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提琴戲相傳源於清代中葉湖南嶽陽、臨湘一帶盛行的“小絲弦”(即今岳陽花鼓戲“琴腔”)之前身,岳陽一帶曾稱巴陵漢戲為“大絲弦”。據鄂南提琴戲老藝人許國楠、孟福昌等稱:清光緒中期(約1885~1889),湖南“小絲弦”藝人蔣傳玉、彭瑞生等曾率班到通城、崇陽演出,彭因散班而落戶崇陽授徒傳藝,當地始有提琴戲班。
清末,鄂南已有崇陽人閹雞、通城人李兆時等本地提琴戲藝人活動。又據調查,通城最早的本籍提琴戲班主李光旭,生於清同治年間,可見通城至遲在清末已始有提琴戲流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提琴戲在鄂東南一帶得到發展。1956年,老藝人許國楠等以傳統戲《菜園會》參加湖北省第一屆戲曲匯演大會獲得了好評。
1963年,在崇陽、通城兩縣文化館組織挖掘、整理的基礎上,湖北藝術學院採風組謝功成、童忠良、陳國權等,通過比較系統的蒐集、記錄和整理,編印了《提琴戲音樂》(油印本)。
20世紀60年代“文革”時期,提琴戲演出幾近絕跡。
1980年,崇陽、通城文化館相繼組建了半職業性的提琴戲劇團,並通過古裝戲《雙合蓮》、《黃金案》,現代戲《鬧瓜棚》、《山鄉女貨郎》、《鴨司令》等劇目的上演,對提琴戲傳統唱腔進行了革新嘗試。
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琴戲仍有半職業劇團和眾多業餘劇團活躍在鄂南城鄉。
文化特徵
曲調
提琴戲曲調有正調、哀調、夢調、西湖調、陰調、一字調、反十字調(打采調)等及各種花腔小調,曲調優美,旋律明快。
腳色行當
提琴戲腳色行當主要包括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閨門旦、婆旦和小丑,稱為“三生、四旦帶一醜”,其中丑角兼演搖旦和淨角,民間有“七緊八松”之說。武功戲較少,因而沒有專業武生行當。
樂器
提琴戲的主奏樂器為大筒胡琴,俗稱“提琴”,定2—6弦演奏,音色渾厚、相擴,而略帶沙音。伴奏旋律,既不是完全重複唱腔的曲調,也不是簡單的“加花”,而具例一有一定的獨立性。伴奏樂器有二胡、月琴、笛子、嗩吶等。打擊樂有鼓、板、鑼、鈸等,除用於配合演員的身段動作,渲染舞台氣氛外,還起著各類唱腔的連線、轉板、開唱、煞腔的作用。
板腔音樂
提琴戲的板腔音樂分為正腔和小調兩部分,正腔包括“正調”、“一字調”、“陰調”、“拖子”、“西湖調”、“反調”等曲調,均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提琴戲的演奏樂隊有文武場之別,原來由“上手”、“夾手”、“鼓手”、“小鑼”四人組成,“上手”擔任主要伴奏任務,拉第一把琴兼吹嗩吶;“夾手”輔助伴奏,拉第二把琴兼打鑼鼓;“鼓手”掌鼓板,兼打小鑼以外的所有打擊樂器;“小鑼”由學徒擔任,負責打小鑼和檢場。
代表劇目
截至2015年5月統計,提琴戲的傳統劇目有一百二十多個,家庭戲多,唱功戲多,武功戲較少。其大多取材於民間生活和神話傳說,如《七姐下凡》《母女討飯》《慈母淚》《三子爭父》《趕春桃》《雙合蓮》《張廣大上壽》《賣茂郎》《二姐下凡》《朱買程賣柴》《金釵冤》《韓湘子》等。
分布地區
提琴戲流行於湖北省東南部的崇陽、通城兩縣和蒲圻、鹹寧、通山等縣的部分地區,以及與之相毗鄰的湖南、江西兩省的部分地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提琴戲是中國戲曲苑囿中獨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具有地方戲曲史、民間音樂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提琴戲這株民間藝術奇葩紮根在鄂南山區這塊沃土之上,已越開越艷,璀燦奪目;業餘提琴戲劇團這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隊伍,為豐富和活躍鄂南山區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傳承人物
甘伯煉,男,漢族,1929年12月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琴戲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崇陽縣申報。
傳承現狀
提琴戲挖掘搶敷工作還不夠深入,雖然蒐集了一些資料,但大多沒有經過認真整理,沒有形成套完螫可保存的資料。
提琴戲研究和輔導工作仍有欠缺,沒有大膽的改革創新精神,提琴戲對外地人來說,一般難聽懂,難看懂。
提琴戲劇本創作改編上沒有下真功夫,提琴戲演唱的絕大多數是傳統的東西,甚至有不少精粕和污穢言語五是觀眾面不廣,提琴戲的觀眾大多是中老年人,而青年人則很少。
提琴戲純是民間劇團和農民演唱,他們的隨意性大,難以規範,傳播的地城狹窄,難以走出小天地。
保護措施
1985年,成立“崇陽縣提琴戲協會”,加大了對提琴戲的保護力度。
1998年,崇陽縣成立了“提琴戲發展基金會”,為提琴戲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2000年開始,崇陽縣財政撥專項資金兩萬元,用於提琴戲劇團演職員的培訓、保護和提琴戲的發展。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55年,崇陽縣文化館組織輔導的提琴戲《菜園會》參加湖北省戲劇會演。
2009年,新編提琴戲電視戲曲片《雙合蓮》先後兩次在中央電視台II頻道播出。
榮譽表彰
1999年,崇陽縣被湖北省文化廳命名為“湖北省民間藝術(提琴戲)之鄉”。
2000年,崇陽縣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提琴戲)之鄉”。
2008年,崇陽縣再次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09年,崇陽提琴戲獲得首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