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會堂寺始建。
明末,會堂寺毀。
清初,會堂寺移今址重建。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9年),康熙御賜匾額,改稱報國寺。
清同治五年(1866年),報國寺擴建。
後經多次維修,報國寺保存完好。
1986年,報國寺重建山門。
1993年,報國寺新建鐘樓、鼓樓、茶園、法物流通處。
建築格局
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是遊覽峨眉山的起點;也是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占地40000平方米,背靠青山,逐層高隆,布局規整,氣勢恢宏。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山門、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經閣等。殿堂周圍還有花影亭、七香軒、凝翠樓等。
報國寺紅牆圍繞,庭院式布局。南北中軸線上,依山面建,一重比一重高。建築股堂兩側有僧察客舍,周圍環燒著吟翠樓、待月山房,花影亭,七香軒等庭院園林建築,布局嚴謹;建築與其周圍自然環境的和遇相融恰到好處,建築與塑像,繪畫等藝術相互村托突出感染力;山門是峨眉山寺廟中最雄偉的。面闊五間,中間三間設門,形式對稱,正中一間突兒隆起,屋棉飛翹,兩側各問星格連問跌落,造型富有變化的立體輪廓進一步強調了軸線,山門屋頂形式,反映了古建築屋頂豐富變化的特點。中間屋檐下高懸的康熙御筆“報國寺”金字匾額。報國寺整體建築風格獨特,其造型、布局和色彩與其所在的自然環境和諧統一。
文物遺存
廟內所藏明代大瓷佛像、華嚴銅塔、嘉靖銅鐘,為寺中“三寶”。
華嚴銅塔銅塔通高7米,塔身分上、下兩部,每部鑄有樓閣七層。全塔共鑄《
華嚴經》一部,小佛像4700尊。
明嘉靖鑄造的蓮花銅鐘高2.8米,唇徑為2.4米,重12.5噸,鑄有晉、唐以後歷代帝王和高僧的名諱,以及《
阿含經》一部。人稱“天府鐘王”。現懸掛在聖積晚鐘亭內。
在七佛殿後,有一尊高達2.47米的大瓷佛像。佛像的底座上,有千葉蓮花圖案,佛身上披有千佛袈裟,體現了“一花一世界,千葉千如來”的佛教思想,為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 在江西景德鎮燒制。
在七佛殿中,還有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書寫的四幅《七佛偈》木條屏。
主要景點
報國寺山門對面的鳳凰堡上有“聖積晚鐘”亭,聖積銅鐘的鐘聲清越,遠播數里,迴蕩于山林曠野之間,使人頓忘俗念。“聖積晚鐘”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報國寺旁有兩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是峨眉山最古老的蕨類植物,距今約一億八千多年前中生代侏羅紀留存下來的木本蕨類,是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
峨眉山博物館位於報國寺鳳凰湖畔,是一個展示峨眉山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的博物館,被稱為“峨眉山百科全書”。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門票
報國寺為峨眉山免門票開放低山區。路線包括報國寺一伏虎寺一雷音寺一純陽殿一神水閣一中峰寺—五顯崗。(刷身份證過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