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康栒子(學名:Cotoneaster ambiguus Rehd. et Wils.)是薔薇科栒子屬的植物,落葉灌木,高達2米;枝條彎曲,小枝細瘦,灰褐色,幼時被糙伏毛,不久即脫落無毛或近無毛。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長於海拔1800-2900米的山地、半陽坡及稀疏林中。
此種和灰栒子很近似,唯後者葉片下面柔毛較少,花序具花2-5朵,花萼外面有較密柔毛,兩者可以區別。又和寶興栒子相比,後者葉片較寬大,長4-12厘米,上面具皺紋和泡狀隆起,花序較大,具花10-25朵,花萼外面具短柔毛。E. H. Wilson曾記中國甘肅南部有貝加爾栒子的記載。貝加爾栒子分布於於蘇聯貝加爾及阿爾泰邊區,形態與灰栒子甚為近似,其特點為葉片上面光亮無毛,下面具短柔毛,以後脫落近於無毛;萼筒無毛或具稀疏短柔毛;果實近球形或倒卵形,直徑8-10毫米,有3-4小核。據此特點與川康栒子很難區分,附志於此留待考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