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地形地貌,地質環境,氣候,資源,行政區劃,經濟,鄉鎮企業,衛生教育,旅遊,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地質環境
土壤植被修武縣岸上鄉土壤類型以棕壤和褐土兩大類為主,海拔800米以上多為棕壤,海拔800米以下多為褐土,土壤母質為石灰岩,土壤含有機質1.52%、氮0.08%、磷0.05%、速效鉀167ppm,土壤PH值7左右。植被主要有野皂角、荊條、白草、黃被草等。散生零星的喬木主要有側柏、黃楝等,次生林以櫟類和雜木為主。此外還有人工營造的防護林和以山楂、香椿、核桃、柿子等為主的經濟林,四旁樹以楊類為主,有少量泡桐。
氣候
修武縣岸上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冷少雪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272小時, 無霜期240天,年降水量500-700mm,且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資源
森林資源現狀
岸上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小鄉、林業大鄉,境內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公益林建設基地,全鄉林業用地總面積10.51萬畝,其中有林地1.5萬餘畝,疏林地0.75萬畝,灌木林地4.42萬畝,宜林荒山荒地3.03萬畝,宜林耕地0.8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6.6%。林業發展現狀岸上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林業工作,多年來,以太行山綠化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及名優經濟林基地建設項目為契機,狠抓荒山造林和名優經濟林基地建設工作。全鄉共發展退耕還林1880畝,退耕配套荒山5622畝,太行山綠化工程10000餘畝,建立以核桃、柿子、香椿等林果為主的名優經濟林觀光園區600餘畝,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自然景觀。
行政區劃
岸上鄉地處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部山區,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就位於該鄉境內,全鄉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541畝耕地,745戶、2869人。
片馬村 | 片馬村位於修武縣北部太行深山區,全村總面積8平方公里,6個自然村,33戶、110口人,耕地面積177.76畝。現有中共黨員12人、兩委幹部4人。 |
兵盤村 | 岸上鄉兵盤村位於鄉政府西南5公里處,總面積12餘平方公里,全村轄4個自然村,12戶、43口人,耕地面積49畝。現有中共黨員4人,兩委幹部3人。該村民眾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養殖業和種植業。 |
東嶺後村 | 東嶺後村位於岸上鄉西北部,距鄉政府47公里,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全村18戶、79口人,耕地面積165.57畝,2002年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貧困村。村里現有黨員4人,兩委幹部3人,能夠正常開展工作。 |
龍門村 | 岸上鄉龍門村位於修武縣太行深山區,全村總面積20平方公里,轄4個自然村,16戶、40口人,81畝耕地。現有中共黨員3人、兩委幹部3人。 |
紙坊溝村 | |
一斗水村 | 岸上鄉一斗水村位於修武縣北部太行深山區,總面積9.7平方公里,有3個自然村,55戶、211口人,耕地面積254.64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60元,屬省級貧困村。為了徹底改變山區貧窮落後的面貌,村兩委通過調查研究,因地制宜,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全面加快了山區民眾脫貧致富步伐。 |
西溝村 | 西溝村位於修武縣北部山區,距岸上鄉政府所在地西南3公里處,總面積11平方公里,轄5個自然村,108戶、340口人,耕地面積441.44畝,兩委幹部6人,中共黨員23人。該村緊緊抓住扶貧、交通等部門的優惠政策,極大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
橫河村 | 岸上鄉橫河村位於修武縣北部太行深山區,有3個自然村,11戶、40口人,兩委幹部4人,中共黨員4名,耕地面積78畝。村里開通了電話、安上了有線電視、安裝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拓寬了致富渠道,豐富了業餘文化生活,全面加快了村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
古洞窯村 | |
岸上村 | 岸上鄉岸上村位於修武縣北部山區,地處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境內,全村5個村民小組,215戶、840口人,兩委幹部9人,中共黨員41名,耕地面積655畝。 |
經濟
岸上鄉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部太行深山區,與山西省陵川縣毗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雲台山就在岸上鄉境內,全鄉轄10個行政區,48個自然村,2839口人,總面積92平方公里,2541畝耕地,林地面積104186畝,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小鄉、林業大鄉。該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大力發展以杏、桃、李、石榴、柿子、核桃為主的山區經濟林1500餘畝,退耕還林500畝,實施林草、林藥間作,種植牧草100畝,板藍根、二花、血參等藥材100餘畝,同時還試種山藥、雞頭參等土特產品。
岸上鄉古洞窯村位於修武縣北部山區、雲台山景區的入口處,全村轄4個自然村,250戶、1050口人,577畝耕地。為加快脫貧致富步伐,該村成立了特種野豬養殖合作社,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集中飼養特種野豬,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該項目採取鄉、村兩級爭取上級扶貧資金及民眾入股相結合的股份制方式運行,籌資24.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16萬、民眾股金2萬元、村集體6.5萬元)。專門制定了野養殖長遠發展規劃,新建養殖豬舍、完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結合實際情況,去年從武漢引進特種野豬30頭(其中小豬21頭、種豬9頭),發展100戶民眾入股,聘請2名專職飼養員進行集中飼養,統一組織防疫,確保養殖成活率。經過精心餵養,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已發展到野豬70頭。特種野豬肉質鮮嫩、野味濃郁,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高,屬綠色保健食品,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下步,將逐步擴大養殖規模,走養殖與深加工並舉的產業化道路,大力開發肉類及相關產品,打造特色、叫響品牌,帶動民眾共同致富。
岸上鄉充分發揮滿山野生連翹資源,與河南中醫學院聯合攻關,成功開發出了純天然的綠色藥食兩用產品--連翹茶.本產品外形綠、圓、細、直;湯淡綠;質純,有很強地觀賞性;味香醇、回味持久。具有清心明目、健腦提神、生津止渴、消炎避暑之功效,含有10多種健康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居家保健、饋贈賓朋的最佳禮品。為了推廣科研成果,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引進了一整套制茶設備,完善了領導和技術骨幹協同管理體系,可日產乾茶70-80斤。
岸上鄉逐步健全製作、精選、包裝、儲存、保鮮一整套科學管理機制,制出了連翹綠茶、連翹花茶、連翹蜜茶等三個系列十多個品種,豐富了旅遊產品市場,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提高了當地民眾的收入。連翹系列茶是科學工作者繼承和發展了茶文化的豐厚內涵而開發出的新品種,是保健的新起點,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綠化產品,它經濟價值高,發展前景廣,市場競賣力強。
鄉鎮企業
雲台山茱萸峰茶葉合作社 | 岸上鄉充分發揮滿山野生連翹資源,與河南中醫學院聯合攻關,成功開發出了純天然的綠色藥食兩用產品--連翹茶。本產品外形綠、圓、細、直;湯淡綠;質純,有很強地觀賞性;味香醇、回味持久。具有清心明目、健腦提神、生津止渴、消炎避暑之功效,含有10多種健康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居家保健、饋贈賓朋的最佳禮品。為了推廣科研成果,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今年又引進了一整套制茶設備,完善了領導和技術骨幹協同管理體系,可日產乾茶70-80斤。並逐步健全製作、精選、包裝、儲存、保鮮一整套科學管理機制,制出了連翹綠茶、連翹花茶、連翹蜜茶等三個系列十多個品種,豐富了旅遊產品市場,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提高了當地民眾的收入。連翹系列茶是科學工作者繼承和發展了茶文化的豐厚內涵而開發出的新品種,是保健的新起點,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綠化產品,它經濟價值高,發展前景廣,市場競賣力強。 |
紅石峽土特產合作社 | 紅石峽土特產合作社於2006年6月2日成立,經修武縣工商局註冊登記,註冊資金30萬元。入社社員52戶,社員入股資金總數6萬餘元,每股金額120元。合作社的主要業務是:各類食用菌菌種、生產原料和生產資金供應、技術諮詢和服務、產品種植、回收與銷售。合作社成立以來,輻射帶動周邊3個鄉鎮76個行政村1500餘個農戶。合作社辦公地點:修武縣岸上鄉岸上村。該社成立以來按照社員代表大會通過的章程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服務:統一技術培訓、統一菌種供應、統一生產資料、原料的採購與供應、統一收購、銷售產品。建社以來,做了如下幾項工作:統一制定了技術規程,列印成冊發給每個社員;統一購進了生產原料原子殼每噸便宜40元送到社員家中;統一購進了生產資料(塑膠袋)每公斤便宜0.5元銷售給社員;統一收購了產品每斤增收0.2元。社員們不同程度增收了200-500元,降低成本300-400元。合作社成立後,經過發起人推薦,社員大會通過,選舉產生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以及社會代表,並通過社員代表大會研究,成立了技術服務部、生產部、供銷部和財務部。 |
衛生教育
為了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戶民眾,岸上鄉籌資3000多萬元,用於改善民生。全鄉已實現了村村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遠程教育;在全市率先實現了中小學生費用全免,完善教育設施,讓廣大師生搬進了嶄新的教學辦公樓;95%的村民參加了新農合,可以就近到標準化鄉村衛生院和5個村級醫療衛生所看病,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大力實施古洞窯、龍門、片馬、西溝、兵盤、橫河六個村80戶、269口人的搬遷並村工作,讓這些民眾徹底走出了深山,過上了新生活。岸上鄉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村鎮,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校,被省愛衛會評為省級衛生鄉,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焦作市創建5A級旅遊景區工作先進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等。七月份,又接受了全國文明村鎮的驗收,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旅遊
岸上鄉境內擁有世界級風景名勝區雲台山,該鄉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積極引導廣大民眾大力發展旅遊服務業,建立了集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 服務區。全鄉已建起家庭賓館270餘家、經營飯店35戶、小商品零售攤點135家、土特產品經銷讓和便民服務超市21家,可同時容納9000餘人住宿、就餐,鄉旅遊服務業年收入可達1500餘萬元。旅遊服務業使全鄉上下尤其是岸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帶動了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全面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