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繐唇䰾,俗稱巴馬油魚, 主要分布於廣西境內紅水河的都安江段和巴馬縣的盤陽河, 亦曾出現於廣西全州縣(湘江水系)及貴州平塘縣。是廣西土著小型經濟魚類。
據調查,1980 年代初,紅水河水系的甲篆河(巴馬縣境內支流)、天峨、都安、來賓等河段及柳江的柳城河段都可採集到巴馬唇樣本。由於“酷漁濫捕” 及攔河築壩阻斷魚類正常遷移通道等因素影響, 巴馬唇漁獲量急劇減少, 資源量瀕臨衰竭,2008年前後,僅紅水河都安河段較易採集巴馬唇樣本, 年資源捕撈量不足5噸。
基本介紹
- 外文名:Bama fringelip barbel
- 別名:巴馬油魚
- 中文學名:巴馬繐唇䰾
- 拉丁學名:Crossocheilus bamaensis Fang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CYPRINIFORMES鯉形目
- 科:Cyprinidae鯉科
- 亞科:Labeoninae野鯪亞科
- 屬:Crossocheilus繐唇䰾屬
- 種:bamaensis
- 分布區域:中國西江上游的紅水河和都江
形態特徵,生境,分布,烹飪方法,生長特性,
形態特徵
體長,側扁,尾柄高而側扁。頭長小於體高。吻圓鈍,向前突出;吻端散布珠星。吻側有斜溝通向口角,與唇後溝相通;吻皮向前並向腹面擴展,蓋住上頜。外面被肉質小乳突,邊緣分裂成流蘇狀,其側端在口角處與下唇相連。上唇消失。吻皮與上頜分離。唇後溝短,僅限於口角。頦溝發達,將下唇分為兩個側部和一個中部,側部寬而薄,中部肥厚,形成扇形肉質墊,其前緣和內緣具發達的乳突。下唇與下頜分離,但其兩側分離不明顯。口下位,橫裂。上下頜前緣為角質薄鋒。用已較小,側上位。吻長大於眼後頭長。眼間寬,眼間距大於吻長。須2對,上頜須較短,口角須約等於眼徑,其末端後伸超過眼前緣,近達眼中央。
背鰭前距為體長的46%-50%。背鰭外緣淺內凹,最長鰭條約等於頭長。腹鰭位於背鰭之後,其起點約等於吻端至尾鰭基距離的中點,其末端達到或超過肛門。肛門位於臀鰭前2-3個鱗片處。臀鰭起點至尾鰭基的距離約等於至腹鰭基距離的2倍。其末端後伸遠不達尾鰭基。尾鰭分叉,最長鰭條約等於最短鰭條的2倍多。
鱗片中等大,胸部鱗片變小。側線平直。鰾2室。前室橢圓形,後室細長,其長約為前室的3倍。
體背部及側線以上為棕黑色,散布著不規則的黑斑。在胸鰭上方側線上下約有四個鱗片組成的黑斑。腹部淺黃色。背鰭靠近外緣的鰭條為黑色,其他各鰭淺色。
生境
巴馬繐唇䰾生活在石山地區, 喜流水, 居於石隙中。春夏之日, 晨昏活動, 冬季進洞越冬。於每年5 ~ 7 月的洪水季節繁殖, 在江河中以固著藻類為食。其體肥肉嫩, 富含脂肪, 是廣西土著小型經濟魚類。
分布
主要分布於廣西境內紅水河的都安江段和巴馬縣的盤陽河, 亦曾出現於廣西全州縣(湘江水系)及貴州平塘縣。
烹飪方法
油魚入鍋,慢火煎,魚油就從體內慢慢滲出,也不粘鍋,有"一家煎油魚,十家聞魚香"的說法。煎油魚也不用放配料,加點食鹽即可。雖然工藝簡單,但當地人煎油魚很講藝術,所煎油魚要整整齊齊排好隊,煎第一面鱗皮至黃色,翻過來煎第二面,油魚入口,油溢於唇而不膩,鮮嫩甘美,鱗皮醇和,有“水下人參”之稱。
生長特性
巴馬繐唇䰾漁獲物以1~2齡魚為主,捕撈群體呈低齡化;體長(L)與鱗徑(R)呈線性關係:L=1.782 4+67.67R;體長與體重的關係式為W=0.033 4L2.830 2,其生長規律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為Lt=16.477 7[1-e-0.219 0(t+1.177 2)]和Wt=92.696 3[1-e-0.219 0(t+1.177 2)]2.830 2;生長拐點年齡為3.57齡,此時的體長和體重分別為10.65 cm和25.0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