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治壩位於日本櫪木縣鹽谷郡、利根川水系(Tonegawa)支流鬼怒川上。混凝土拋物線拱壩,最大壩高140m,水庫總庫容0.83億立方米。工程目的為防洪、保護東京地區約500平方公里免受洪水襲擊、兼有灌溉、城市供水和工業用水功能。1970年開工,1981年竣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川治壩
- 地理位置:位於日本櫪木縣鹽谷郡
- 最大壩高:140m
- 水庫總庫容:0.83億立方米
簡介,樞紐布置,工程施工,
簡介
壩址約100m範圍內兩岸河谷陡峭。高程590m以下,谷坡坡角約70°~80°以上,谷坡變緩。沿河階地上有數米厚的礫石層。河床為崩塌的塊石堆積。壩址基岩由凝灰角礫岩和閃長岩組成,兩者相互交疊。閃長岩主要分布在左岸,大部分閃長岩較完整,只在局部地區由於斷層錯動,節理髮育,較破碎。右岸谷坡為凝灰角礫岩,岩石明顯變質、破碎。壩區斷裂發育,大小斷層百條以上。影響大壩穩定的斷層主要有5條。兩岸岩石風化不深,一般只有數米。但斷層破碎帶和凝灰角礫岩與閃長岩的接觸帶常形成較深的風化帶。
經過試驗,岩體和斷層的變形模量分別採用為500~12000MPa和500MPa。
壩址流域面積32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6立方米/秒。有效庫容0.76億立方米。最高洪水位619m,正常水位616m,最低水位544m,壩頂高程619m。水庫工作深度72m。淤積庫容700萬立方米。
樞紐布置
樞紐建築物包括大壩、泄水建築物、取水建築物等。
大壩壩頂長320m,拱冠頂厚8m,底厚26m,拱端頂厚10m,底厚33m。壩體積65萬立方米。
泄水建築物包括泄洪孔和溢流堰。在高程559.48m(進口)設有2孔泄洪孔,泄流量400立方米/秒。底部放水孔中心高程525m,泄量30立方米/秒,用高壓滑動閘門操作。此外壩頂還有1個表面取水孔。
工程施工
採用1條直徑6m的隧洞導流。1974年開始基礎開挖,總開挖量108萬立方米。1977年開始澆築混凝土,使用20t纜索起重機運輸混凝土。拌和樓設3台3立方米拌和機。混凝土最大澆築強度為2300立方米/d。
壩基固結灌漿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灌漿深度根據開挖爆破引起的岩體鬆動深度確定,一般取鬆動深度的3倍,即灌漿深度為10m,孔距為3m,呈方格狀布置,如不足時,再打加密孔。 灌漿壓力第一階段為3kg/c㎡,第二階段為6kg/c㎡。第二次固結灌漿深度為20m,灌漿壓力更大,以充填基岩裂隙。
帷幕灌漿深度按壓力試驗結果確定,一般是河床部分為壩高的1倍,岸邊2/3壩高。斷層處以切斷斷層為宜。按3序孔施工,最小孔距1.5m。灌漿壓力最高達50kg/c㎡。
在斷層與拱推力相交部位和斷層出露部位除灌漿外,還對岩體進行預應力錨固。錨孔孔深24.6~75.6m,鋼筋束為4×Ф32mm,預應力為8~10t/㎡。表面混凝土錨定塊為0.6m寬,1.0m長,0.9m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