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峪文化

峙峪文化

峙峪文化,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1963年發現於山西省朔縣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同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掘。該文化以細小石製品為主要特徵。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距今28945±1370和28135±1330年(未經校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峙峪文化
  • 發現時間:1963年
  • 發現地點:山西省朔縣
  • 主要特徵:細小石製品
地層和年代,文化遺物和人類化石,學術地位,

地層和年代

北、西、南三面環山,東臨平原。地層層次清楚, 峙峪遺址位於桑乾河上游黑駝山東麓的峙峪河第2階地上,底部為二迭紀含煤地層,其上依次為晚更新世的砂礫層、文化層、白砂層及馬蘭黃土層。文化層中含有大量動物化石,其中滅絕種有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斑鬣狗等4種,占40%,現生種有6種,和薩拉烏蘇動物群的性質相近,時代早於山頂洞而晚於丁村。

文化遺物和人類化石

峙峪文化的石製品,共發現兩萬餘件。原料取自當地砂礫層中,有脈石英、石英岩、矽質灰岩、燧石和火成岩等。石核中常見有兩極石核和多面石核;石片分一般錘擊石片、兩極石片和小長石葉。峙峪人既沿用北京人文化的某些傳統技術,如用砸擊法生產兩極石核、兩極石片,還掌握了較進步的製作技術,如能用間接法打制小石葉。石器主要是小型的,大型石器極少,砍砸工具罕見。小型石器通常修制規整,以尖狀器、雕刻器和刮削器數量為多。刮削器形制複雜,有圓頭、盤狀、雙邊刃和單邊刃等類型。其他如扇形石核、斧形小石刀和石鏃,製作十分精緻,雖然數量不多,但在研究細石器工藝的發生上具有重要意義。石鏃的出現,表明當時人們已掌握了弓箭,狩獵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斧形小石刀的原料為半透明水晶,弧形刃口寬約3厘米,兩平肩之間有短柄狀突出,當是複合工具的刃部,鑲嵌在骨木把上使用,它顯示了峙峪文化的進步性質。在出土的文化遺物中有一件由一面穿孔而成的石墨裝飾品。此外,還發現一件骨制尖狀器和一些具有刻劃痕跡的骨片。峙峪是中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這類骨片最多的一處。與文化遺物一起,出土了一塊晚期智人的枕骨化石。自然環境 峙峪動物群中有蹄類所占比例最大,種類上占70%,數量占95%以上,包括典型的草原動物普氏野馬、野驢、普氏原羚、鵝喉羚、諾氏駝等。也有適於森林草原環境的馬鹿,或生活於灌木草原的河套大角鹿,此外還有鴕鳥等。動物群中,缺少典型的戈壁環境的種類和南方成員,推知峙峪人生活時期當地為草原地帶,有的地方夾雜著灌木林。總的來說年平均氣溫較為低且乾旱。在動物化石中,普氏野馬和野驢最多,兩者應是峙峪人狩獵的主要對象。當時人們已知根據獸類的生存情況,較集中地捕獲一、兩種動物,這反映了勞動技能的改進和狩獵水平的提高。
峙峪文化

學術地位

峙峪文化不論是時代、動物群所反映的自然環境,還是所包含的小石器的類型,都與薩拉烏蘇遺址相近,同小南海文化也有頗多共同的因素,如都有細小的石核、石葉、圓頭刮削器等。但較小南海文化為早,兩者之間應存在著啟承關係。有的學者在原有發現的基礎上,根據峙峪的材料,進一步明確提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存在著細小石器文化系統,其基本特徵,是用不規則小石片製作多種類型的細小石器,它至遲自舊石器時代早期北京人文化開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越來越發達,並成為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典型細石器工藝的先驅。而峙峪文化正是這一文化系統發展中的重要環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