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師範學堂

川南師範學堂,位於瀘縣,其前身為川南經緯學堂,是在維新運動推動下創辦起來的一所“新學”,全川把書院改為學堂的第一所學校,後改名川南師範學堂,是川南唯一的師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南師範學堂
  • 位置:瀘縣
清同治七年(1868)廢文昌宮建川南書院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改書院設川南經緯學堂,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更名川南師範學堂,是當時川南25縣共有且唯一的師範學堂,也是辛亥革命前後川南新青年學習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之地。
光緒二十八年(1902)川南經緯學堂改辦為川南師範學堂,校門正額由趙熙書題,校門鐫刻楹聯:合德智體而為士;通天地人之謂儒。此校為當時下川南道所轄瀘州、資州、敘州府、永寧州四屬二十五縣所共有,學生考送和經費籌辦均來自各縣,是川南唯一的師範學校。光緒二十九年(1903),水井溝新校舍落成,趙熙著文《川南學堂記》,記述校舍的建設情況、辦學宗旨等,全文如下:
光緒二十七年,善化沈君秉堃權瀘州,是時天子西巡未返。君急國之務,於是與州人中書高君楷商請永寧道,開建川南學堂,而推諸暨周君善培主其事。造士有程,簡不肖有律,本中國先王之典,參以外國今行之法,屹然眾志一新。乃舉州人羅君忠浩督構大廈,用白金五千有奇,嚴冬大暑之中,殫力庶務,八越月而工完。
嗚呼!群公百瘁而成此堂,所望川南人士,舉禮家三達德之要,師範方來,諸生必有深鑒於此旨者。天下大事,造士本於一鄉,敢質言以瞻千世。
——《趙熙集》(巴蜀書社)
20世紀30年代,川南師範學堂遷往原鹽道公署(今瀘州市委黨校地址),水井溝老校舍改辦為附屬國小,1957年遷去永豐橋,改名瀘州師範學校,幾經變遷,今為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