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堪仁(Conrad Baehr)於1906年9月10日出生在紐約的布朗克區(Bronx)。多次前往中國傳教,二戰結束之後,前往日本進行傳教,隨後前往台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再次來到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堪仁
- 外文名:Ba Kanren , Conrad Baehr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06年9月10日
- 逝世日期:1997年
- 主要成就:在台中設立以馬忤斯聖經函授學校
- 出生地:布朗克區
- 信仰:上帝
傳教之路的起始,確定傳教事業,在中國傳教,在日本傳教,在台灣傳教,一生奉獻給主,
傳教之路的起始
巴堪仁(Conrad Baehr)於1906年9月10日出生在紐約的布朗克區(Bronx)。父母分別叫巴約翰和巴赫敏(John and Hermine Baehr),是德國移民來美國的後裔。父親是個郵差,原來是德國長老會的信徒。母親畢業於音樂學院,在教會中司琴。巴堪仁之下有五個弟妹。巴堪仁六歲時跟著全家搬到新澤西州的平原鎮。全家被鄰居邀請去參加一個“聚會處”的教會,父母在這裡開始了屬靈的復興,不久孩子們也一一信主。全家在這個教會中度過多年溫暖、快樂的信仰生活。
巴堪仁在13歲的生日那天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一本皮面的司可福聖經,他很興奮也很珍惜它。在日後教會的主日學中他讀到很多好書,包括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馬丁路德、胡司和其它宗教改革者的傳記與故事。這些書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信心與屬靈的生命。因為經濟的緣故,巴堪仁13歲就輟學,進入保險工司上班,成為保險經紀人。18歲時,他進入一家擁有1200多人的貨車公司當採買。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他都有機會操練他的信心,使他能夠靠著主耶穌渡過難關。
巴堪仁在16歲的時候和母親被邀請去參加一個奮興營會,在會中他遇見一位將去中國的宣教士,名叫巴克利·吉姆(Jim Buckley)。交談中巴堪仁說去中國是很大的犧牲,但巴克利卻回答說:“不是犧牲,乃是討主的喜悅,是拯救靈魂失喪者的榮耀機會。”這句話給巴堪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擔心不知道要參加哪一個差會的時候,曾在南非宣教多年的加門(Walter Gammon)弟兄回答他說:“可以信靠主。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要往何處去,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主都會照顧我們,各教會的第兄姐妹也會記念我們。”這對他的幫助也很大。
確定傳教事業
巴堪仁19歲的時候,遇見一位名叫貝雅(Bea)的女孩,且被她深深地吸引。但經過一陣交往之後,當他發現她只是一個愛看電影和表演的掛名基督徒的時候,就覺得和他去宣教的意念衝突,於是在痛苦的淚水中毅然與這個女孩分手。
1930年,就是巴堪仁24歲的時候,他協助孔茲先生(Kunz)經營鹿腳營地(Deerfoot Lodge)。第一次的夏令營有三十八位男孩來參加。他們和一些義工,把湖中的五百棵樹木移除,把地整好,使之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夏令營的營區。巴堪仁覺得拔除樹木好象是清除生命中的阻攔,填土與修平是生命中一個必不可少,也不可間斷的工作。巴堪仁後來發現有許多弟兄都是在鹿腳營地的營會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給主。
就在巴堪仁在貨車公司作事和在鹿腳營地當義工的同時,神把宣教的意念更深地擺在他的心中。他說:“有個力量在我裡面驅使我,迫使我想更多地服事主。”一次他和朋友們一起去開斯克(Keswick)聖經營,會中所唱“主若差遣我必前往”的詩歌一直在他腦中徘徊。後來又聽到三位分別要去波斯、印度和南美的宣教士的見證,印證了他要去宣教的決心。故當講員分享完之後,巴堪仁站起來大聲禱告說:“主若差遣我必前往。袮命我傳何事,我必傳講。袮命我如何,我必試著如何。”他決心為主基督獻身,到海外去宣教。回家後,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父母。父親對他說當年他也有宣教的心愿,只是未能實現。母親則鼓勵他要順從他們所愛的主,主會照顧他。於是,巴堪仁就入讀紐約市的國家聖經學院(National Bible Institute),裝備自己。
巴堪仁的妻子原名叫蘇美德路斯(Myrtle Rose Soper),於1908年2月2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西凡尼亞縣(Sylvania)的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衛理公會的傳道人,家中經常有家庭聖經課。他們所生的三個孩子都是聽著聖經故事長大的,後來都成為傳道人。蘇美德路斯7歲的時候,家中曾接待過一位從中國回來的宣教士。受這位宣教士的感動,她在全家跪禱時,突然向家人宣布她將來要去中國宣教。雖然當時她只有7歲,但這個去中國宣教的意念卻一直持續到高中、大學。大學畢業後,她即向衛理公會差會提出申請,卻因她缺少經驗而被拒絕。於是,她到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克其(Albuquerque)的高中教書,對象是些墨西哥女孩們。在暑期,她為美墨邊境的教會開辦暑期聖經學校,用英語和西班牙語教課。在這段時間裡,她父親去紐約市度安息年,晚間在巴堪仁念書的國家聖經學院教課,因此認識了巴堪仁這個具有宣教異象的男生。後來蘇美德路斯也搬去紐約與父母同住,並且在國家聖經學院修課。期間與巴堪仁相識而相交,二人共墜愛河,最後於1932年9月10日舉行了婚禮。他們準備在巴堪仁畢業之後就到中國去宣教。
在中國傳教
1933年巴堪仁完成學業後,攜妻搭乘日本船“平安丸” (Heian Maru)離開美洲,前往中國。當時在船上有兩位重返中國的英國宣教士,還有兩位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其中一位是李岱爾(Eric Liddell, 電影《火戰車》中的奧運選手)的妹妹李得恩(Grace Liddell),另一位是著名宣教士艾得理(David Adeney)未來的妻子德忠玉(Ruth Temple)。巴堪仁夫婦抵達上海之後,換乘小船沿長江到九江,然後再換乘火車到達目的地江西南昌。
到南昌後,他們住在自1906年起就在中國宣教的霍普金斯(Mr. Frederick J. Hopkins)老夫婦家。胡氏夫婦待他們親如兒女,為他們安排廚師的兒子毛永樂做他們的中文老師。由此他們開始學習中文,和中國基督徒一起聚會,曾遇見王載和王峙等中國著名傳道人。不久,巴堪仁開始到附近的布道所幫忙,用粗淺的中文向路人傳講福音。暑期夫婦倆到江西牯嶺上了三個月的語言密集學校,並有機會和許多在華宣教士們相交。之後,他們被派往江西靖安,接替將要退休的白教士(Miss Pollock)。
白教士是愛爾蘭人,當時她已經72歲,在江西宣教已長達40年之久。她很風趣,生活也多彩多姿,人們都傳說著她過去英勇的事跡。她隻身在當地建立學校、診所與教會。她人緣甚好,作工殷勤;她有很多的學生與信徒。巴堪仁夫婦到靖安三個月後,白教士就退休回國了。
薪火相傳,治病救人
巴堪仁曾在紐約接受過密集的醫學訓練,故此他可以在靖安的診所為各種病人看病。有一次,巴堪仁自己感染上傷寒,必須搭小舢板順江而下到40里外的火車站,再搭火車到九江柏金斯醫生(Dr. Edward Perkins)的活水醫院。幸好他自我診斷正確,及時就醫,再加上柏金斯醫生細心照顧,才得以撿回一條性命。
柏金斯醫生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一個富裕家庭,他在耶魯大學讀書時信了耶穌,並立志要去中國宣教。為此其父母便與他斷絕關係,並且將其在遺產繼承人中除名。多年之後,他在中國宣教的美談傳回美國,以致其父母懊悔,主動與他修好,並且給他一筆遺產。他就用這一筆錢,在九江蓋了一間擁有兩百個床位的醫院。柏金斯醫生在巴堪仁病好之後又留他多住些時日,並在醫術上給他一些指點。
時局動盪,仍堅持傳教
1937年1月,巴堪仁夫婦的長子巴金利(Kingsley)出生,適逢風雨飄搖之時。由於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略,許多中國人四處逃亡。九江當地的治安越來越糟,時有盜匪出沒,而且專搶外國人。幸有教會弟兄們的幫忙,方得到當地軍警的保護。隨著日本人進占華北,大批中國人撤退到後方。巴堪仁夫婦帶著幼子,和其它宣教士一起撤退、逃難,倍極艱辛。途中,他們經歷了日本飛機的機槍掃射與轟炸,但蒙神的保守,皆有驚無險。逃難路上,巴氏夫婦仍不忘向苦難中的人傳福音,拯救了多人的靈魂。最後他們輾轉逃至上海。
1939年,巴氏夫婦輾轉回到美國新澤西州述職。1940年,他們見到從熱河回來的宣教士,知道華北尚有工作可做,於是決定加入他們的團隊,再赴中國宣教。他們從西雅圖出發,先到中國東北大連,再到山東曲阜。六個禮拜之後,他們的女兒伊利沙白(Elizabeth)在曲阜出生。不久,巴氏夫婦到山東桐縣,和那裡的基督徒聚會處的弟兄姊妹一起同工,在日本占領區傳福音。1941年,由於中日戰爭吃緊,他們只好再度回到美國。
這次回到美國之後,巴堪仁加入了孔茨先生(Mr. Kunz)向美國在役軍人傳福音的團隊。他們開車旅行各地美軍基地去開布道會。他們用魔術、音樂、電影和見證等方式,舉行了至少80多場的布道會。他們的團隊工作的非常有果效,帶了無數的男女軍人信主。有些在戰場上出死如生的軍人,很快就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作他們的救主。
在向美國在役軍人傳福音的時候,神把一個向中國軍人傳福音的異象放在巴堪仁的心中。於是他隻身回到中國,想法子見到了蔣介石與夫人,陳述他向中國軍人傳福音的意願。蔣委員長下令允許他的團隊向四個省的軍隊傳福音。許多軍隊接到命令後,迅速召集部隊官兵來聽福音。巴堪仁及其同工發給士兵《約翰福音》和福音小冊子,教他們唱讚美詩歌,並用短講與見證向官兵們傳福音;晚間的聚會則放映電影或幻燈片。每一次呼召總是有一些軍人舉手願意接受耶穌。有一位黃上校甚至要求他們留下來,向他們在前方不能前來參加福音聚會的同袍傳福音。後來他遇見抗日名將方先覺將軍,方告訴他說曾被日軍俘虜關在教堂內三月之久,每天只能讀聖經度日,且深受感召。巴堪仁得以在方將軍的部隊中舉辦多場布道會。在最後一個晚上,方將軍也決志信主,巴堪仁高興地送給他一本新約聖經。
1946年巴堪仁路過他曾工作過的江西靖安,發現那裡的禮拜堂已經全毀,但還有很多信心堅強的弟兄姐妹們繼續在家中聚會。1948年巴氏夫婦回到靖安,準備重建教會與診所。後來因去九江去接替生病的勒斯特(Mr. Lester)宣教士夫婦,另兩位宣教士懷特海(Ruth Whitehead)與護士衛德比(Eileen Whitby)則遷到靖安。1949年,他們經過好一番的周折才重新得回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的牯嶺營區,重新開放成為宣教士的語言學校和退修營區。1949年暑期,有好幾位西教士到此地學中文,且得到很好的屬靈復興。只是好景不長,不久共產黨軍隊就占領了九江。建國之後,外國宣教士盡遭驅逐,巴氏夫婦和孩子們只好返回美國。
在日本傳教
二戰後,孔茨先生為回響麥克阿瑟將軍重建日本的呼召,預備印刷出一百萬本福音書去日本傳送,而麥克阿瑟將軍卻建議他印一千萬本。巴堪任再次加入孔茨先生的團隊,到日本東京去宣教。不久,巴堪仁的妻子也加入他們。他們在日本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士們一起將《約翰福音》翻譯成日文,並印製福音小冊及詩歌本。福音隊在本州(Honshu)島青森市(Aomori)、弘前(Hirosaki)、大館(Odate)、能代(Noshiro)等地舉辦多場大型布道會,甚至到麻瘋病院中去傳福音,都很有果效。在能代,巴堪仁遇見賴牧師(Mr. & Mrs. Arthur Nyhus)夫婦,他們是路德弟兄會(Lutheran Brethren)所差派的宣教士。當年他們在中國宣教時,一個女兒被日本飛機炸死,另一個女兒雖然倖存下來,卻受了重傷。但他們不計仇,二戰結束後又到日本來搶救日本人的靈魂。
在台灣傳教
1951年,巴堪仁夫婦在甘玉清姐妹的安排下到了台灣。因當時各個差會的宣教工作多在台北,於是巴堪仁決定去台中開闢福音工場,與那裡的甘玉清姐妹和呂耀謙弟兄一起同工。不久他們購置了聚會場所,教會工作很快就發展起來。巴氏夫婦把他們12歲的女兒伊莉莎白接來台灣,讓她進入一個宣教士所辦的國小校讀書。隨著宣教士的孩子逐漸增多,他們覺得有必要為宣教士子女建立一所學校。於是巴堪仁擔負起籌劃、購地和建校的責任。1955年,新校舍落成,馬禮遜學校正式成立。老師們都是從美國來的,第一班招收了25個學生。後來馬禮遜學校越辦越成功,以致連台中以外的宣教士和外籍人士都把子女送來就讀。
由於巴堪仁從前有從事文字和印刷事工的經驗,因此,他在台中基督徒聚會處設立了以馬忤斯聖經函授學校,出版、銷售聖經、福音書冊和屬靈書籍。後來看到顧客愈來愈多,於是他們就成立了一個書店,取名叫“靈泉書房”。
在台中宣教期間,有幾位美國空軍基地的基督徒官兵到教會看望巴堪仁,此後他們就在台中的基督徒聚會處聚會。巴堪仁也經常去台中美軍基地中的宣教士團契服事。後來,從滇緬邊界打游擊的國軍撤退到台灣,駐軍在台中。巴堪仁就和台中基督徒聚會處的弟兄姐妹每周去軍中向軍人和他們的眷屬傳福音,直到他們遷往台北為止。
巴堪仁的另一事工是編輯詩歌本。早期台灣教會的詩歌很缺乏,他和李學鵬、劉東昆、楊金宜、郭瑞琳等弟兄,以及來自美國賓州的鋼琴家蘭路德姐妹一起,艱苦奮鬥了八年,終於在1963年,編訂出一本詩歌本,其中有690首詩歌。由劉東昆弟兄題寫上書名“萬名頌揚”後,交付給當地印刷廠印刷出版。
一生奉獻給主
1979年,巴氏夫婦因病回到美國,二人動完手術後,住在耶魯大學所在地紐海文(New Haven)。不久,他們搬往紐澤西與兒子同住。他們仍一如既往,參與當地教會的活動,也時常接待從台灣遠程來訪的弟兄姊妹。中國改革開放後,巴氏夫婦曾回到江西靖安訪問,見到一些當年的信徒。有一位女士,見面後只是抱住他們,興奮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還有許多人擁上前來,爭著要與他們相認。巴氏夫婦仍能回憶起當年曾在某個街角傳過福音。
1997年,巴堪仁由於身體老衰而住進療養院,病床上他仍不忘向隔壁病床上的一個猶太老人及其兒子傳福音。雖然他身體日漸衰弱,但每逢中國友人來訪時,他仍能用中文唱“天堂是我家”。最後他歇了地上的工,安息在他終生事奉的主的懷抱,在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