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羽

巫羽

作家,擅長古風文,耽美作品主要在台灣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巫羽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
  • 代表作品:《雲風萬里》《君問歸期未有期》《南渡》
作品,簡介,

作品

(已出版)2005年《樓蘭情謎》
(已出版)2005年《棠棣之華》
(已出版)2005年《沒有心的女人》
(已出版)2006 年《印加末裔》
(已出版)2009年《青玉玦》
(已出版)2009 年《雲風萬里》
(已出版)2011 年《君問歸期未有期》
(已出版)2012年《南渡》
(已完結)2008年《鷹逝琴寥秋水寂》
(已完結)2010年《夜訪》
(已完結)2014年《棲霞里》
(已完結)2014年《日暖藍田玉生煙》

簡介

《棲霞里》
之前讀過大人的絕大多數作品,最喜歡南渡,花之記痕,鳳翔萬里,夜訪還有這篇剛完結的棲霞里。大人的文很多都是前世今生交纏並進的,比如暗香浮動月黃昏、青瓦落紅榴,青玉玦、樓蘭情謎。這也決定了大人筆下的男子都遺留著前世的特質跟氣質,很含蓄。大人的文跟古詩詞的意境很像,讀來體會的是那種美好微妙的感情,那樣曲折難言的情緒。
大人筆下的男子,大多是胸中有萬壑千山的高遠意境、外表昳麗,亦有著不俗的品味,情調高雅,仿若古畫裡走出的人,帶著古早的氣息。棲霞里的熙甫更是將這種特質發揮到極致,大人之前塑造的承鈞、子楚、郁之、徵羽也都有這樣的特質,熙甫這樣游離於塵世之外的存在不同與他們,他身上沒有人間獨有的煙火氣息,熙甫的氣質跟覲靈更接近些。
文里多處描寫都很有畫面感,比如熙甫與羽觴第二次在公園見面時形容前者的容貌:美得像映在煙雨藍潭上的白梅;比如章九里熙甫與沈肖在棲霞里相處的光景:幽蘭在霧靄中搖曳,烏絲白袖紅頭須揚動,他們相隔的是一條不長的石子曲徑,和綿延一路的山茶花。都是一幅很中國味道的水墨畫。比如章六蝶叟里明鏡盪那一段描寫,篇幅太長就不累牘了,不同於前面兩處,這一章的描寫是聊齋的意境啊,譎幻飄渺。
沈肖這一段,比較凝重,也是跟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中華正逢經歷三千年未有之巨變之時。
大大寫這樣一位人物是為了表達:不至於令那些在苦難中忠於信念並付諸實踐的偉大情懷徹底消逝在歷史之中”“是要寫知識人如何堅守自己的信仰,並在行動中踐行自己的信仰,直到生命結束”。這樣的情懷吧?
沈肖和他的同伴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儘管他們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並不會在自己手中實現,這是一出長劇的短小的序幕。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這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必須有人來走,而他們大多履行了諾言,碧血化黃花。這又引申出本文的一大主題:人類,生年不滿百,蠅營狗苟之徒何其多,亦有這般任天理民彝之責於一身,與古賢冥契於百代之上的人。
所以他對熙甫也只能是一句: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
謝羽觴,前世未了的眷戀在我血液里分裂,沉睡中纏綿,清醒又幻滅(千年淚的歌詞很應景有木有),第二世的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人生軌跡個人信念跟前世已是大不相同。少小叛逆,早早出櫃,青年已繼承家業,在俗世中行走,身上的束縛跟這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如文里所說的:人活在世,哪有得恣意逍遙,十來載的放肆暢意,均化作日後的內斂恭謹。感覺他被沈肖搶了風頭,兩個相比較而言,我是比較喜歡前世的人設。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沒有危險到需要他拋頭顱灑熱血,這是他比他的前世幸運的地方,所以他才可以拋棄現世的一切只為追尋他夢想里的桃花源(棲霞里)。也算是赴前世之約。大人筆下的很多主角(承鈞兆鱗、陶熊姒璧、李珝徐郁之、徵羽阿魯罕)都是離亂過後出世歸隱,偏安一隅做個逋客,千古文人都一夢啊。

神靈誕生於那些自遠古時代起就流傳於世的無數神話傳說中,跟那些古早時期的信仰一起存在於人們的思想里,千年時空流轉,無數社會變革滌盪塵世,自工業文明以來,機械器具革命徹底推翻了農耕文明時期的幾乎所有體系,如今的人們確實已經遺忘了那些神靈們。這也是本文要表達的主題之一:神靈的時代徹底結束,消失於人類的信仰中,言語之中。唯有我知道,也僅有我知道,他們存在過。
這大概是大大筆下主角感情最為疏離的一篇文了,因為有比感情更宏大的主題要表達。我心中好的小說,是有所表達的。對於人物刻畫比劇情更看重,另外就是看重一篇文表達了什麼,蘊含了什麼。它不止是一個單純的故事,而是一種表達,一種人文,甚至是一個時代。這文達到了。(BY:晉江原創文學網)

  
《南渡》
巫羽系列文評①飄萍戀於亂世——《南渡》by巫羽
巫羽

文的發生背景是兩晉,自西晉末懷、愍兩帝寫到東晉初。
這篇小說完全顛覆了魏晉兩字一貫予人的瀟灑恣意,避世清談外加帥哥琳琅的印象,反而是細繪了一副家國難定,黎民受難的亂世畫卷。
該嘆作者筆力的冷靜沉穩,透過李珝與郁之這兩個一強一弱的視角將亂世中處處顛沛離亂,血影刀光寫得直如廝殺過後的古戰場,悲愴與慘烈上覆上一層冷透的滄桑,將人在看慣了亂世的死別後那種連歇斯底里的力量都流失的沉默而麻木的悲哀渲染得十足。作者在後記中的一些感想也不由令人想到,史家寥寥幾言,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正是萬民骨枯屍山血海才磨成了這幾個字的筆墨。
但是,南渡畢竟只是一個在亂世的背景下發生的愛情故事,動盪的朝堂,浴血的皇權與進犯的胡族,受難的百姓都是加諸於主角身上的印記,同時也成全著他們。
李珝作為一個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與家族中唯一的倖存者,親族盡數歿於上位者奪權的亂刀下,這令他對家國的概念一夕盡滅。加之初時避禍於胡夷混雜的并州,使之磨礪自我為一柄泛著寒光的利刃,無他,為生存故。而此時李珝的強悍,是來自於天地間的唯我一人的孑然而無路可退的境遇。所以李珝在初遇萍水相逢之人時,往往表現得無情,他明白,亂世保身不易,不能與他人多有牽纏,不然他人的傷病離亂,這般掛心之事太多勢必會影響到自己以冷漠鑄就的堅甲。而正因無所掛礙,他對於死的感受也很淡薄,每每奮勇拼殺,“他的英勇不是來源於恐懼,而是來源於冷漠”。
但其實,在遇到郁之並將其帶在身邊那刻開始,李珝的強悍或者其實已經開始不自覺地向另一種形式過渡。那即是為了保護和守衛想要保護和守衛之人的強悍。於是他的那些拼殺里,隱隱能夠讀出一種傾巢之下焉有安卵的意味,即是殺退了對方,才能保自己這方人的平安,而保得自己這方人的平安,才能令郁之性命得以保全。
然而雖說如此,但李珝也知道,憑他一人之力畢竟難擋眾敵,跟著他郁之平日雖能受他照顧保護,卻因為流竄於戰禍之地,而終究性命堪憂,朝不保夕。基於這一點(還有其他點),李珝對郁之的離開,總是或主動攆之或默然允之,從未強留。
郁之在飄搖的晉庭統治下則過著與李珝迥然有異的生活,至少沒胡前,他依然是統治階級底下的既得利益者,縱無奢靡放縱,也是衣食無虞的士族官家,因此他的家國觀念與李珝很不相同。郁之對於朝堂的期待一直貫徹始終,只是程度深淺略有差異。這種期待也成為他與李珝數次離散的原因之一。
而由於郁之在沒胡前一貫的優渥生活,使他在沒胡後瞬間淪為了亂世中難以保身的弱者。然而僥倖活下淪為胡奴的三年,卻充分地顯現了他柔弱表象底下靈魂的韌性與強度,同時也一併洗淨了身為士族對於勞作的偏見,這也為他日後跟隨李珝,直至最後與李珝共同營建桃源生活奠定了基礎。
這樣的兩個人,一強一弱,卻依然是不能左右歷史發展的普通人。他們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中,浮萍一般地頻頻相遇又頻頻離散,直到歷經了六聚五散後才將兩人的人生絞成真正同心的一股。
兩人的在敵營重逢,李珝已不是當年的著作郎之子,郁之也非昔日吃穿不愁的徐家小少爺,一個作了流寇兵匪,一個淪為胡人奴僕,在這樣的一場相遇里,今昔的身份比照,已將家國之變歷呈眼前。
隨後的離散與重逢來得很快,李珝帶了郁之出胡營,回自家大營,見也已滿目瘡痍,李珝沒什麼猶豫的拋下了郁之,因為對方對他而言是個十足十的累贅;但郁之不同,要想生存,依憑一己之力是萬萬辦不到的,李珝給了他生存的期待,讓他看到了豪雨中避雨的屋檐,除卻賴著對方,別無他法。因而兩人的第二次重逢還不超過一天。
興許是郁之對生的渴求使李珝側目,李珝帶上了對方。這一帶,令李珝更為徹底地看清了郁之的為人。對方是個即便在嚴苛的生存環境下,也依舊保留著像傾己所有分食與路人這樣的天真的人。這天真令他不屑,但或許是出於對渴求生存的那份同理心,也或者是對方投奔他而來的那股韌勁,令他終於沒有拋下他。
巫羽
第二次的離散來得迫不得已,胡人襲營,混亂之下李珝難以分手護住郁之,指明方向促他奔馬出逃;於是第三次的重逢也就以李珝尋到草叢中的郁之作結。
這第三次的重逢,兩人共度了不短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裡,傷病的郁之對李珝的依賴終於徹底質變為不尋常的感情。雖說這感情依舊不是純粹的,除卻依賴外,還有對強者的仰慕,對強者為自己提供庇護的期待以及禍亂中有人共同撐持的一星暖熱;而李珝在這段感情的態度上卻依然是猶豫而游離的。他確實出現了動搖,郁之的出現牽動了他心內柔軟的部分,對方的柔弱也能喚起他的保護欲,尤其郁之對自己的感情也已經變質,這些都令他堅硬多時的孤戾內心出現鬆動。但他同時也是猶豫的,那個與他做了露水夫妻的女子的死,對於李珝的教訓是沉痛的,從這個女子的身上,他看到了無法給人承諾卻給人期待和溫柔是怎樣的後果。由於兩人在家國觀念上的分歧,導致兩人的目標終究是不一樣的,郁之有他的親人要找有他的故鄉想回,但李珝卻對中原無甚留戀也早已了無親族,此時尚在一處他保得了郁之一時的平安,卻因不知蟄伏在何處的生離死別終將將彼此分開而無法予他長久的承諾,這樣的矛盾橫亘在兩人的關係之間,因而當郁之苦苦追問何時再見時,他難耐他的暴躁和憤怒。
於是第三次的離別在李珝出戰和郁之南下時來臨。這別離炙烤的是郁之的感情,因為李珝對他的意義已非避雨屋檐那么簡單了,對對方強悍的仰慕已漸漸轉化為了自己的生之勇氣,混雜著愛慕,更加難以割捨。加上還有憑自身之力無法南下的客觀原因。因而在聽聞乞活軍大敗的訊息時,他瘋了一般地回趕找尋乞活軍的殘部,而這也就是他們的第四次重逢。
至此,兩人感情的阻礙依然在家國觀念的分歧中徘徊。郁之始終放心不下他的親人們,以此為由頭,營中遇故人袁敬宣而啟程回長安與李珝再次離散。
亂世當頭,生死難料,李珝跟郁之一次次不知再見何日期的別離,實是驗明彼此感情的最好方法。這頻繁的別離與重逢為他們省卻了和平時代里一對人長久一處而對感情產生的種種信疑變幻,反而令他們在別離之後清醒地認清自己的心意,掂準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從而在一次又一次地重逢里醞釀出越發醇濃篤定的愛意。
所以李珝在聽聞袁敬宣對長安現況的描述後,“一雙眼睛深不見底”,郁之早已牽動了他的情腸,自己不去左右郁之是因為兩人畢竟道不同,難相為謀。但是內心深處對於這個人的縈懷牽掛早已超出了自己的預料。種種期望奢望令他終於重臨故土。其時,愍帝降胡,西晉滅亡。當李珝走入長安城,眼見種種堪比地獄的圖景,他又無意識地重拾了最初那種孑然無退路的堅韌,他的潛意識催眠自己郁之已死,所以他走進郁之的家宅,望見郁之死去(瀕死)的模樣,能夠平靜地接受,卻當感覺到郁之在他懷中稍動時感受到了失而復得的狂喜。
這是他們的第五度相聚。在這一聚中,因為郁之的思親之苦稍得緩解,而李珝放開了對中原故地的偏見,兩人的關係也在南渡中有了實質性的進展,雖然依然有雞婆對方以後日子成家立業與否的猶豫,但也在共歷甘苦當中慢慢稀釋。一場惡戰後重傷的兩人,懷著對彼此差些死別的不堪回憶,終於……字母到第八個了!
至於郁之又有親人的訊息,最後的一次別離,則是分別對自己的一場交代了。郁之去見親人最後一面,為了再無親緣牽掛地與李珝渡江開始新的生活;至於李珝,依然是懷著不禁錮對方的初衷,放郁之回去,他回來與否,李珝都能對自己有所交代了。
又及描寫亂世的種種,其實作者還是有所保留的,雖不乏霸者欺凌,但好歹,亂世中的弱者們在絕境中也未暴露太多人性的醜態,除卻無可奈何,尚有餘力便相扶相幫,抱團取暖,人性中堅忍而良善的部分安撫了不堪的歷史帶來的戰慄,況且,還有這樣一個不絕望的故事可以讀。 (BY:百度巫羽吧)
《青玉玦》廣播劇
一座不同尋常的陵墓,一場相持不下的爭執,
讓兩個人不期而遇,再次產生交集,
是他的執著,還是他的追尋,
開啟了命運的轉輪,
漸漸步入宿命的輪迴。
STAFF
原著:巫羽
策劃/編劇:牛嬭【靡靡之音】
監督:曉曉【剪刀劇團】
導演:夜行鬼【剪刀劇團】
後期:艾什AshYi【靡靡之音】
CAST
張藻/若子楚:斑馬【決意同人】
陸昃/劉病已:楊東旭【剪刀劇團】
嚴長昊:三井壽【決意同人】
巫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