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傳承價值,主要特點,舞蹈內容,傳承保護,非遺信息,
歷史淵源
巴郎鼓舞(莎姆舞)在卓尼境內流傳始於公元8世紀前後,歷史悠久。卓尼處在“唐蕃古道”上,巴郎鼓舞(莎姆舞)的起源與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動和吐蕃宗教法舞有著密切的關係。藏巴哇地區有洮硯、柏林、藏巴哇三鄉,而“藏巴哇”即西藏後藏人之意。據當地口傳歷史記載,其先祖在吐蕃時期或稍晚一些隨軍遷徙到此,並繁衍下來。公元7-17世紀(唐、宋至清前期),這裡是一個藏族為主體的地區,先後為土司管轄,盛行苯教。苯教屬藏族原始宗教,在藏傳佛教傳入藏區前非常盛行。莎姆舞的歌詞中也透視出它悠久歷史與苯教文化的關係。
但在卓尼民間,關於莎姆舞的起源,流傳著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裡連年大旱,顆粒不收,鄉親們只得殺牛宰羊祭祀至尊的山神,乞求神靈降下甘露,拯救蒼生。當鄉親們虔誠地跪伏在山神拉卜載前苦苦祈禱時,山中隱隱傳出一陣鼓樂相伴的歌聲,優美動聽。他們默默地記下了曲調和鼓點,回去後,便製作了一種鼓面直徑約一尺、帶長把、能搖動發響的雙面羊皮鼓,兩邊各垂吊有打結的繩索。然後,人們在寨子中心的場地上點燃篝火,即興跳唱起來,將祈求神靈的心愿用歌聲表達出來。他們至誠的舉動感動了神靈,天上降下了甘露……從此,每年的農曆正月,這裡的老百姓都要跳莎姆舞,以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傳承價值
卓尼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藏族先民就生息繁衍於洮河沿岸,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卓尼藏族文化除了具有藏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樸神秘等共性外,還具有鮮明的農耕文化和各民族交匯融合的多樣性風格。流行於卓尼藏巴哇鄉境內的莎姆舞是卓尼藏族文化藝術多樣性風格的集中體現,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為卓尼藏族文化乃至整個藏族文化增添了色彩,極具研究、開發價值。
巴郎鼓舞(莎姆舞)以巴東鼓為道具是一個古老而鮮為人知的舞種。它融說、唱、舞為一體具有明顯的宗教性和娛樂性。因其主要道具是巴東鼓故也稱巴東鼓舞。莎姆舞除了舞姿優美、莊重外,最主要的是歌詞內容涉及宗教和民族歷史以及生產生活等方面。對歌時雙方的歌詞問答最為精彩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娛樂性。從莎姆舞的內容和形式來看它與苯教文化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因此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主要特點
據卓尼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每年的“曼拉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當地老百姓都要在開闊的場地上集體表演一種祈禱平安吉祥和五穀豐收的舞蹈,舞者手裡拿著一個形似“巴朗”的雙面羊皮鼓道具,隨著沉穩勁健的舞步不斷揺擊,並循著節奏高聲齊唱。舞蹈節奏緊湊,動作乾淨有力,歌詞含蓄古樸,曲調內容豐富。巴郎鼓舞(莎姆舞)自身也有時節、儀式和禁忌,並非隨時可跳。每年的重大節日才跳。春節期間每個村寨都跳巴郎鼓舞(莎姆舞),藏巴哇地區村村有廣場、寨寨巴郎鼓舞(莎姆舞),一般從正月初二晚上開始跳,舞者沒有年齡性別限制,男女老少皆能跳,但男女不一起跳,且舞種歌詞也不相同。男子起舞時幾十個英俊漢子手持巴朗鼓,渾厚的鼓聲和高亢的歌聲在幾里外都能聽到。
舞蹈內容
巴郎鼓舞一般在春節期間的農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表演,自正月十六日起,即將巴郎鼓高高供起,留作來年再用。卓尼藏語稱巴郎鼓為“沙目”(莎姆),其活動場所叫“沙目場”,又把正月期間演出巴郎鼓舞的日子叫“曼拉節”。屆時各個村寨由男性老少組成“沙目隊”(莎姆隊),除在自己村里跳唱外,還要到鄰村趕“曼拉節”,進行交流。咚咚的鼓聲、雄勁的舞步,給新春佳節平添了無盡的歡樂。
表演開始前,“沙目場”中心燃起篝火,擺放桌椅板凳,這是年長者的位置,他們負責掌管活動。年輕人倒茶斟酒,跑前跑後忙個不停,孩子們嘰嘰喳喳滿院子瘋跑,一派節日景象。天近黃昏時,全村人都到齊了,由一執事宣布表演開始。“沙目隊”圍著篝火,搖著巴郎鼓,翩翩起舞。先唱序曲《及柔》,接著跳《苦松加里》,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各跳三圈,是為互致問候;之後邊跳邊唱《沙樓梅婁》,意為“沙目”正文開始。以下依次是《春芽撒》、《春柱》、《尼給刀羊》等。歌詞內容有慶賀豐收、互道節日愉快的祝辭;有歌頌家鄉自然美景、好人好事的;也有針砭時弊的;有的則是猜迷式的“盤歌”。就這樣一直唱到夜闌更深,雄雞報曉,東道主即將“沙目隊”請進最寬敞的大廳里,各家則將豐盛的節日食品及青稞酒端出來款待客人。這時主人代表又舉起酒杯唱問《龍夠》、《撒瑪魯》(飯歌)、《扎瑪魯》(酒歌),客人也立刻以歌回答,彼此對唱,高潮迭起。節日期間,出嫁的老少姑娘均返回娘家,與家人和鄉親鄰里歡聚一堂,跳起《阿尼桑》舞,唱著《湯卡》曲,興高采烈地過大年。晨光熹微中,主賓復聚“沙目場”,舉行告別儀式,跳《蓋路》,互祝來年豐收吉祥。至此,一個村的“曼拉節”結束了,“沙目隊”又積極準備,趕去鄰村過“曼拉節”。巴郎鼓舞粗獷健美,具有鏗鏘勁健的節奏感和濃郁浪漫的地方民族特色。
傳承保護
卓尼巴郎鼓舞(莎姆舞)1958年因被視為封建迷信而遭禁止,1978年後重新恢復,當時已經許多舞藝嫻熟並掌握大量歌詞的老人先後辭世,多半舞種已失傳。到21世紀初,有的村寨只流行十幾種,有的僅七八種,且傳統歌詞內容的豐富程度大不如前。作為一個極具特色的古老舞種,莎姆舞面臨舞種、歌詞、舞姿和含義能解釋的人日益減少的嚴峻形勢,全面挖掘、挽救整理、提高研究層次已刻不容緩。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洮河文化的古樸風情,讓莎姆舞這一民間藝術奇葩走出卓尼,走出甘南,使其真正成為卓尼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紐帶,卓尼縣委、縣政府組織專業人士對莎姆舞進行了挖掘和整理,把莎姆舞作為卓尼集中向外展示的文化品牌進行鍛造和宣傳。2001年在卓尼縣大峪溝舉辦的“藏族文化與甘南旅遊產業研討會”上,卓尼縣邀請專家學者對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進行了專題研究和探討。之後,卓尼縣還組建了民間業餘莎姆舞藝術團,中央電視台專題組也到卓尼進行了專題採訪。2003年,卓尼縣邀請專業人員,對莎姆舞的音樂及舞蹈形式進行了更新,在原有古樸、豪放的風格中融入了昂揚向上、激情流暢的現代歌舞風格。2003年8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慶典暨第四屆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開幕式方隊表演中,由卓尼縣莎姆舞業餘藝術團表演的莎姆舞榮獲方隊表演一等獎,這一殊榮使莎姆舞作為一種獨特的藏民族文化被州內外觀眾所接受,也使它真正成為卓尼向外集中展示的文化品牌。
2008年6月,巴郎鼓舞(莎姆舞)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信息
級別批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遺產序號:688
遺產編號:Ⅲ-91
項目名稱:巴郎鼓舞
申報單位:甘肅省卓尼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