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市

巴赫穆特市

巴赫穆特市(烏克蘭語:Бахму,英語:Bachmut),隸屬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是巴赫穆特區的行政中心,位於烏克蘭東部,巴赫穆特河畔,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總面積41.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月,總人口約為7.1萬人。

巴赫穆特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71年,最初是哥薩克人建立的邊境定居點,以附近的巴赫穆特河命名,後來成為一座設有城牆的城鎮。在19世紀初,該地區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並在工業化的推動下開始發展。1924年,城市名從巴赫穆特改為阿爾捷米夫斯基。二戰期間,巴赫穆特市被納粹德國占領,城市的名字被恢復為巴赫穆特。戰後蘇聯重新控制該市,該城市的名字又被改回阿爾捷米夫斯基。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市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城市名又被改回了巴赫穆特。2022年8月,俄烏雙方針對巴赫穆特展開作戰。2023年5月21日,俄羅斯稱該城市為阿爾喬莫夫斯克市並宣布完全解放,烏方予以否認。

巴赫穆特市是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重鎮,是頓涅茨克州重要的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產業包括煤炭開採、化學製品、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等。2022年,受俄烏戰爭影響,巴赫穆特市地區GDP下降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赫穆特市(烏克蘭稱) 
  • 外文名:Бахму(烏克蘭語) 
    Bachmut(英語) 
  • 別名:阿爾喬莫夫斯克市(俄稱)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地區: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巴赫穆特區 
  • 地理位置:頓涅茨克州北部 
  • 面積:41.6 km 
  • 政府駐地:巴赫穆特市政廳 
  • 電話區號:380
  • 郵政編碼:999146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7.1 萬(截至2022年1月) 
  • 火車站:巴赫穆特中央火車站
歷史沿革,蘇聯時期,烏克蘭時期,俄烏衝突時期,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巴赫穆特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71年,最初是哥薩克人建立的邊境定居點,以附近的巴赫穆特河命名,後來成為一座設有城牆的城鎮。在19世紀初,該地區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並在工業化的推動下開始發展。20世紀初,該城市成為一個以煤炭、鐵礦和化學製品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中心。

蘇聯時期

在過往的歷史中,巴赫穆特曾多次更名。蘇聯時期,為紀念在革命初期在該市工作和居住的布爾什維克革命人士費奧多爾·謝爾蓋耶夫(此人又稱阿爾喬姆同志),1924年該市的名字從巴赫穆特(Bakhmut)改為阿爾捷米夫斯基(Artemivsk)。
二戰期間,該城市被納粹德國占領,猶太人被圍捕並被送往集中營,該城市的名字被恢復為巴赫穆特。戰後,蘇聯重新控制該市,該城市的名字又被改回阿爾捷米夫斯基。

烏克蘭時期

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市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時任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推行“去蘇聯化”政策,作為該政策的一部分,2016年,在經當地市議會投票表決以及烏克蘭最高拉達通過後,該市的名稱又被改回了巴赫穆特。
在烏克蘭獨立後,巴赫穆特的工業基礎逐漸衰落,但仍然是該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之一。該市尤其以鹽礦和石膏礦聞名,主要產業包括煤炭開採、化學製品、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等。

俄烏衝突時期

2022年8月,俄烏圍繞巴赫穆特爭奪戰打響。這是頓涅茨克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對於俄羅斯而言,拿下巴赫穆特意味著,就此打開了進攻兩個戰略要地——斯拉維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的門戶。在巴赫穆特之戰中,俄烏每天互射數千枚甚至更多的炮彈,是雙方“幾十年來的武裝衝突中從未有過的”頻率。
2023年1月中旬,俄軍控制離巴赫穆特不遠的鹽礦小城索列達爾,之後俄軍持續攻勢包圍巴赫穆特,烏軍反擊。
2023年5月20日,在鏖戰9個多月後,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組織創始人普里戈任發布視頻稱,完全控制巴赫穆特,此後宣布撤出部隊,將陣地移交俄軍方。5月21日,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宣布,完全解放“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阿爾喬莫夫斯克市(烏克蘭官方採用革命前該市的名稱巴赫穆特)。
巴赫穆特市
戰後的巴赫穆特市
2023年5月23日,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漢娜·馬利亞爾(Hanna Malyar)稱,烏東重鎮巴赫穆特的戰鬥雖已減少,烏軍仍然控制著該地區的一小片區域。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月,巴赫穆特市共有1個城區(主城區)1個鎮(克拉斯納霍拉鎮)和15個村莊。主要村莊有克利斯奇夫卡村、伊萬尼夫斯克村等。市政府駐巴赫穆特市政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巴赫穆特市
巴赫穆特在烏克蘭的位置
巴赫穆特市位於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北部,巴赫穆特河畔。距離頓涅茨克州首府頓涅茨克市約89千米,靠近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邊界。地理坐標為東經38°39′,北緯48°35′。總面積4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赫穆特市
巴赫穆特市衛星地圖
巴赫穆特市地處烏克蘭東部平原地區,地勢相對平坦,平均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土地肥沃,土壤主要為黑土,該周圍分布著一些小山丘和河流湖泊。
巴赫穆特市
巴赫穆特周邊地形圖

氣候

巴赫穆特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夏季較熱,冬季較冷。最冷的一月的平均溫度約為-5℃,而最熱的七月的平均溫度約為21℃。巴赫穆特氣候相對濕潤,年降水量541毫米,大部分降水發生在夏季。

水文

巴赫穆特位於頓河流域,頓河的支流巴赫穆特河從市中心穿城而過。除此之外,巴赫穆特市還分布著大量鹽湖和鹹水井。

自然資源

巴赫穆特市鹽礦及礦石資源豐富,是巴赫穆特岩鹽礦床的所在地,城市周圍擁有大量鹽礦和石膏礦。據統計,巴赫穆特的地下鹽總儲量超過了150億噸,是烏克蘭最大的鹽業中心。巴赫穆特及周邊地區的礦床也產出石膏、白雲石、白堊和耐火粘土。

人口

俄烏戰爭爆發前,截至22022年1月,巴赫穆特市總人口約為7.1萬人。2022年8月起,俄烏雙方為爭奪該城市進行了數月激戰。烏克蘭巴赫穆特副市長亞歷山大·馬爾琴科表示,截至2023年3月,巴赫穆特市總人口僅剩大約4000居民,“今日俄羅斯”援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數據稱,截至2023年3月下旬,仍有約1萬人居住在該市。因處於戰爭的最前線,截至2023年6月,巴赫穆特市長奧列克西·雷瓦估計巴赫穆特還有約500名居民。
巴赫穆特的人口多元化,烏克蘭人占人口的大多數,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民族背景的人。大多數人講烏克蘭語,但俄語也被廣泛使用。該市是幾個宗教社區的所在地,包括東正教基督徒和烏克蘭希臘天主教會的成員。

政治

巴赫穆特市管理機構包括市議會和市政府。現任市長為奧列克西·雷瓦,於1990年成為巴赫穆特市長,成為烏克蘭所有城市中任職時間最長的市長。烏克蘭媒體在描述列瓦時說,“他躲過了帝國的崩潰、兩次革命和六位總統。現任副市長為亞歷山大·馬爾琴科。

經濟

第一產業

巴赫穆特位於烏東黑土地帶,土壤肥沃,農業發達,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也是烏克蘭重要的牧業區域。巴赫穆特是烏克蘭重要的葡萄主產區,是東歐最大的氣泡酒生產地,戰前每年能生產近2000萬瓶氣泡酒。由於氣候宜人,巴赫穆特也是東歐的花卉主產區。

第二產業

巴赫穆特是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重要的工業城市,早在19世紀初,該地區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時,並在工業化的推動下開始發展。20世紀初,巴赫穆特成為一個以煤炭、鐵礦和化學製品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中心。
在烏克蘭獨立後,巴赫穆特的工業基礎逐漸衰落,但仍然是該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之一。該市尤其以鹽礦和石膏礦聞名,主要產業包括煤炭開採、化學製品、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等。擁有多家大型工廠和企業,如鋼鐵廠、煤礦等。

第三產業

旅遊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豐富,巴赫穆特的旅遊業也逐漸興起。該城市擁有許多著名景點,如聖三一教堂、博物館、公園等。此外,該地區還有許多自然風光和戶外活動項目,如登山、徒步旅行等。

交通運輸

公路鐵路
巴赫穆特是烏克蘭東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位於“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主要道路的交匯處,有道路連線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謝韋爾斯克、斯拉維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康斯坦丁諾夫卡、戈洛夫卡和盧甘斯克等地。巴赫穆特位於從哈爾科夫到頓涅茨盆地的南北鐵路幹線(雙線,電氣化)上,擁有巴赫穆特中央火車站,沿著從哈爾科夫穿過頓涅茨流域的M-03公路,也是一個鐵路和公路交匯處。從城市北部的巴赫穆特路口,一條單線非電氣化線路向西延伸至恰西夫亞爾,再延伸至克拉馬托爾斯克,另一條向東延伸至索列達爾。
公共運輸
巴赫穆特的無軌電車系統歷史悠久,始於20世紀60年代。最初,這個系統在1960年代末計畫建立四條線路,而第一條線路在1968年4月29日正式投入運營,連線了蘇維埃廣場和茨韋特梅特工廠,線路全長約5千米,並配備了一個可容納50輛車的車輛段。在隨後的幾年裡,這個無軌電車系統經歷了多次擴展和改進。1968年8月,線路延伸至新建的小區;1969年,第二條線路開業,連線了車站;到了1970年,系統已經擁有三條線路,並在之後的幾年裡繼續增加。這些線路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環保的公共運輸方式。
巴赫穆特市
巴赫穆特市有軌電車線路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赫穆特的無軌電車系統不斷適應城市的發展需求。新的線路和車輛陸續投入運營,例如2001年開通的經由車站連線列寧大街和西小區的7路無軌電車,以及2020年投入使用的現代化8路無軌電車。這些舉措進一步提升了系統的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2022年,由於戰爭的影響,巴赫穆特的無軌電車系統遭受了嚴重破壞。大部分車輛被摧毀,接觸網也嚴重受損,導致無軌電車全部停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巴赫穆特擁有學校17所,幼稚園29所,職業學校3所,技術學校2所,文化中心5個,圖書館12個。其中有伊萬·卡拉貝茨·巴赫穆特藝術學院(以作曲家伊萬·卡拉貝茨命名)和巴赫穆特教育學院,12個圖書館中包括一個盲人圖書館。2014年頓巴斯戰爭爆發後,霍里夫卡外語學院撤離,目前在巴赫穆特運作。

文化事業

巴赫穆特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有許多歷史地標和文化機構。該市有幾個博物館,包括巴赫穆特地方傳說博物館和採礦和冶金博物館。除此之外,巴赫穆特還擁有劇院、音樂場所和藝術畫廊。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巴赫穆特”這個名字來源於突厥語“鹹水”或“泥灘”,原因很可能是巴赫穆特地區分布著大量鹽湖和鹹水井。巴赫穆特市於1571年由哥薩克人建立,該定居點以附近的一條河命名為巴赫穆特t,而這條河的名字又來自土耳其語的 "泥漿"。

風景名勝

巴赫穆特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市中心的聖三一教堂。這座教堂建於18世紀,是巴赫穆特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建築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