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目標
總體目標:智慧型製造,引領製造未來。瞄準晉城市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堅定不移構建“1+5”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數字經濟蓄勢賦能,服務光機電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建設綠色轉型的示範城市的新要求。為打造晉城智慧型製造的新名片培養更多的智慧型製造專業人才。
教學目標:主動對接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升級的新需求,構建與智慧型製造產業標準銜接的套用型課程體系,實現套用型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職業化取向相一致。至2025年,著力打造《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機械設計》等校級精品課程,帶動專業課程建設。以精品課程打造為抓手,加強課程內容建設,深化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完善課程考核評價與質量評估機制,不斷最佳化課程體系。至2025年,建設具有區域發展優勢的套用型學科專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教研學一體化教學模式。
實驗室建設目標:基於現有實驗用房的實際情況和實驗室建設發展要求,擬至2025年建成自動控制綜合實驗室、信號分析與處理實驗室、電氣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科技創新實驗室,為畢業生技術技能訓練、綜合素質培養創造條件。
實踐教學目標:推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打造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提高各專業方向實踐教學學時不少於總學時學分的30%。按“基礎層次、綜合層次、創新層次”三大層次構建“遞進開放式”的實踐教學層次。搭建符合我校實際需要的實踐教學“五大平台”,即基礎實踐平台、校內實驗實訓平台、校外實習實訓平台、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平台、校企合作協同創新育人平台。加強學生“第二課堂”聯動,將校企合作育人、創新創業訓練與教育納入實踐教學。
人才培養目標:對接晉城市構建“1+5”現代產業體系的重點任務,結合智慧型製造產業新工科背景,對現有的智慧型製造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持續修訂,至2025年制定系統完備、科學可行、高效特色的智慧型製造工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至2025年初步構建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就業率、自主創業率和整體質量得到持續提升。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擬於2022年開始申請智慧型製造工程專業,並於2023年開始首屆招生。
2025年產生第一屆畢業生480餘名,符合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發展用人標準與要求,為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發展提供有生力量,可極大滿足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所對應人才需求。同時,所培養畢業生將立足晉城、服務山西、面向中原、輻射全國。
師資建設目標:為更好對接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和光機電產業發展,智慧型製造工程學院將聯合光機電工程學院、大數據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共同打造光機電產業學院,於2022年建設完成。
圍繞智慧型製造工程學院重點發展方向,至2025年引進博士15名,柔性引進若干名高層次人才(團隊)。圍繞博士和高層次人才(團隊)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培養方向,形成以科研帶動教學,教學促進科研的良好局面。
圍繞智慧型製造產業,每年對專職教師進行培訓,完善青年教師培訓體系,實現教師培訓的制度化、規範化、系統化。採取在職與脫產進修、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等多種途徑與方式,加強教師隊伍的能力建設。通過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協同打造一支師德優秀、能力出色、結構合理、總量適中、相對穩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科研目標:努力申報國家級科研項目,至2025年爭取實現0的突破;每年申報省級科研項目,力爭至2025年實現“保一爭二”的目標。縱、橫向科研經費逐年增長,至2025年科研經費總量達到300萬元。至2025年組建1個具有智慧型製造產業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每年發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論文2篇,省級及以上論文10篇,專利2項。
服務社會目標:結合晉城市智慧型製造產業發展方向,加強與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晉城市光機電產業研究院等企業的科研領域合作,形成項目聯合申報、優勢互補的科研新業態。校企雙方共享科研平台、加快智慧型製造科技成果轉化。以晉城市當地智慧型製造特色企業平台,服務晉城地方經濟,為地方政府提供諮詢服務,為企業提供培訓服務。
建設內容
根據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和晉城市“十四五”規劃檔案建設對智慧型製造產業集聚城市要求。未來將在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最佳化調整等方面進行重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