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耶穌像

巴西耶穌像

基督像落成於1931年,總高38米,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裡約熱內盧市,他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西耶穌像
  • 外文名稱:Cristo Redentor
  • 地理位置: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
  • 開放時間:9:30-18:15
  • 門票價格:觀景台電梯門票:5歐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簡介,建造過程,建造技術,神秘耶穌像,雕像里有電梯,耶穌雕像變粉色,雷擊事件,交通,

簡介

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誌,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噸,高三十八公尺,張開的雙手寬28公尺,由波蘭裔法國藝術家朗多夫斯基(PaulLandovsky)所設計,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間先在法國造好雕像片段,然後運到巴西組裝,整體採用水泥材質,歷時四年建成,也堪稱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里約市區里幾乎各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它!耶穌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基座同時也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堂。
巴西耶穌像

建造過程

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主教佩德羅·瑪麗亞·博斯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年成為共和國後,這個構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象徵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建造技術

由外殼和內部填充物構成,外殼參考當時著名的雕像設計師Aleijadinho慣用的一種pedra-sabao石材。還有一些鈦金屬。填充物,是一種砂、糖和鯨魚油的混合物,並用電的原理破壞了其中的化合物鹽的結構。整體組裝採用了水泥材質。在法國製造各大部件,到巴西組裝,和自由女神像差不多,巨像裡面裝有電梯。
當時畫家CarlosOswaldo提出的設計圖是耶穌背著十字架、手上拿著地球儀、腳踩在象徵世界的基石上,但里約人選擇另一個耶穌張開雙臂的設計,也就是現在看到的耶穌山模樣。
耶穌像的材質分成外殼和內容填充物兩大部份。外殼參考當時著名的雕像設計師Aleijadinho慣用的一種pedra-sabao石材,這種類似浮水石的材質雖然較軟,用手隨便一刮就會留下痕跡,但可長時間保存,即使環境溫度變化也不致龜裂變形。那個年代,巴西工藝師們不善處理這種材質,因此由一名波蘭設計師PaulLandowski將設計圖帶到法國去製作,完成後再運回巴西,用小火車載上山組裝。
耶穌像高30公尺,若加上基座則高38公尺。耶穌頭部3.75公尺,單手長3.2公尺,兩手張開距離28公尺(另一說30公尺)。頭部重30噸,單手8噸,手臂57噸,總重量1,145噸。為了避免海邊的鹽化作用破壞耶穌像,美國捐了一些鈦給巴西用來保護耶穌像。至於耶穌像的填充物,是一種砂、糖和鯨魚油的混合物,當時普遍用於建築物,但其中含有鹽份,因此完工前利用電的原理,破壞鹽的化學結構,確保耶穌像的安全。即使小心保護,隨著時間久遠,耶穌像還是需要修修補補。仔細看,會發現由於修補的石材不一,耶穌全身的顏色並不一致。

神秘耶穌像

雕像里有電梯

遊客可以從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鐵路上山遊覽。以前列車到達終點後人們還需要爬上222級階梯才能到達雕像,這對行動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礙。
2002年的古蹟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這些電梯和電扶梯被稱為“看不見的工程”。里約人早就習慣一抬頭就看到耶穌像,電梯和電扶梯的設定必須考慮到景觀,視野中不能出現多餘的東西。當初做了好多次測驗,確保從山下絕對看不到任何人為設施。這些電梯和電扶梯都依附原有的自然景觀建造,例如做成和山勢同樣的坡度,利用天然綠樹作遮蔽,且塗上綠油漆。電梯的透明窗戶是特殊玻璃,即使陽光照射也不會反射。

耶穌雕像變粉色

每年的十月份是全球“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月。2011年10月4日,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著名地標——科爾科瓦杜山上的耶穌聖像就變成了粉色,以呼籲人們對乳腺癌予以更多關注。
當天晚上,這座著名的耶穌雕像在燈光的照射下變成了粉色,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成功擺脫了乳腺癌困擾的婦女相約聚集在耶穌聖像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號召人們對抗擊乳腺癌的行動予以更多支持。

雷擊事件

當地時間2014年1月16日,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山,耶穌聖像遭到雷擊,雕像右手手指損壞。
里約熱內盧1月17日電(記者趙焱陳威華)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山教堂17日確認,作為里約市名片之一的耶穌雕像16日晚間遭到雷擊,雕像右手手指損壞。
里約市16日晚天降暴雨,並伴有大量雷電。教堂神父奧馬爾說,雖然雕像上裝有避雷裝置,但這次雷電的衝擊力太大,雕像不幸被擊中兩次。此外雕像附近的一塊大理石指示牌也被擊壞。奧馬爾神父說,他們將立即著手修復受損部位,並於2月初進行雕像整體修繕。據氣象專家儒尼奧爾介紹,耶穌像每年被雷電擊中約3至5次,避雷針並不能起到100%的保護作用。
里約主教管區與里約市政府簽有合作協定,在強降雨前政府將通知耶穌山的工作人員,以避免雷電造成事故,保證遊客安全。奧馬爾神父說:“山上經常遭到雷電襲擊,我們有時必須立即清空一些區域,保證遊客安全。”
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發布的數字,里約熱內盧州16日暴雨期間共發生超過4萬次雷電。暴雨還造成捷運線路關閉,里約市內多個地區大面積停電。

交通

遊客可以從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鐵路上山遊覽。以前列車到達終點後人們還需要爬上222級階梯才能到底雕像,這對行動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礙。2002年的古蹟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 另外,從雅丁波卡尼科區的帕奎公園有條有點費力的捷徑步道通往山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