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窯是陝西省的地名,1650年設立,1965年廢止,清初(約1650年)根據土岩內有一窯洞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窯
- 羅馬字母拼寫:Yányáo
- 設立年份:1650年
- 廢止年份:1965年
- 所屬地區:陝西省
岩窯是陝西省的地名,1650年設立,1965年廢止,清初(約1650年)根據土岩內有一窯洞得名。
岩窯是陝西省的地名,1650年設立,1965年廢止,清初(約1650年)根據土岩內有一窯洞得名。地名含義曾有居民居住在土岩的窯洞裡。1歷史沿革自清初得名以來,原住地居民遷張德友於1965年遷出後,村棄名存。1959年1月...
龍泉楓洞岩窯,元明瓷窯。窯址在浙江省龍泉縣小梅鎮大窯村北部約一千五百米的峽谷中。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發掘。出土瓷器有碗、盤、格盤、執壺、高足杯、爵杯、荷葉蓋罐、鳥食罐、爐、香熏、洗、福壽瓶、玉壺春瓶、梅瓶、花盆、缽、盅、筆架、筆筒、硯台、硯滴、碾缽、人物及動物塑像、燈、燭台、器座、器...
岩窯村 岩窯村,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曲峪鎮下轄村。岩窯村位於黃河岸邊,與曲峪鎮相連,交通便利。121戶。
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上下)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興盛於南宋至元初。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各地制瓷業的興起,龍泉窯逐漸衰落。清代中葉以後停燒,歷時七、八百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市博物館聯合對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進行了主動性的...
《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基本信息 集10年考古發掘之力,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考古成果出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青瓷博物館編著的《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一書,8月4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8月11日,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考古成果報告會暨《龍泉大窯楓洞岩窯...
《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出土瓷器》是2009年5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內容介紹 《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出土瓷器》共選取有代表性的瓷器220餘件,涵蓋了本次發掘出土瓷器的各個時段和主要器形。並刊發了四篇稿件,分別介紹了發掘概況、初步的分期成果、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龍泉窯瓷器的情況及...
岩窯窪 岩窯窪,該地名以建築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山上岩石之間窯洞較多,得名岩窯窪。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盂縣五區;1953年隸屬於下鶴山鄉;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撤銷鄉建制,隸屬英雄人民公社;1961年隸屬上社人民公社;1965年撤銷。
岩窯子 岩窯子是陝西省的地名,1996年設立,自認形成。歷史沿革 隨著城鎮化建設已消失。地名含義 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及當地居民得名 。
屬於這個窯群的主要有:寺河窯、窪村窯、艾曲窯、東交口窯、嶺後窯、崗莊窯、西村窯、礦山窯、恩村窯、焦作街窯、獅澗窯、李河窯、東孔莊窯、狼坡窯、上白作窯、定和窯、東於村窯、李封窯、店後窯、東王封窯兩王封窯、東張莊窯、寺後窯、許河窯、高窯河窯、洞灣害、打碑岩窯、高察察、北業窯、柏山...
但是,此時的滴水岩基本上還屬“溝”的範疇,並沒有成為街巷。動亂前夕的1965年,西山礦務局為方便這裡的職工上下班和當地居民的出入交通,在原山間小徑的故址之上,拓建道路,成形街巷。因其溝早年曾有一個小煤窯叫做滴水岩窯,故以窯名作街名,暫定為滴水岩街。十年動亂結束後的1978年,又在十多年前初拓街面...
岩窯稱“那羅延窯”,在峭壁之下,深、廣約幾十米,景色奇絕。辟支寺與那羅延窯一山之隔,掩映在層巒疊嶂、蒼松翠柏之中,周圍分布著岩洞、佛塔、瀑布、古樹、奇岩,還有宋代石刻“千聖同居土”等景點。天冠說法台為一天然巨石,在東源村天峰亭自然村,距辟支寺2公里。石台拔地而起,高百尺,寬數十丈,壁削...
—黃賓虹書畫精品返鄉展、“龍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龍化石”展、婺寶傳家——首屆百姓收藏大賽精品展、穿越七十萬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物特展、千杯萬盞——景德鎮、宜興、龍泉、婺州窯傳統工藝杯盞展、金華市博物館文化遺產與兒童水墨的故事、諸侯的禮樂——來自周王朝的青銅瑰寶、大明官器——龍泉大窯楓洞岩...
越窯的燒造地點,現已發現的有浙江餘姚上林湖木杓灣窯,鰲唇山窯,上沗湖窯,白洋湖窯等。紹興九岩窯和溫州西山窯,上虞百官鎮坳前山窯,都是越窯系統。唐代青瓷產地除越州外,還有浙江婺州金華窯、湖南嶽州窯頭山窯、江西景德鎮的湘湖、湖田窯,江西永和鎮吉安窯等等。邢窯 邢窯以素麵白瓷馳名,釉白而微閃...
景點順序為:⑴張家山古商道及黃河岸邊的奇石風光;⑵驚濤駭浪的大同磧及麒麟灘;⑶高家塔天然石碼頭及沙灘;⑷叢羅峪鎮寨上村的金鑾寶殿;⑸寨溝村的花石崖;⑹白道峪村的海枯石爛、沙灘、 99 孔半窯院、棗園;⑺岩窯村古渡碼頭、二龍戲珠、壁畫;⑻開陽沙灘(臨縣境內沿黃河最大的沙灘)、棗園;⑼開陽村的...
大窯楓洞岩窯遺址 大窯楓洞岩窯遺址,位於大窯龍泉窯遺址內,其燒成年代為元、明時期,出土的大量瓷器,為龍泉窯的分期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發掘共揭露房屋遺蹟6處,至少有7次疊壓打破關係的龍窯1處,轆轤坑2處,素燒爐1處,儲泥池2處,及與房子配套的卵石鋪的路面、排水設施等多處,尤其是窯爐北側的房子,有...
大魁率壯士數十人,殺出重圍。七月內,在宜川縣燕曲堡收集衝出部隊和甘肅饑民、散勇八、九百人,復被清軍擊敗。冬間,占領陝西保全縣老岩窯,又招集遊民、散勇數百,粼寨人民都蓄髮擁護太平天國。大軍編為五隊,每隊設一指揮、一將軍統帶,敢清軍進止為趨避,條忽狎至,展開游擊戰,敵人不能得其蹤跡。時...
從2006年9月14號開始,此次發掘已開展了4個多月,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07年1月19-20日,在龍泉市召開了龍泉窯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對楓洞岩窯址發掘清理的遺蹟和出土遺物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論證。此次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清理出了一些重要的遺蹟:計有窯爐遺蹟8座(包括龍窯和饅頭窯),房屋遺蹟6座,...
截至2011年末,曲峪鎮下轄後曲峪、前曲峪、岩窯上、白道峪、開陽、窯則窪、麻窪、李家溝、印斗峁、李家莊、前塔、劉家窪、後塔、樓則峁、青家塔、東坡上、西窪、劉家圪垛、高家窪、李家甲、郝家窪、武家窪、棗峁上、高家咀、韓家山、郭家窪、小甲頭、蒿局則、柏嶺上、曹家甲、棗莊、王圪堆、王家莊、...
第二節 明代浙江龍泉楓洞岩窯青瓷和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 一、明代浙江龍泉楓洞岩窯青瓷和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說明 二、明代浙江龍泉楓洞岩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 三、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 第八章 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第一節 龍泉窯系青瓷斑塊...
鈞瓷,河南省禹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鈞瓷始於唐、盛於宋,是中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並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生的窯變神奇而聞名於世。北宋徽宗時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區東北部設定官窯,為皇宮燒制貢瓷。因窯址鄰近古代春秋戰國的鈞台,故名為“鈞台窯”,簡稱“鈞窯”,所產瓷器即名“鈞瓷”...
56 山東青島搶救發掘西漢古窯群遺址 57 山東青島搶救發掘西漢木槨墓 58 江蘇邳州山頭漢代家族墓地考古獲重要成果 59 河北首次發現西漢集市遺址 60 山東煙臺搶救發掘兩漢墓葬 61 河北唐縣南固城墓地發掘 62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南、北釜山墓地文物保護工程 63 河北涿州發現東漢家族墓地 64 浙江發掘上虞尼姑婆山三國西晉...
入境後自新興岩窯村西北東南向流,於孟候原、豐原間南下,經洪水、岳村、馮村、樊家河、楊杜村、第伍村、於峪口出峪。出峪後繞魯橋鎮西,過坊南魏至吳家道,又西折過李凹村、窩橋馬村、李家莊,轉南至交龍堡(雙河口),同來自涇陽地界的冶峪水相匯後統稱清河;再繞西劉村東折過縣城,經臨履堡、李家橋、王店、趙...
袁大魁仍偕其死黨竄出,冬間逃至保全縣屬之老岩窯。其地絕險,有居民百餘戶,憑險結寨自保,回、土各匪頻年攻之未破。袁大魁偽為官軍糴糧者紿寨民,遂入據之,糾集游匪潰卒約數百,遍脅鄰寨土民千餘,皆蓄髮從賊,分為五隊,每隊一偽將軍、一指揮統之,瞰官軍進止為趨避,倏忽狎至,官軍不能得其...
2001年,增設陽泉、孫家圪塄、李家圪塄、楊家圪塄、牛家峁、張家墕、漢高、東棗林、雙葉子、岩窯、龍王山、柳家溝、鄭家溝、東苗家墕、東高家山、圪針灣、東棗窪、長墕堡、山劉家莊、山劉家溝、孟家墕21個行政村。2002年1月,村組撤併時,撤銷畔坡山、寺墕、秦家莊、姚家山、周家溝、周家墕、李家...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 能夠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點。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瀕危保護 狀況 陝北窯洞蒐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延安市委、市政府、寶塔區委、區...
劉德升 劉德升(1902年-1935年11月),男,陝西省榆林人,原劉岩窯村村委會村長。1935年11月在佳縣木瓜樹峁村犧牲。安葬在上高寨鄉劉家岩窯村小金巢灣。
核心區分為克虎杏林莊水蝕浮雕、曲峪開陽水蝕浮雕、曲峪岩窯上水蝕浮雕三段,長約10公里。天然水蝕浮雕成因分為:以水平展布的順地層層理髮展而成,形成窟窿的花體阿拉伯文狀為主要圖案,有多種龍形、蛙形浮雕;有以順垂直節理髮展而成直主圖案,以柵欄狀、廊柱狀為主,多侍女、佛龕浮雕。黃河砂岩奇石形成的機理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