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渠精神代代傳

上世紀70年代,在中原腹地的太行山上,勤勞、樸實的鶴壁兒女以改天換地的英雄氣概,開山引河,修築了工農渠。工農渠自1973年11月10日動工興建,到1976年11月21日竣工通水,歷時3年零11天。設計過水能力為每秒6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10萬畝。工農渠由1條總乾渠、3條幹渠和18條支渠組成,乾、支渠總長90.53公里。它擔負著鶴壁市山城區、鶴山區、淇濱區的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的重任,是三個行政區唯一的供水水源,也是全市的命脈工程,更是鶴壁人民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精神象徵。

企盼,決策,奉獻,通水,傳承,

企盼

位於太行山東麓的鶴壁市西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這裡水源奇缺,地下水深平均在百米以下,自古十年九旱,人畜吃水十分困難,山區民眾一直過著吃水貴如油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山區幹部民眾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缺水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決,吃水難依舊困擾著山區民眾,也困擾著全市城鎮工農業的發展。
我市作為一個新建的地級市,由於缺水,一個日產萬噸煤以上的城市無法發展自己的電力工業,由於電力不足,廠礦經常停工,缺水已嚴重影響到我市工農業的發展。到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隨著全市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居民的不斷增加,缺水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解決缺水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決策

“引淇入鶴”,從根本上解決工農業和人畜用水難題,成為全市人民夢寐以求的一件大事。
1973年秋,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決定修築一條“引淇入鶴”的水渠,並將這條渠命名為工農渠,向全市人民發出了“苦戰5年,煤糧翻番,煤城變貌,山河改觀”的號召。
工農渠建成後,可引水每秒6立方米,能較好地解決城鄉人民的生活用水,還可以灌溉農田10萬畝,更重要的是為以後全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一決定代表了全市人民的心聲,符合全市人民的眼前和長遠利益,也得到了省委的大力支持,全市廣大工人、農民、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紛紛報名,開赴工農渠建設的第一線。

奉獻

很快,18萬鶴壁兒女在太行山東麓擺開了戰天鬥地、重整河山的浩大戰場,釺錘聲、炮聲響徹了群峰突兀的山巒。
當時正值寒冬季節,人多房少,吃住十分困難。工程指揮部黨委號召大家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教育黨員和團員在生活上要帶頭把方便讓給民眾,把困難留給自己。當時經濟條件也十分困難,一個民工每天的報酬只有4角錢和0.5公斤糧食。為了修建工農渠,英雄的鶴壁兒女以大無畏的精神,苦戰3年,書寫了一部重整山河的英雄史詩。
這項水利工程也造就了不少人才,湧現出許多感人的事跡。
當年在工農渠的建設工地上曾流行這樣一句話:“學習王懷瑞,幹活不覺累;學習王用堂,意志更堅強;學習胡愛梅,爭當女中魁。”
王運堂,鶴壁集鄉人,曾當過紅旗渠建設標兵。在工農渠大會戰期間,工程任務十分繁重,他親眼看到過這樣一幕:有一個人正端著碗吃飯,由於太困了,碗掉在了地上,飯沒吃完人已經睡著了。王運堂說,為了爭分奪秒完成工程計畫,他們有時用肩膀代替鑽頭支架進行作業,機器的震動和長時間站著打炮眼,累得汗流不止,但大家誰也不肯休息。
由10位姑娘組成的“鐵姑娘掘進隊”,打眼、放炮、運石料、背水泥、掄鐵錘,這些男同志乾的重體力活,她們照樣乾,並且幹得不比他們差。她們手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肩膀常常腫得像發麵餅,皮膚也被曬得黑里透紅。
在工農渠會戰時,沒有節假日,但人人都豪情滿懷地奮戰在建設第一線。

通水

1976年11月21日,工農渠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工農渠總乾渠自林州黃花營村築壩引水,穿山飛塹,環山開渠,全長90.53公里。規模較大的工程有渠首攔河壩、淇濱隧洞、英雄渡槽、雙塔隧洞、橫嶺隧洞、長虹渡槽、勝利渡槽、潘荒隧洞。

傳承

工農渠建成以來,我市的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建材、冶金、電子、輕紡、化工等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成為河南省北部重要的煤炭基地、火力發電基地和水泥生產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
30多年來,市工農渠管理處的幹部職工肩負著神聖的使命,紮實奮鬥在工作崗位上,他們以服務全市大項目建設、服務山區幾十萬人民民眾的用水安全為己任,積極投身於工農渠的管理和建設中。
現在,工農渠改變了以往人工報水的方法,採用現代辦公自動化和遠程監控進行報水,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曾經因為缺水而一度落伍的鶴壁,因為工農渠的建成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