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厘文化
- 外文名:Kebudayaan Bali
- 含義:印度尼西亞巴厘人民創造民族文化
- 人口:約247萬
- 面積:約5623平方千米
簡介,舞蹈,雕塑,風俗,
簡介
Kebudayaan Bali
印度尼西亞巴厘人民創造的民族文化。巴厘島位於印尼爪哇以東,是一級行政區,面積約5623平方千米,人口約247萬。公元7世紀,印尼主要流行印度教,後伊斯蘭教傳入,逐步取代印度教。目前,印度教主要留存於巴厘,並同巴厘原有宗教糅合在一起,故稱巴厘印度教。巴厘人主要信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大天神,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和山神等。巴厘印度教徒設家廟、族廟和村廟,島上神廟到處可見,巴厘素有千廟島之稱。最大的神廟是位於阿貢火山坡上的缽薩基陵廟,建於1007年,由18個神廟組成。該陵廟群的建築風格與高棉吳哥窟近似。廟內分置雕刻的神像,廟壁設神龕。百年一次的焚屍大典在該廟舉行。“缽薩基”的詞義為“平安”。
舞蹈
巴厘舞蹈在國內外舞蹈藝術中獨樹一幟,分宗教、古典(見巴厘古典舞)、民間和現代舞四大類,共約200種,內容多反映宗教信仰、神話和人民生活。舞蹈演員自小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其動作流暢、輕鬆、柔和。
雕塑
巴厘的雕刻藝術聞名於世,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藝品精湛,神廟的牆壁、橫樑、石基上刻有各種神像、動物和奇花異草。雕刻技術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有的作品需要兩代人完成,常見到雕刻了一半的作品待後人完成。巴厘經常舉辦藝術節,被譽為藝術島。巴厘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富有詩意,因而有詩島之稱。巴厘人愛花,宗教活動、節日、紅白喜事都離不開花,處處用花裝飾,又有花島之稱。巴厘宗教節日繁多,共200餘個,每逢節日,人們載歌載舞加以慶祝,如同生活在傳說中的天堂,故巴厘有天堂島的美稱。
風俗
巴厘人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多與宗教有關,人自出生至去世,要舉行多次不同的宗教儀式。最為隆重的是葬禮,巴厘人實行火葬,認為人死後可以超脫凡俗,升入天堂。他們把喪事視為喜事,故火葬儀式非常隆重。死者的靈牌供奉在家廟裡,每逢節日加以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