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理論與實踐》在分析隧道工程建設與地下水環境相互作用關係的基礎上,系統總結了隧道涌(突)水來源識別技術與方法,構建了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指標體系,全面闡述了其評價標準和評價過程,同時以一岩溶長大隧道為例進行了實例研究與驗證。
基本介紹
- 書名: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理論與實踐
- 出版社:中國環境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作者:劉建 劉丹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11474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劉建等編的《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理論與實踐》共分6章。第1章簡要介紹了隧道工程和地下水分布及運動的特點,分析了隧道工程與地下水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總結了隧道湧水機理和預測方法;第2章針對隧道湧水來源識別,重點介紹了灰色關聯分析方法、人工神經網路方法、支持向量機方法和Bayes判別方法的原理與步驟,並以典型長大隧道湧水為例進行了套用;第3章在識別並總結隧道湧水的主要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建立了由自然地理、地質與水文地質和隧道工程三大子系統共同組成的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指標體系,並給出了各項指標的內涵和評價標準;第4章從指標預處理、權重確定和模糊綜合評價等方面全面闡述了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的評價過程與方法;第5章以墊江至鄰水高速公路銅鑼山岩溶長大隧道為例,評價了該隧道建設對區域地下水環境的影響,並結合隧道地區的現場調查和動態監測資料進行了綜合分析與論證;第6章構建了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保護技術體系,主要包括隧道選線期間的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估、隧道施工及運營期間的地下水動態監測和地下水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圖書目錄
第1章 隧道工程與地下水環境
1.1隧道工程及其特點
1.2地下水的分布與運動
1.2.1地下水的分布
1.2.2地下水的運動
1.3地下水對隧道工程建設的危害
1.3.1水岩相互作用導致圍岩力學性能降低
1.3.2侵蝕性地下水破壞隧道襯砌結構
1.3.3隧道涌(突)水威脅隧道施工和運營安全
1.4隧道建設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
1.5隧道湧水與預測
1.5.1隧道湧水機理及發生條件
1.5.2隧道湧水動態變化特點
1.5.3隧道湧水預測
第2章 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1概述
2.1.1水位和水溫法
2.1.2水化學分析方法
2.1.3同位素分析方法
2.1.4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2.1.5神經網路方法
2.1.6GIS理論分析方法
2.2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及其套用
2.2.1方法原理與計算步驟
2.2.2西康鐵路秦嶺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3人工神經網路方法及其套用
2.3.1方法原理與步驟
2.3.2墊鄰高速銅鑼山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4支持向量機學習方法及其套用
2.4.1方法原理與步驟
2.4.2達萬高速天平寨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5Bayes判別方法及其套用
2.5.1方法原理與步驟
2.5.2納黔高速敘嶺關隧道溶洞水來源識別
第3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指標體系
3.1環境效應
3.1.1環境效應的定義與分類
3.1.2環境水文地質作用
3.1.3地下水環境負效應
3.2指標體系
3.2.1指標體系的概念與分類
3.2.2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作用及方法
3.3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3.1基本思路
3.3.2指標選取
3.3.3指標體系構建與適用條件
3.3.4指標內涵說明
第4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方法
4.1評價過程
4.2評價指標的預處理
4.2.1評價指標類型的一致化
4.2.2量綱一化處理
4.3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4.3.1權重確定方法
4.3.2權重確定
4.4模糊綜合評價
4.4.1思路與原理
4.4.2數學模型與步驟
4.4.3隸屬函式
第5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實例
5.1工程概況及地質背景
5.1.1隧道工程概況
5.1.2隧址區地形、地貌特徵
5.1.3隧址區氣象、水文特徵
5.1.4隧址區地質、水文地質特徵
5.2地下水動態監測
5.2.1監測布點
5.2.2隧址區天然水水化學特徵
5.2.3隧址區天然水同位素特徵
5.2.4隧址區地下水動態變化特徵
5.3隧道工程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
5.3.1指標量化與預處理
5.3.2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
5.3.3評價結果分析論證
第6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保護技術體系
6.1研究現狀
6.2體系構建與套用
6.2.1總體思路及體系組成
6.2.2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估子系統
6.2.3地下水動態監測子系統
6.2.4地下水環境保護對策子系統
1.1隧道工程及其特點
1.2地下水的分布與運動
1.2.1地下水的分布
1.2.2地下水的運動
1.3地下水對隧道工程建設的危害
1.3.1水岩相互作用導致圍岩力學性能降低
1.3.2侵蝕性地下水破壞隧道襯砌結構
1.3.3隧道涌(突)水威脅隧道施工和運營安全
1.4隧道建設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
1.5隧道湧水與預測
1.5.1隧道湧水機理及發生條件
1.5.2隧道湧水動態變化特點
1.5.3隧道湧水預測
第2章 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1概述
2.1.1水位和水溫法
2.1.2水化學分析方法
2.1.3同位素分析方法
2.1.4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2.1.5神經網路方法
2.1.6GIS理論分析方法
2.2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及其套用
2.2.1方法原理與計算步驟
2.2.2西康鐵路秦嶺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3人工神經網路方法及其套用
2.3.1方法原理與步驟
2.3.2墊鄰高速銅鑼山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4支持向量機學習方法及其套用
2.4.1方法原理與步驟
2.4.2達萬高速天平寨隧道湧水來源識別
2.5Bayes判別方法及其套用
2.5.1方法原理與步驟
2.5.2納黔高速敘嶺關隧道溶洞水來源識別
第3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指標體系
3.1環境效應
3.1.1環境效應的定義與分類
3.1.2環境水文地質作用
3.1.3地下水環境負效應
3.2指標體系
3.2.1指標體系的概念與分類
3.2.2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作用及方法
3.3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3.1基本思路
3.3.2指標選取
3.3.3指標體系構建與適用條件
3.3.4指標內涵說明
第4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方法
4.1評價過程
4.2評價指標的預處理
4.2.1評價指標類型的一致化
4.2.2量綱一化處理
4.3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4.3.1權重確定方法
4.3.2權重確定
4.4模糊綜合評價
4.4.1思路與原理
4.4.2數學模型與步驟
4.4.3隸屬函式
第5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實例
5.1工程概況及地質背景
5.1.1隧道工程概況
5.1.2隧址區地形、地貌特徵
5.1.3隧址區氣象、水文特徵
5.1.4隧址區地質、水文地質特徵
5.2地下水動態監測
5.2.1監測布點
5.2.2隧址區天然水水化學特徵
5.2.3隧址區天然水同位素特徵
5.2.4隧址區地下水動態變化特徵
5.3隧道工程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
5.3.1指標量化與預處理
5.3.2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
5.3.3評價結果分析論證
第6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保護技術體系
6.1研究現狀
6.2體系構建與套用
6.2.1總體思路及體系組成
6.2.2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估子系統
6.2.3地下水動態監測子系統
6.2.4地下水環境保護對策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