和流傳下來。直到1905年時,才發現了他的劇作殘本《公斷》、《衛兵》、《剪過毛的羊》等幾種。他的唯一一部完整作品《恨世者》是在不久前發現的。

主題價值

然而喜劇與悲劇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它的主題。典型的喜劇處理的當時的政治或藝術問題,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以及喜劇作家所不喜愛的人或作為。他們通常也不依神話故事,自創情節,並且常常提及當時的人物局勢,因此對於現代人來說,故事便顯得模糊不清。

現存作品

現時只有阿里斯托芬(Aristopanes,448—380BC.)的喜劇作品仍存於世,他約有四十個劇本,現存的只有十一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