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學季刊(廣州)》1935年2月28日創刊於廣州,季刊,屬於理工學科刊物,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編輯,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發行。該刊具體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35年2月28日第1卷第1期至1937年2月28日第3卷第1期等7期。
該刊的出版,有利於中山大學工學院的師生交流學術,探討學理,提高了該校的科研水平。發表在該刊上的文章,都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對當時我國工業技術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該刊對研究當時我國工學科研水平的發展狀況有一定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學季刊(廣州)
- 類別:理工學科刊物
- 創刊時間:1935年
- 出版周期:季刊
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刊登內容
該刊主要刊載有關工業學術的文章及工業訊息。封面刊名為鄒魯題寫,封面設計採用齒輪圖案,突出該刊的工學屬性,除中文刊名外,封面還印有英文刊名“Engineering Journal”,並印有英文日期和期刊號。該刊所涉及的工業類別十分廣泛,包括機械、動力、化學、鋼鐵、航空、交通等,如亞莫尼亞制酸法、U字L字及T字鐵之重心點、擴大器分類及其性能、水力發電、毒氣、道路弧線寬度、煤的分類、火力發電、陰極射線管、次要力、竹材的蒸解、海洋測探法、都市防空、制屏金屬、電化鐵路等。此外,該刊還對外國先進的工業技術和工學教育做出刊載,如世界大鐵橋、德國的電氣工學教育等。在該刊的附錄中,刊有《工學季刊編輯委員會章程》、《中大工學院課程表》、《本校工學院院務會議錄》,其中《工學季刊編輯委員會章程》共十一條,對該編委會的日常事項及工作準則做出登載;《本校工學院院務會議錄》,記載了院會的召開時間、地點、出席者、主席、討論事項。該刊最後還刊載該校工學院教師的最新著作。
文化傳統
《發刊詞》(蕭冠英)
現代文明,半導源於物質文明;而物質文明,主要乃由工業發展而來;故工業實為構成現代文明最重要之因素。
在昔封建時代,交通不便,國家局面,多成割據。迨產業革命後,工業發達交通機關,日新月異;高嶺重洋,瞬即飛渡;而軍事調遣,有疾風驟雨之勢!向之憑臨險阻,據地稱雄者,至此竟失其憑藉。由是一國中央之統治權力,逐漸增大,封建政權,一變而為中央集權制。故十八世紀後,中央集權制之能逐漸確立,交通機關發達實與有力焉。又如最近吾國以開路政策,進剿共區,因使積年屢攻不破之頑寇,崩潰西竄,益足以證明交通政策與國家統治關係之密切。然交通機關實為工業產物,即謂為工業之力,亦無不可。
由是以觀,無論從國家統治言,從國家財力言,從國民生活言,從戰時急迫需求言,皆有發展工業之必要。近年來我國外侮日亟,山河破碎,乞憐國聯,而國聯莫助。送媚英美,而英美不顧,四向呼號,絕少迴響。是知救國圖存之道,端賴己力,始克有濟,非諱言也。我國山脈綿亘,交通不便,在國家統治上,固宜發展工業,開闢交通路線。而在一九三六年世界危機前之今日,尤宜擴充工業,以實國防。
然工業之部門殊眾,將圖發展,其道何由?以技術幼稚,資本薄弱,如今日之我國,苟欲將工業一切部門發展之,姑無論有顧此失彼之嫌,抑亦事實上之所未許。故宜權衡緩急,擇要施行。在進行初步,其最重要而不可或缺者,約有下列數端:
積極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
實行改造國民經濟指導部門的機械工業。
積極創設動力的根據。
建設一般基礎工業。(如硫酸鹽三酸及鋼鐵等之製造)
廣泛推行化學工業。
最近中山大學新校落成,適本學院成立伊始,吾人既於物質設備,粗具規模;顧學術上之探討,尤為目前當務之急。同人等爰印行期刊,藉資觀摩,非敢語於述作,實亦拋磚引玉之意,俾本院員生得盡瘁於學術之鑽研,而完成建設新中國之使命,斯則同人等所馨香以祝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