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學公教學生季刊》1927年5月創刊於天津,季刊,由劉家駿編,天津工商大學公教學生季刊社出版。法文名為:Bulletin des Eleves Chretiens des Hautes Etudes。第二期後改名為《工商大學公教學生校刊》,停刊時間不詳。屬於教會學校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商大學公教學生季刊
- 語種:中文
- 主辦單位: 天津工商大學公教學生季刊社出版
- 創刊時間:1927年
- 出版周期:季刊
- 出版地:天津
人員編制,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主要撰稿人有郜華、周勛臣、英銳良等。
欄目方向
設有電影息消、校聞等欄目。
該刊物旨在“改善社會,正人心……在社會上作一個先鋒隊”,代表該校公教生的思想,“交換他們的意見”,“為公教人作一種指導的方針,為非公教人——在公教上——加一種了解”,主要為宣傳教義,傳遞教會活動訊息,但同時應注意其堅持反蘇俄、反共產主義的立場,維護舊制度。第一期有天津教區大主教和籍滿良司鐸用法文寫的序言。
曾載有《詠公教季刊出版詞》、《天津文主教的來函》等文章表達出了眾人對該刊物的期望;《在天津求學公教青年之危機》、《本校公教生與非公教生相處應具之態度》、《工商大學對於公教青年之希望》、《公教青年應注意的——愛》、《公教之教育問題》等文章注重宣傳宗教思想,同時期望公教青年們能改善社會的作用;《本校聖堂之內部》、《本校公教學生攝影》、《校舍前面全景》、《校舍西北角聖堂之大門》、《本校聖堂後部之音樂樓》等照片直觀的記錄了當時教會學校的場景。該刊物對於研究這一時期教會學校在中國的發展和其指導思想等方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化傳統
發刊辭(英銳良)
在任何刊物的第一期的第一頁上,總有一篇所謂編輯的一叚話,把出刊的宗旨,動機,……都說的清清楚楚;使讀者對於那刊物,更認識,更瞭然。
本刊的編輯早已“有言在先”了;所以在下亦不必再來饒舌;但是趁著它開市大吉的日子,聊為它念個喜歌吧!
說是慶賀亦可,說是讚揚亦可,說什麼都可;反正是從我肺腑出來的真心話!
這本小冊子——
為公教人作的,也是為非公教人作的;為校內同學作的,也是為外邊人作的;為公教人作一種指導的方針,為非公教人——在公教上——加一種了解;校內同學要擁護它,讚許它,外邊人要援助它,明了它,改革它的弊病,就是我們公教的福音,我們同學的福音,我們學校前途的光明,希望,進步……引我們到極樂的天國里去。
耶穌說:“收穫是很好的,可惜作工的人太少了。”
公教青年們!同學們!作工罷!
這本小冊子就是收穫的開始呢。(1927年第1期,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