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介紹,參考文獻,
文物介紹
東大佛窟原計畫做成三葉形窟,但僅在大佛雙肩高處略向外擴展。窟兩側壁直線傾斜向下,兩側壁基本對稱。大佛身體略向右側傾斜,兩臂的肘以下向前伸出。右膝稍屈,右腳略向前,佛整體為直立姿勢。佛軀體微胖,頸部粗壯,頭略大,身體各部分比例勻稱。著通肩袈裟,輕薄貼體,衣紋分布均勻。大佛雙腳站在窟內地坪上,無台座。佛雙腳後與正壁間有空隙。大佛身高38米。
大佛側壁有橫長方形孔洞,為側壁內用以登臨窟頂的階梯道的視窗。大佛窟正壁和兩側壁的底部開有7個洞窟和1個獨立龕,形制多樣,有壁畫。佛頭兩側側壁各開一個橫長凹洞。這裡曾用以架設向前伸出的懸空欄台,欄台上安置伎樂天人和散花天人塑像。
東大佛窟內有兩處殘留壁畫,一處位於窟頂中脊和佛頭周圍,另一處位於登頂階梯道的明視窗。中脊是一大幅太陽神駕戰車圖。中脊兩側略伸向窟側壁,到前述懸空欄台上方是橫幅帝後禮佛圖,每側尚保存11人。其中,每側有三個佛像,其餘八人為王族供養人。其相貌、姿態、持物與服飾別具特點,國王在佛的近旁,形體略大於其他人物。
參考文獻
國家文物局教育處主編:《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文物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