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背二歌,四川東北部米倉山南麓巴中市轄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巴山背二歌,迄今至少有3000多年歷史。巴山背二歌旋律流暢清新,調式為徵調式,結構較為簡單,多為上下句和分節歌。歌曲唱腔明亮,高亢悠揚,節奏較為自由,風格粗獷豪放,極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難上坡》等。
2006年5月20日,巴山背二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山背二歌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四川省巴中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16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表現形式,格律曲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巴陝渝貴交界處,深山層層疊疊,是進出川蜀最為艱險之段。文獻記載,周邊各地文化、物資交流絡繹不絕,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用專門的木質背架運送貨物的背夫。秦漢時期,米倉古道穿越巴中境內,他們在這條道路上背著“背架子”,從事物質資料的運輸工作。從米倉古道(漢中到通江)、漢壁古道(梁州到巴州)的路,就是背二哥背運往來的必經之道。他們頭頂高天,腳踩蜀道,攀援於懸崖邊。背二哥在深山溝、大山里辛勤勞動,十分艱苦,什麼蛇倒退、鬼見愁,走只能前行不能後退,後退有可能掉下岩。而山裡的野獸多,背夫不成群結隊就可能被野獸襲擊、吃掉,自然結成背二哥隊伍,羊腸小道難行,米倉古道的棧道是前人用鏨子打的,只能放一隻腳,加上中午肚子餓天氣熱,山上只有知了在叫,沒有其他聲音,筋疲力盡的背二哥杵子一打,扯開嗓子甩幾句山歌,表達思鄉之情或紓解疲勞,大家情緒就來了,這便是“巴山背二歌”的由來,它迄今至少有3000多年歷史,祖祖輩輩傳下的調式也漸漸固定。《巴州志·風俗篇》記載,康熙雍正年間,春田栽秧,選歌郎二人擊鼓鳴鉦於隴上,曼聲而歌,更唱迭今,麗麗可聽,使耕者忘其疲,以齊功力。
基本特徵
表現形式
“巴山背二歌”是由長期從事貨物背運的勞動人民所創造,龐大的背運隊伍在漫長的背運途中更唱迭合,是依照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下來的。背二哥相互學習交流,沒有固定的師徒關係,屬自髮式傳承,由於巴山背二歌旋律優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間廣泛傳唱。巴山背二歌的取材十分廣泛,所聞之事、所見之景,皆可做歌。作為一種山歌,“巴山背二歌”生動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狀況,勞動場景和內心世界。其表現形式主要是背運途中打杵歇氣時演唱,往往是一人領唱眾人幫合。有歌頌勤勞勇敢、勞苦艱辛內容的背二歌;有歌唱背運工具,歌唱勞動的背二歌;有反映為消除疲勞而專唱風流歌為內容的背二歌等等。如:“高高的大巴山,離天只有三尺三,要想翻越巴山頂,只有背二哥的鐵腳桿。”“背上千斤翻巴山,鐵打腰桿都壓彎,打雙赤腳路難走,七十二道腳不乾。”又如:“拐扒子兒二尺小,上坡下坡離不得它,過河踩水探探淺,親生兒子不如它。”
格律曲式
- 格律
巴山背二歌唱詞以七言格律為主,曲式結構為上下兩個樂句的單段體,沒有構成起、承、轉、合,唱腔高亢悠揚,風格粗獷豪放,結束時為長吁短嘆的一聲甩腔,極具地域特色。語言詼諧、風趣,均為即興創作,多用雙關語來表達內心世界。
- 歌詞
歌詞大都為二二三結構的七言格律詩,如:“彎彎背架像條船,情哥背鐵又背鹽,雞叫三道就起身,太陽落坡才團圓。”巴山背二歌的襯詞除了常用虛詞外,還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襯詞一樣用實詞作襯詞,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背二哥歌唱自己的生活,其襯詞往往只有“賢友兒”“情兄兒”等,這類襯詞指背二哥們相互打招呼;如果唱情歌,其襯詞則為“賢妹兒”“情妹兒”或“情哥兒”。
- 調式
《巴山背二歌》的調試全都是民族五聲調式中的徵調式;其曲式結構為上下兩個樂句的單段體;其唱腔高亢悠揚,能翻山越嶺、穿雲鑽霧,結束時都有長氣短嘆的一聲甩腔:“耶——嘿!”
- 曲牌
巴山背二歌的曲牌有很多種,南江唱的背二歌與通江唱的背二歌又有不同,但整個音樂旋律的大框架都屬於大巴山風格,只是有些微小的差異,生動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狀況、勞動場景。
- 演唱方式
巴山背二歌的演唱方式主要是背運途中打杵歇氣時演唱,往往是一人領唱眾人合。巴山背二歌內容豐富,有歌頌勤勞勇敢、勞苦艱辛的,有歌唱背運工具和勞動的,有歌唱愛情的。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記錄社會發展的活典籍和研究巴山人歷史的真實依據,它承載著巴山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性,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傳承現狀
由於現代化進程的加劇,背運業由原來的長途背運演變為今天的短途背運,且從業人數越來越少,“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瀕臨危機,急需保護。“巴山背二歌”是流傳於四川巴中市大巴山深處的歌謠,隨著交通便利,人員流失,人們不再步行出山。當年會唱山歌的青年們逐漸老去,後輩們也都到城裡去了。傳唱了千年的背二歌,正在淡出巴地人們的視野。
傳承人物
陳治華,男,漢族,1945年出生於四川巴州,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從2016年底開始,西華師大新聞傳播學院青年教師鄭宇及其學生團隊聯合攝製紀錄片《巴山背二歌》,並赴巴中市進行了長達2個月的拍攝,於2017年年底完成拍攝。
2018年6月7日至2018年6月9日,首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遙縣舉行,共有30部(集)非遺紀錄片展映,其中就有影片《巴山背二歌》,它講述了年逾古稀的陳治華老人將“巴山背二歌”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的努力。
社會影響
- 重要演出
20世紀60年代初,重慶市歌舞團、四川省歌舞團、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到巴中採風,曾編排了舞蹈作品《巴山背二哥》和聲樂作品《巴山背二歌》。
2010年,方言小品《巴山背二歌》在中央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
- 榮譽表彰
2018年,南充原創紀錄片《巴山背二歌》 入選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和國家圖書館聯合主辦的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活動。
文化軼事
有現存於陝西長安縣興教寺慈恩塔院內一塊石碑上,有一幅宋代工匠仿原碑圖刻的《玄奘取經圖》,圖中玄奘背經書所用的工具與今天巴山背二哥所背的“背架”一模一樣,說明唐代以前,人們就開始使用“背架”這種運輸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