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賢文化叢書:運河散語》一篇篇腳踏實地的文章都是陸雲松先生為崇賢文化這座塔樓新砌的又一磚又一瓦。全書分為運河散語、鄰里茶話、坊間明星、鄉府走筆、村野即景、水鄉人影六部分。重新拾起那散落民間的小故事、小調,拾起帶有時間印記的民間遊藝、民間技藝與民間風俗。
基本介紹
- 書名:崇賢文化叢書:運河散語
-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2頁
- 開本:32
- 作者:陸雲松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崇賢,有著悠久的水鄉文化、運河文化、繡花文化與藕荷文化。崇賢的文化猶如一顆璀璨明珠,為崇賢社會的發展增光添彩。崇賢文化散落在水鄉的各個角落,散落在崇賢人的口頭、筆頭與生活裡頭。陸雲松編著的《運河散語》重新拾起那散落民間的小故事、小調,拾起帶有時間印記的民間遊藝、民間技藝與民間風俗,其出版旨在帶領讀者穿過時光的長廊,回到幾十年前的水鄉崇賢,去聆聽崇賢過去的聲音,感悟崇賢過去的民間文化所蘊含的智慧。
圖書目錄
序彈琴的和打柴的——《崇賢文化叢書——運河散語》
第一章·運河散語
難忘遠途運銷
爺爺的土地觀
話說大紅袍荸薺
運河散語
鴨蘭薪火
大村徐家浜
第二章·鄰里茶話
農家土菜:我們需要原始美麗
農民姚干城和農業專家的距離
拯救水鄉
農民路
海瑞在淳安
阿貓阿狗
杭兒風
懷念老塘棲
我心目中的警察
爺爺教我釀米酒
城市與鄉村的距離
廣電三題
在《餘杭大地》的美好記憶
第三章·坊間明星
三官堂有個楊金根
蠶花阿嫂傅早生
鄭洪廣的人品賽苗品
對土地情有獨鐘的沈火明
雙溪茶人應水芝
果農忠良
傳承石文化的鐘惠民
漁老大謝月華
花農袁松林
七彩農民魯子法
豬倌沈玉林
何少文養野豬
種糧大戶王根法
金魚老闆黃宗偉
沈根松與康源農莊
董財富養有機豬
石門筍乾掌門人
吊瓜老闆葛建勝
根雕大師湯洪貴
周金河“樹蒲頭”里掏出“金元寶”
第四章·鄉府走筆
老鄉長
小唐
飲水思變
一杯清茶的魅力
書記請我們當書記
第五章·村野即景
花園村,一個不收門票的大花園
尋找石門筍乾的商道
百丈竹文化掃描
徑山名茶
塘棲枇杷
鸕鳥蜜梨
倉前掏羊鍋
茶經一卷樂農家
中泰苦竹
漫步九龍瀑
三白潭遐想
星橋小草成大業
做客秀水美地
前莊有機果
中泰憶茶香
喜聞梅鄉彩雞鳴
豬羊圈養在田頭
第六章·水鄉人影
他和他的“三家村”藕粉
崇賢紡機第一人
魅力來自何方
久病床前有孝媳
情意濃濃,碩果纍纍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傳承美德的女老闆
中強在強大
一路順風闖市場
頻頻書寫驚嘆號的人
全村人的好媳婦
第一章·運河散語
難忘遠途運銷
爺爺的土地觀
話說大紅袍荸薺
運河散語
鴨蘭薪火
大村徐家浜
第二章·鄰里茶話
農家土菜:我們需要原始美麗
農民姚干城和農業專家的距離
拯救水鄉
農民路
海瑞在淳安
阿貓阿狗
杭兒風
懷念老塘棲
我心目中的警察
爺爺教我釀米酒
城市與鄉村的距離
廣電三題
在《餘杭大地》的美好記憶
第三章·坊間明星
三官堂有個楊金根
蠶花阿嫂傅早生
鄭洪廣的人品賽苗品
對土地情有獨鐘的沈火明
雙溪茶人應水芝
果農忠良
傳承石文化的鐘惠民
漁老大謝月華
花農袁松林
七彩農民魯子法
豬倌沈玉林
何少文養野豬
種糧大戶王根法
金魚老闆黃宗偉
沈根松與康源農莊
董財富養有機豬
石門筍乾掌門人
吊瓜老闆葛建勝
根雕大師湯洪貴
周金河“樹蒲頭”里掏出“金元寶”
第四章·鄉府走筆
老鄉長
小唐
飲水思變
一杯清茶的魅力
書記請我們當書記
第五章·村野即景
花園村,一個不收門票的大花園
尋找石門筍乾的商道
百丈竹文化掃描
徑山名茶
塘棲枇杷
鸕鳥蜜梨
倉前掏羊鍋
茶經一卷樂農家
中泰苦竹
漫步九龍瀑
三白潭遐想
星橋小草成大業
做客秀水美地
前莊有機果
中泰憶茶香
喜聞梅鄉彩雞鳴
豬羊圈養在田頭
第六章·水鄉人影
他和他的“三家村”藕粉
崇賢紡機第一人
魅力來自何方
久病床前有孝媳
情意濃濃,碩果纍纍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傳承美德的女老闆
中強在強大
一路順風闖市場
頻頻書寫驚嘆號的人
全村人的好媳婦
序言
彈琴的和打柴的——《崇賢文化叢書——運河散語》 馬雲飛
這是一個流傳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俞伯牙擅長彈琴,在音律上的造詣已然爐火純青。有一次,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漢陽江口時,遇著風浪,就停船在一座小山腳下。到了晚上,風浪漸漸平息,雲開處只見皓月當空,江面開闊,一望無際。俞伯牙不由得來到船頭,調好弦正好音,撫琴彈奏起來。正當他專心於琴指之間、沉醉在樂曲的意境中時,卻猛然看到江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一個人,不由得吃了一驚,手指一亂,“啪”的一聲,琴弦頓時斷了一根。俞伯牙正自疑惑,就聽到那人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路過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停了下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瞧,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人,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能聽懂我的琴聲呢?”於是問道:“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連忙邀請他上船細談。接著俞伯牙又彈了幾曲,請打柴人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現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琴聲,表現的是無盡的流水。”
於是故事的兩個主角——彈琴的俞伯牙,打柴的鐘子期——相見恨晚,當下引為知己、結為兄弟。
我與陸雲松先生的相識,有點高山流水偶遇知音的味道。2011年的4月,陸老師送我一冊2006年出版的《運河邊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有了一次酣暢淋漓的閱讀經歷,連續幾個夜晚我如痴如醉地挑燈夜讀,在一篇篇短小的故事中遇見了一個又一個驚喜,發現了一處又一處寶藏。最後我不得不以一篇《讀故事,識崇賢》為自己的閱讀體驗作了一個小結。而這篇讀後感,也得到了陸老師的認可。在俞伯牙初遇鐘子期的兩千五百多年後,我們兩個崇賢人因《運河邊的故事》不期而遇,成為忘年之交。
但凡寫文章,總是要給人看的,正如彈琴的希望有人聆聽。世上的文章各式各樣、多如牛毛,但寫文章的人大抵都清楚自己的文章會有怎樣的讀者群。陸老師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崇賢人,出生、成長、工作、生活,都在崇賢;他又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對農村、農業、農人、農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情。所以他的文章,多半是以一個農家文化人的視角出發,去觀察、記錄和書寫,去講述發生在崇賢這方土地上的關於崇賢人的故事。正是這些文章的本土屬性,深深地吸引了我,激發了我閱讀的興趣,頒給了我陸雲松作品忠實讀者的身份認證。陸雲松作品何以讓我如此感動?是因為蘊藏其中的文化價值。崇賢建制歷史較短,自1935年,才有“崇賢”這個地名。可以說,陸雲松先生是崇賢文化的肇始人之一,是崇賢文化大樓為數不多的建築師之一。
崇賢有它自己的文化嗎?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或許多數80後、90後會一臉茫然,但是很幸運,陸雲松先生告訴我們,崇賢是有文化的。陸雲松先生的作品集不僅給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崇賢故事,帶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更可貴的是,陸雲松先生在數十年的筆耕過程中,注重資料收集、數據統計,並加以精梳細理、縱串橫聯,最終呈現了崇賢文化的基本脈絡和架構。換句話說,若不是陸雲。松先生數十年的辛勤筆耕,若沒有陸雲松作品,崇賢文化就會遜色許多。
文化是需要傳承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鄉村,都有它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但歷史和文化都需要傳承。沒有傳承,歷史就會斷裂;沒有傳承,文化就會散落。16世紀歐洲正處於地理大發現時期,由於西班牙人的占領、破壞和殺戮,悠久的美洲瑪雅文明史不幸中斷,輝煌的瑪雅文明從此塵封歷史長空,以至於今天人們來到尤卡坦半島、秘魯、叢林中的神廟和金字塔旁時,看到的只有一處處衰敗的廢墟。沒有文字記載,沒有人能夠完整地講述關於拉丁美洲古老印第安的故事。為此,作為一個崇賢人,我很感激陸雲松先生,是他通過數十年的探索,為崇賢梳理出文化的脈絡,並以一石一磚的方式為崇賢文化的塔樓築就了堅實穩固的基礎。
放眼全國或者全球格局,崇賢只是個小地方。但是誰說小地方就沒有大文化呢?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文化沒有那么勢利,文化講究的是實在。這不,陸老師的新作又要結集出版了。從《話說大紅袍荸薺》到《運河散語》,從《拯救水鄉》到《農家土菜:我們需要原始美麗》,一篇篇腳踏實地的文章都是陸雲松先生為崇賢文化這座塔樓新砌的又一磚又一瓦。如果說《運河邊的故事》成就了這座文化之樓的第一層,那么新作《運河散語》無疑將構成這座樓的第二層。
21世紀,地球已然處於“村時代”,崇賢人的足跡已經踏遍了全球的各個角落。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的崇賢不僅有彈琴的、打柴的,還出現了一位斫琴的。由此我們可以樂觀地相信,本土的崇賢琴聲必會傳得很遠,傳到地球村的各個角落。
2012年9月2日
於獨山閒雲居
這是一個流傳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俞伯牙擅長彈琴,在音律上的造詣已然爐火純青。有一次,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漢陽江口時,遇著風浪,就停船在一座小山腳下。到了晚上,風浪漸漸平息,雲開處只見皓月當空,江面開闊,一望無際。俞伯牙不由得來到船頭,調好弦正好音,撫琴彈奏起來。正當他專心於琴指之間、沉醉在樂曲的意境中時,卻猛然看到江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一個人,不由得吃了一驚,手指一亂,“啪”的一聲,琴弦頓時斷了一根。俞伯牙正自疑惑,就聽到那人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路過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停了下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瞧,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人,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能聽懂我的琴聲呢?”於是問道:“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連忙邀請他上船細談。接著俞伯牙又彈了幾曲,請打柴人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現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琴聲,表現的是無盡的流水。”
於是故事的兩個主角——彈琴的俞伯牙,打柴的鐘子期——相見恨晚,當下引為知己、結為兄弟。
我與陸雲松先生的相識,有點高山流水偶遇知音的味道。2011年的4月,陸老師送我一冊2006年出版的《運河邊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有了一次酣暢淋漓的閱讀經歷,連續幾個夜晚我如痴如醉地挑燈夜讀,在一篇篇短小的故事中遇見了一個又一個驚喜,發現了一處又一處寶藏。最後我不得不以一篇《讀故事,識崇賢》為自己的閱讀體驗作了一個小結。而這篇讀後感,也得到了陸老師的認可。在俞伯牙初遇鐘子期的兩千五百多年後,我們兩個崇賢人因《運河邊的故事》不期而遇,成為忘年之交。
但凡寫文章,總是要給人看的,正如彈琴的希望有人聆聽。世上的文章各式各樣、多如牛毛,但寫文章的人大抵都清楚自己的文章會有怎樣的讀者群。陸老師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崇賢人,出生、成長、工作、生活,都在崇賢;他又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對農村、農業、農人、農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情。所以他的文章,多半是以一個農家文化人的視角出發,去觀察、記錄和書寫,去講述發生在崇賢這方土地上的關於崇賢人的故事。正是這些文章的本土屬性,深深地吸引了我,激發了我閱讀的興趣,頒給了我陸雲松作品忠實讀者的身份認證。陸雲松作品何以讓我如此感動?是因為蘊藏其中的文化價值。崇賢建制歷史較短,自1935年,才有“崇賢”這個地名。可以說,陸雲松先生是崇賢文化的肇始人之一,是崇賢文化大樓為數不多的建築師之一。
崇賢有它自己的文化嗎?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或許多數80後、90後會一臉茫然,但是很幸運,陸雲松先生告訴我們,崇賢是有文化的。陸雲松先生的作品集不僅給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崇賢故事,帶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更可貴的是,陸雲松先生在數十年的筆耕過程中,注重資料收集、數據統計,並加以精梳細理、縱串橫聯,最終呈現了崇賢文化的基本脈絡和架構。換句話說,若不是陸雲。松先生數十年的辛勤筆耕,若沒有陸雲松作品,崇賢文化就會遜色許多。
文化是需要傳承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鄉村,都有它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但歷史和文化都需要傳承。沒有傳承,歷史就會斷裂;沒有傳承,文化就會散落。16世紀歐洲正處於地理大發現時期,由於西班牙人的占領、破壞和殺戮,悠久的美洲瑪雅文明史不幸中斷,輝煌的瑪雅文明從此塵封歷史長空,以至於今天人們來到尤卡坦半島、秘魯、叢林中的神廟和金字塔旁時,看到的只有一處處衰敗的廢墟。沒有文字記載,沒有人能夠完整地講述關於拉丁美洲古老印第安的故事。為此,作為一個崇賢人,我很感激陸雲松先生,是他通過數十年的探索,為崇賢梳理出文化的脈絡,並以一石一磚的方式為崇賢文化的塔樓築就了堅實穩固的基礎。
放眼全國或者全球格局,崇賢只是個小地方。但是誰說小地方就沒有大文化呢?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文化沒有那么勢利,文化講究的是實在。這不,陸老師的新作又要結集出版了。從《話說大紅袍荸薺》到《運河散語》,從《拯救水鄉》到《農家土菜:我們需要原始美麗》,一篇篇腳踏實地的文章都是陸雲松先生為崇賢文化這座塔樓新砌的又一磚又一瓦。如果說《運河邊的故事》成就了這座文化之樓的第一層,那么新作《運河散語》無疑將構成這座樓的第二層。
21世紀,地球已然處於“村時代”,崇賢人的足跡已經踏遍了全球的各個角落。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的崇賢不僅有彈琴的、打柴的,還出現了一位斫琴的。由此我們可以樂觀地相信,本土的崇賢琴聲必會傳得很遠,傳到地球村的各個角落。
2012年9月2日
於獨山閒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