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紫癜熱

本菌原稱Koch-Weeks桿菌,1950年Pittman等命名為埃及嗜血桿菌。1976年Killa報導埃及嗜血桿菌的表型與流感桿菌生物Ⅳ型極相似,即命名為流感嗜血桿菌埃及生物型(Haemophilus influenzae biogroup aegyptius,HIBA)。從典型巴西紫癜熱患者血或腦脊液中獲得的HIBA(稱為BPF株),與僅引起結膜炎的HIBA(對照株)比較,發現BPF株均含有分子量為0.024的質粒,對照株多含有分子量為0.002的質粒或無質粒;全菌成分電泳分型,以大腸桿菌的16 23S RNA為探針的雜交相、細胞外蛋白等方面研究,發現BPF株與對照株有明顯的不同。由於以上諸方面的區別,導致HIBA菌有著不同的致病能力,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

基本介紹

  • 別稱:巴西紫癜熱
  • 中醫病名:巴西紫癜熱
  • 多發群體:易感人群多為10歲以下小兒,30~36月齡的嬰兒易感性最高。
  • 常見症狀:高熱、腹痛、嘔吐、紫癜性皮疹、休克
  • 傳播途徑:直接或間接接觸含菌物可引起結膜炎。
概述,疾病名稱,英文名稱,別名,分類,ICD號,流行病學,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流行情況,病因,發病機制,巴西紫癜熱的臨床表現,巴西紫癜熱,化膿性結膜炎,巴西紫癜熱的併發症,實驗室檢查,血象,病原學檢查,其他檢查,輔助檢查,診斷,鑑別診斷,巴西紫癜熱的治療,預後,巴西紫癜熱的預防,相關藥品,相關檢查,

概述

為1984年首先發現於巴西聖保羅州的小兒急性暴髮型傳染病。臨床表現有高熱、腹痛、嘔吐、紫癜性皮疹、休克等,可很快死亡。90%以上病前半月左右患過化膿性結膜炎。1985年由泛美專家組和美國CDC組成專題研究組,進行了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資料等分析研究,認為系一種新的疾病,命名為BPF。1986年確認從典型患者血、腦脊液、紫癜處分離培養得到的流感嗜血桿菌埃及生物型(Haemophilus influenzae biogroup aegyptius,HIBA)為其病原菌。
化膿性結膜炎患者為主要傳染源,直接或間接接觸含菌物可引起結膜炎。侵襲力和毒力強的菌株可由結膜炎處進入血流引起巴西紫癜熱。易感人群多為10歲以下小兒,30~36月齡的嬰兒易感性最高。儘早套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療可降低死亡率。

疾病名稱

巴西紫癜熱

英文名稱

brazilian purpuric fever

別名

Brazilian fever purpuric;巴西紫熱

分類

感染內科 > 細菌性感染 > 嗜血桿菌感染

ICD號

A48.4

流行病學

傳染源

化膿性結膜炎患者為主要傳染源,眼的分泌物中有多量的細菌。BPF患者作為傳染源的作用未見明確的報導。

傳播途徑

直接或間接接觸含菌物可引起結膜炎。侵襲力和毒力強的菌株可由結膜炎處進入血流引起BPF。少數無結膜炎病史的BPF患者,其病原菌入侵途徑尚不確切了解,因咽培養有陽性者,不能除外由呼吸道傳播的可能。

易感人群

多為10歲以下小兒,30~36月齡的嬰兒易感性最高。

流行情況

HIBA引起的化膿性結膜炎,全世界各地均可流行。BPF自從1984年首先發生於聖保羅州,其後向周圍地區擴散,至少已有4個州有病例發生。1986年澳大利亞的西部和中部地區出現過流行。1998年美國的Connecticut州某地出現一例可疑BPF病例,在患化膿性結膜炎後24天出現發熱和嗜睡,血培養出HIBA。患兒(17月齡)死於肝、骨髓和淋巴結等組織壞死和顱內出血。由於並發EBV感染及腸桿菌和糞腸球菌菌血菌血症,故未能肯定為典型的BPF.在他患病前先有4歲的堂兄和5歲的胞兄患過結膜炎,3歲的胞兄出現過發熱和嘔吐,這些情況與BPF的流行有相似之處,作者Virata,等提出BPF在美國亦有流行的可能。在巴西本病多發生於溫暖季節和農業小鎮,可能與衛生條件及經濟水平有關。

病因

本菌原稱Koch-Weeks桿菌,1950年Pittman等命名為埃及嗜血桿菌。1976年Killa報導埃及嗜血桿菌的表型與流感桿菌生物Ⅳ型極相似,即命名為流感嗜血桿菌埃及生物型(Haemophilus influenzae biogroup aegyptius,HIBA)。從典型巴西紫癜熱患者血或腦脊液中獲得的HIBA(稱為BPF株),與僅引起結膜炎的HIBA(對照株)比較,發現BPF株均含有分子量為0.024的質粒,對照株多含有分子量為0.002的質粒或無質粒;全菌成分電泳分型,以大腸桿菌的16 23S RNA為探針的雜交相、細胞外蛋白等方面研究,發現BPF株與對照株有明顯的不同。由於以上諸方面的區別,導致HIBA菌有著不同的致病能力,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

發病機制

HIBA菌侵入眼、鼻、咽部後在局部增殖並引起炎症。侵襲力較強的BPF株進入血流引起菌血症,釋放內毒素,患兒血中內毒素平均值為675μg/L(675pg/ml),健康兒童的均值為25μg/L(25pg/ml),故內毒素可能為引起多臟器損害的重要原因。屍解發現皮膚、黏膜有廣泛的瘀斑和紫癜,各組織小血管中可見有微血栓形成,有出血及壞死灶;腦有水腫但無炎症;肺有充血、水腫及出血;腎上腺有出血;脾和淋巴結內的淋巴細胞顯著減少;有些肢體遠端及耳、鼻等處有缺血性壞死,但未見血管炎。

巴西紫癜熱的臨床表現

巴西紫癜熱

巴西紫癜熱患兒多先患化膿性結膜炎,結膜炎消退數天后,患兒突然高熱、嘔吐、腹痛,可有腹瀉。發熱12~24h後皮膚和黏膜出現紫癜,迅速擴散到軀幹、四肢及面部,伴有血壓下降、胃腸道出血、少尿、發紺等,手、足、耳、鼻可出現壞疽,還可伴有DIC、酸中毒。患兒神志不清,多在1~2天內死亡,病死率為7O%。有些患兒血培養BPF株陽性,但未出現紫癜和休克,預後較好,可能與細菌毒力不強以及早期抗菌治療有關。

化膿性結膜炎

化膿性結膜炎可由毒力強的BPF株引起,也可由非BPF的HIBA引起,臨床表現與其他細菌引起的化膿性結膜炎無異。

巴西紫癜熱的併發症

可並發DIC、酸中毒等。

實驗室檢查

血象

外周血白細胞可增多達15×109/L左右,桿狀和分葉粒細胞增多,血小板可減少。

病原學檢查

應儘早儘快取材做細菌培養。如從血、腦脊液和紫癜處培養出HIBA,即可診斷為BPF。但如從眼分泌物、鼻咽部培養得到HIBA,則須做細菌鑑定試驗,以確定是否為BPF株。已知BPF株菌表面都有分子量為25000的菌毛蛋白抗原,用此抗原免疫動物所獲得的特異性抗體,與培養出的HIBA進行免疫試驗,即可區別是否為BPF株菌。已建立的檢測方法有;①酶免疫試驗(EIA):用特異性單克隆IgM和IgG2b抗體檢測BPF株特有的分子量為25×103。②玻片凝集試驗(slide agglutination test):用菌毛抗原的多克隆抗體進行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滿意。由於實驗簡便、快速且便宜,巴西已用於BPF是否流行的預報手段。③乳膠凝集試驗(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IA):包被乳膠顆粒為菌毛蛋白的多克隆抗體,敏感性較單抗高。④斑點免疫檢測法:可直接檢測結膜炎患者眼分泌物中是否有分子量為25×103。菌毛的BPF菌,可更快地得出鑑定結果。

其他檢查

肝腎功能可受損,轉氨酶、尿素氮等可升高,凝血酶原時原時間可延長達36s(16~90s)。血氧含含量可減低,可有DIC和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雖無腦膜炎的病理變化,但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可輕度增多,平均26×106/L,多核占多數,糖和氯化物多在正常範圍。

輔助檢查

肝腎功能可受損,轉氨酶、尿素氮等可升高。

診斷

巴西紫癜熱目前已明確的流行地區有巴西和澳大利亞,美國亦可疑病例報告。多發生於溫暖季節,當地有化膿性結膜炎流行。患者均為10歲以下的小兒。臨床特點為急起的高熱、腹痛、嘔吐,1~2天后出現皮膚黏膜的紫癜,病前半月左右患過化膿性結膜炎。血白細胞可增高,血小板可減少。血培養獲得BPF株的HIBA菌為確診依據。

鑑別診斷

巴西紫癜熱最初被誤診為暴髮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但腦脊液無明顯的炎症變化。最主要的鑑別診斷依據為細菌培養,可與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菌血症、敗血症相鑑別。

巴西紫癜熱的治療

目前BPF株HIBA菌,對氨苄西林、氯黴素、慶大霉黴素、利福平、氟喹諾酮、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均敏感。對BPF患者應儘早儘快由靜脈輸入足量的有效抗生素,如能在紫癜出現之前治療則可明顯控制病情發展。已有大量紫癜出現,伴有休克者則應儘量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及電解質失衡,輸以新鮮血,在大量有效抗生素套用的基礎上可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以對抗內毒素的致病作用。

預後

最初發現的10例典型巴西紫癜熱患兒全部死亡。其後BPF研究小組在擴大調查研究中,發現亦有部分較輕者生存,病死率為70%。如能在出現紫癜和休克之前套用有效抗生素及對症治療,則可能降低死亡率。

巴西紫癜熱的預防

治癒結膜炎仍不能防止巴西紫癜熱的發生,故有人建議用氨苄西林或氯黴素滴雙眼外,尚應全身用藥數天,以防BPF的發生。流行地區應進行疫情監測,了解BPF株菌在當地的消長情況,預測BPF流行的可能,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相關藥品

尿素、凝血酶、氧、氨苄西林、氯黴素、慶大黴素、利福平

相關檢查

尿素氮、凝血酶原時間、血氧含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