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桑溝興橋
- 地理位置: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永樂街道德福村和貴州省習水縣醒民鎮馬蹄村交界處
- 保護級別:四川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所屬地區:中國四川省瀘州市
- 類型:木石混合橋
- 長度:6 m
- 寬度:1.3 m
- 起止位置:四川德付村、貴州馬蹄村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遺址特色,歷史文化,價值意義,文物保護,開發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岩桑溝興橋建設年代已不可考。
2022年2月,岩桑溝興橋開始升級改造。
2022年6月26日,岩桑溝興橋完成升級改造。
建築格局
岩桑溝興橋面呈東西向,為單孔平橋,橋長約6米,寬約1.3米,高約5米。
遺址特色
岩桑溝興橋為木石混合結構,橋跨用三塊長約6米的大方木搭建於兩岸石橋墩而成,橋面鋪築兩層石板。
歷史文化
- 歷史事件
據黨史和文物專家考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月29日,毛澤東在貴州土城一渡赤水後,經陶場壩、小天堂、馬蹄坳、汪家溝等地,到達岩桑溝,經過岩桑溝興橋,進入四川。
價值意義
岩桑溝興橋是座不起眼的小橋,但在長征歷史上卻具有重要的意義。站在新橋上看“興橋”,眼前仿佛又出現了紅軍入川時的那段烽火歲月。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是高質量建成“四渡赤水”紅色文化傳承帶的重要舉措。
岩桑溝興橋雖然是一座看起來沒有任何修飾、雕琢的不起眼的小橋,但它卻是中國革命的轉折之橋,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善於鬥爭”及時轉變作戰方式,以高度的“運動戰”創造以少勝多光輝戰績的典範之橋;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直接指揮,與國民黨40萬大軍進行殊死較量,書寫毛澤東同志一生得意之筆的得意之橋;是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喚醒赤水河兩岸人民踴躍參加紅軍隊伍,凝聚中國工農力量的凝心之橋;是革命先烈彰顯“核心有力、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人民至上、實事求是”精神力量的信念之橋。
文物保護
2010年,岩桑溝興橋被確立為瀘州市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12月,岩桑溝興橋公布為四川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8月,岩桑溝興橋被授予“瀘州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並授牌。
開發保護
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段)的重要承載區,古藺縣打造“四渡赤水”紅色文化傳承帶,岩桑溝興橋重建被列入。
截至2022年6月,岩桑溝興橋升級一期工程中,新建石拱橋已經完工;通景公路、新鋪設長征步道處於建設中;在二期項目中,紅色文化廣場、通景公路景觀花帶、紅色花田,紅色文化宣傳欄和導視系統處於規劃階段。
2023年4月28日,2023年古藺文旅成都推介會在成都舉行,發布岩桑溝興橋在內的紅色研學線路。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岩桑溝興橋起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永樂街道德付村孫家壩,止於貴州省習水縣醒民鎮馬蹄村。
德付村村民委員會
交通信息
從瀘州自駕抵達古藺縣,導航永樂街道德付村孫家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