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 從華爾街開始的經濟恐慌迅速蔓延,導致了一場世界性經濟危機。德國的經濟是靠美國發展起來的,所以受害最大。而此時正值魏瑪共和國的統治末期,德國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穩定。而在1929年的全球大蕭條前,納粹運動並不具有很大規模。大蕭條使威瑪共和國的民主制度受到壓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的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許多德國人認為納粹黨可以恢復秩序、平息社會的不穩定並恢復德國的國際聲望,因而便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而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在1932年的聯邦選舉後,納粹黨成為了國會最大黨,占有230席。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此後希特勒開始逐步掌握德國政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希特勒奪權
- 事件時間:1929年10月-1933年1月30日
- 主要人物:希特勒、興登堡、布呂寧等人
- 事件結果: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
- 後續:國會縱火案、希特勒廢除總統制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選舉風波,陰謀篡位,事件評價,
事件背景
1929年10月 從華爾街開始的經濟恐慌迅速蔓延,導致了一場世界性經濟危機。德國的經濟是靠美國發展起來的,所以受害最大。企業倒閉,產銷蕭條,失業人數直線上升,最高時達600萬。這可給希特勒、戈培爾等人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他們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的一個佐證,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歷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希特勒公開宣布,他歡迎這場經濟危機。他正可以利用它達到搞垮共和國的目的,而且他為此甘願去乾任何事情。不久,經濟危機就發展成為一場國家危機。由於經濟蕭條,國家稅收下降,相反失業救濟的支出卻迅速增加。
在魏瑪共和國的統治末期,德國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穩定。海因里希·布呂寧(1930年3月30日—1932年5月30日)、弗朗茨·馮·帕彭(1932年6月1日—1932年11月17日)、施萊謝爾(1932年12月3日—1933年1月28日)與阿道夫·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1934年8月19日)共四位總理的政府實際上都是由總統選出來的獨裁政權。由於議會拒絕支持一個不受歡迎的財政改革的方案,興登堡採納了魏瑪憲法第48條,作為緊急法令。1930年7月18日,在社民黨、德國共產黨、納粹黨與德國國家人民黨(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支持下,議會再度以微弱優勢否決了該法案。9月14日,議會大選開始,形勢大幅轉變: 納粹黨奪得18.3% 選票,為1928年參選所得票數的五倍。這次,溫和派未能組成聯合政府和在議會取得優勢。這只是鼓勵納粹黨的支持者變本加厲,以暴力與恐怖企圖奪得權力。1930年後的共和國每況愈下,似是即將陷入內戰。
事件經過
選舉風波
在往後兩年之內,布呂寧嘗試沒有在議會取得優勢之下,借用總統的緊急法案圖謀變革。當時,歐美經濟大蕭條勢頭漸漸減弱。布呂寧相信自由經濟理論,所以大幅減少政府開支和加稅,以刺激經濟成長。他預期並認為經濟危機會及早停止,經濟會逐漸復甦。於是政府完全停止從1927年開始推出的義務失業保障金提供任何公帑,令工人更勤力工作、失業者得到的援助金減少。這樣的政策明顯是不太受歡迎的。1932年下半年,經濟衰落終於結束,經濟指標略見上升。不過,德國人普遍不再信任共和政府。歷史學家一般為如何評價布呂寧的政策而持不同意見,但是政策肯定令共和國漸漸衰退。至於當時布呂寧有沒有更好的方略,至今仍頗具爭議。最初,德國資本家與地主支持政府趨向保守。他們並非十分喜好布呂寧,只是相信保守分子可以維護他們的利益。但當工人階級與中產階級都普遍反對布呂寧的時候,資本家與地主都轉向支持布呂寧的政敵希特勒與阿爾弗雷德·胡根貝爾格。1931年末,保守政策最後失敗。興登堡與德國國防軍決定放棄布呂寧,轉而與希特勒和胡根貝爾格合作。興登堡本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臣。這時候他雖然貴為總統,但實際上他不支持民主,而是反動派的支持者。
1932年5月30日,布呂寧在喪失興登堡的支持後自願下台。五個星期後,在布呂寧的支持下,興登堡再度當選總統,壓倒另一位候選人希特勒。5月31日,興登堡任命弗朗茨·馮·帕彭為新任總理。馮·帕彭馬上取消了對衝鋒隊的禁令,用以取得希特勒的支持。馮·帕彭與工業家和地主關係密切,並主張與興登堡雷同的極端保守主義政策。他組織的內閣中,包括國防軍部長庫爾特·馮·施萊謝兒及其他擁有跟胡根貝爾格政見相同的人。這個新政府預期會與希特勒合作。由於共和派與社會主義派仍沒有行動,希特勒與胡根貝爾格勝算甚高。由於大部分政黨反對新政府,故此只有德國國家人民黨支持的馮·帕彭解散了議會並在1932年7月31日召開選舉。納粹黨在議會取得最多議席;德國社民黨與德國共產黨則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大政黨。由於納粹黨未能取得大多數議席,故此議會再度被解散,直到有政黨取得大多數議席為止。納粹黨現在是議會最大的政黨。只有它可以令政府穩定地運作。馮·帕彭嘗試勸諭希特勒擔任副總理並支持議會制政府。然而,希特勒拒絕他的請求,並表示正在考慮與帕彭以前所屬的德國中央黨會談。如果成事,希特勒將會與該黨聯手對付帕彭的政府。希特勒於是要求就任總理,但在1932年8月13日興登堡拒絕讓這位“巴伐利亞二等兵”上台。
7月選舉的結果反映了納粹黨對政府的影響愈來愈大。在1930年的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得到一百多票,是第二大黨;這次它的議席比以前增加了超過兩倍。納粹黨所以能迅速壯大,全靠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人士。這數百萬激進的支持者最初要求納粹黨走向左派,希望能振興德國與改造德國社會。大蕭條也是它議席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1932年11月6日,議會再度舉行大選。納粹黨取得近三成票數。它的支持票數雖然比之前少了二百萬,但仍然取得最多議席。馮·帕彭下台,由國防軍將軍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在12月3日接任。施萊謝爾多年來屬於保守勢力的陣營,但他的計畫就是:聯合以斯特拉瑟為首的納粹黨左派,以贏得在議會的優勢。雖然計畫作風大膽,但始終不成功。在這兩個月期間,施萊謝爾扮演了“社會主義將軍”的角色,周旋在基督教工會、納粹黨左派,甚至社民黨之間。他的計畫就是組成一個由他領導的“工黨”政府。不過,由於國防軍將領完全未能準備支持計畫,以及工人階級自然地不信任他這個未來盟友,此計畫也是失敗。另一方面,施萊謝爾也因計畫觸怒了資本家與地主,因為社民黨與共產黨可能會在柏林發動交通罷工。
陰謀篡位
1933年1月4日,希特勒從馮·帕彭得知,這位將軍沒有解散議會的權力,大多數議席卻可以。施萊謝爾的內閣(根據緊急法案以前的詮釋)沒有一個正常的議會支持,只能投票決定解散它本身。希特勒也知道,德國一些大企業會幫忙應付納粹黨所有以往的債項。由於馮帕彭不甘被迫辭職,故此與希特勒商量如何推翻施萊謝爾的政府。他們由於各懷鬼胎,同樣想爭取成為總理,所以會談沒有結果,但他們仍然繼續商談。1933年1月22日,希特勒威脅興登堡的兒子奧斯卡·馮·興登堡(Oskar von Hindenburg),表示會為總統在東普魯士的住所諾伊德克(Neudeck)之房產稅違規行為而展開訴訟(雖然不久後該住所面積增加五千英畝土地),藉此換取後者的支持。施萊謝爾由於在內閣問題上不敵馮·帕彭與希特勒,而且又失去了興登堡的信任,所以要求舉行選舉。1月28日,馮·帕彭向興登堡表示,希特勒不足為患,並建議他重組政府。社民黨、共產黨、中央黨與納粹黨四黨對立。長此下去,一個類似布爾什維克的陣營便會形成並威脅共和國的統治。同一天,施萊謝爾辭職。經過多番與希特勒討論後,馮·帕彭認為自己可以操控希特勒,於是支持希特勒成為新任總理。然後,他力陳他的計畫之優點,遊說總統府總裁奧托·邁森納(Otto Meißner)與奧斯卡·馮·興登堡支持希特勒。三人在1月下旬不停向興登堡請求讓希特勒做總理。最終,馮·帕彭、希特勒與胡根貝爾格達成協定,決定由德國國家人民黨執政,希特勒為總理,馮·帕彭為副總理。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他也容許納粹黨取得內閣十一席中的三席,代表著在議會的少數:納粹黨與胡根貝爾格的德國國家人民黨(196 + 52席)。中央黨與巴伐利亞人民黨(70 + 20席)希望希特勒作出憲法上的讓步(用以保護憲法),但被希特勒拒絕。希特勒更計畫要解散議會。雖然興登堡懷疑納粹黨的用意,也對希特勒的個人誠信充滿疑慮,但他與馮·帕彭都相信由於納粹黨所得支持正在減少,故此可以限制希特勒作為總理的權力。總結而言,馮·帕彭不甘被迫辭職,於是在施萊謝爾籌組執政聯盟失敗後,藉助與興登堡的友誼,馮·帕彭讓施萊謝爾辭職,並與興登堡共同操控希特勒。但是,棋差一著,他們反而造就了希特勒掌權的開始。
根據納粹黨的宣傳,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選總理的日子被稱為“納粹黨奪權日”,一般被認為是納粹德國統治的開始。
事件評價
自釀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