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與工業人才》是潘光旦所著作品,出自於《潘光旦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工業教育與工業人才
- 作者:潘光旦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潘光旦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編者:呂文浩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022658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工業化是建國大計中一個最大的節目,維新以來,對國家前途有正確認識的人士,一向作此主張;晚近自抗戰以還,更自《中國之命運》一書發表以後,這種主張更有成為天經地義、家喻戶曉的趨勢。這是應當的。如果這種主張不成為國人上下日常信仰的一部分,前途便有推行不力與推行不廣的危險。
不過,認識與主張是一回事,推動與實行又是一回事。工業化的問題,真是千頭萬緒,決非立談之間可以解決,約而言之,這期間至少也有三四個大問題:一是資源的問題,二是資本的問題,三是人才的問題。而人才問題又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組織人才,一是技術人才。近代西洋從事於工業建設的人告訴中國,只靠技術人才,或只靠專家,是不足以成事的,組織人才的重要至少不在技術人才之下。中國號稱地大物博,但實際上工業的資源並不見得豐富。所以這方面的問題,就並不簡單。資本也談何容易?抗戰期間,英美要中國並肩作戰,在財力上已經幫了不少的忙,一旦抗戰結束,建國的大業真正開始,同盟國是否肯繼續的,以至於加強的,在這方面切實的資助中國,當然也是一個問題。不過以一個多年從事於教育事業的人所能感覺到的,終認為最深切的一些問題,還是在人才的供應一方面。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潘光旦(1899-1967),江蘇省寶山縣(今上海市寶山區)人。1922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學校後,旋即赴美留學,研習生物學,先後獲達特茅斯學院學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34年至1952年擔任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社會學系教授,期間曾兼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圖書部主任/圖書館館長、秘書長等職。1952年院系調整後擔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潘光旦在優生學、社會學、性心理學、民族學等學科領域有重要貢獻,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他對於中國的社會文化、民族特性以及政治局勢等都發表了大量獨到的分析和評論,並努力構建新人文思想的體系,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堪稱一位獨樹一幟的社會思想家。
編者簡介
呂文浩,1971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學史、社會思想史、社會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