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3—2035年)

《山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3—2035年)》是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進一步提高山西省氣候風險防範和抵禦能力,高效統籌減緩與適應、發展與安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編制的方案。

2023年12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3—203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3—2035年)
  • 頒布時間:2023年12月29日
  • 發布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晉政辦發〔2023〕93號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晉政辦發〔2023〕93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山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3—2035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2月29日

內容全文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進一步提高我省氣候風險防範和抵禦能力,高效統籌減緩與適應、發展與安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編制本方案。本方案目標期到2035年,在具體實施中將根據形勢變化和工作需要適時調整。
一、基本形勢
(一)影響和風險
20世紀中葉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增速達0.15℃/10年,預計到本世紀中期,氣候系統的變暖仍將持續,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將不斷加劇。我國氣溫上升明顯,1951至2020年平均氣溫升溫速率達0.26℃/10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省自1961年以來,平均氣溫升溫速率高達0.30℃/10年,是全國增暖趨勢較為明顯的區域。
氣候變化已對我省自然生態系統帶來顯著影響和不確定性風險,並不斷向經濟社會系統蔓延滲透。洪澇、乾旱、局部暖乾化導致水資源安全風險明顯上升,植被帶分布北移,森林火險、荒漠化、水土流失風險增多;氣溫上升造成部分地區地表水面積銳減,地表旱化,濕地生態環境惡化,減弱了陸地生態系統自然恢復功能,生態系統穩定性面臨挑戰。整體變暖與局部小氣候交錯相互作用,冬小麥、小雜糧等農業氣候區劃、農業種植方式和作物布局改變,氣象災害和病蟲害防治難度增加;倒春寒頻發增加了林果產業生產不穩定性;極端寒潮威脅晉北牧業生產。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相關的健康風險增加,媒傳疾病增多,並可能誘發多種過敏性及慢性疾病,增大了兒童、孕婦、各類慢性疾病患者與老人等脆弱人群健康風險。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給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安全穩定性和可靠耐久性帶來挑戰,城市生命線系統運行、人居環境質量和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氣候變化對我省氣候敏感型產業帶來不利影響,能源生產、運輸和能源安全受到威脅,木製古建築和不可移動文物等氣候變化脆弱型旅遊資源受損嚴重。氣候變化引起的資源利用方式、環境容量和消費需求改變,對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還可能造成潛在影響。
未來,在全球氣候變暖和氣候系統不穩定變化背景下,山西省出現持續高溫、洪澇、季節性乾旱、低溫凍害、冰雹等極端氣候事件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加。隨著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帶來的嚴重不利影響不斷向經濟社會系統蔓延滲透,陸地生態系統、水資源、農業、人體健康、基礎設施、氣候敏感型產業和城市人居環境等領域受到不利影響的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
(二)現狀與成效
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持續完善。2011年以來,我省先後印發《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辦法》《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3—2020年)》,提出加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開展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和增強氣候變化適應性的目標。“十四五”我省相繼發布氣象、生態環境保護、水利、城鄉建設、交通、金融等相關政策檔案,也融入了適應氣候變化理念和要求,為我省進一步深化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奠定了基礎。
氣候監測預警水平不斷提高。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水平不斷增強,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氣象防災減災業務支撐平台,災害性天氣實現實況綜合監測和自動報警,氣象防災減災基礎數據實現綜合顯示和管理,預報預警服務產品實現快速製作和共享發布。氣象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氣象監測、預報、預警中得到初步套用,國家級氣象站觀測數據傳輸時效從分鐘級提高至秒級,強降水、強降溫和高溫等過程預測有序開展,汛期、盛夏、雨季進程監測一體化業務初步建立。
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逐步提升。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太行山、呂梁山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有序推進,“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農業灌溉工程、大水網骨幹工程和縣域小水網工程有序開展,水資源最佳化配置能力和水旱災害防禦能力進一步提升。綠色交通示範工程、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重點工程廣泛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氣候韌性有效增強。能源結構綠色轉變,光伏、風電等裝機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化進程加速發展,能源系統結構與布局的氣候適應性調整取得一定進展。
適應氣候變化意識日益增強。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人員能力建設培訓工作有序開展,取得積極成效。圍繞“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氣象科技活動周等重要時點,充分利用新媒體等宣傳推廣手段,多角度、多層面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公眾適應氣候變化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極端事件及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和客觀化氣候監測預測系統建設加速。溫室氣體監測評估、農業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等專項氣象服務逐步完善。覆蓋全省的生態遙感動態監測評估有序開展,環境氣象預報和評估能力不斷提升。重點區域關鍵季節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時效性不斷增強。人工影響天氣保障工程穩步建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三)機遇和挑戰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我省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對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的分析評估不足,對氣候變化直接和間接威脅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複雜性、廣域性和深遠性的認識亟待提升。二是適應氣候變化治理體系有待完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尚未全面納入相關部門和各級工作重點,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協作機制有待最佳化,還未完全形成“氣候系統觀測—影響風險評估—採取適應行動—行動效果評估”的閉環工作體系。三是適應氣候變化基礎性工作欠賬較多,相關理論研究與技術研發相對薄弱,知識和經驗供給仍不充分,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意識和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四是技術支撐體系仍有不足。溫室氣體觀測站網建設有待加速,未實現市級全覆蓋,各類先進氣象監測、預警、評估系統建設與適應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省市之間、地市之間已有的監測系統之間信息銜接、共享程度需要加強和整合,監測、預警效率和質量有待提升。五是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力度有待加強。生態系統氣候適應性、農業對暖乾化趨勢和季節性乾旱頻發的適應能力以及房屋、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氣候適應性和能源、旅遊等重點產業防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能力等亟需提升。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與安全,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堅持減緩和適應並重,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將適應氣候變化納入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進適應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自然生態系統、經濟社會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助力我省生態文明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作出山西貢獻。
(二)基本原則
主動適應,預防為主。充分認識強化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動投入、積極作為,利用有利因素、防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採取趨利避害的適應行動。堅持預防為主,堅持風險導向,樹立底線思維,提升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韌性,各領域規劃目標指標體系中要統籌考慮適應氣候變化因素,努力防範和化解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和風險。
科學適應,順應自然。科學評估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基於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因地制宜採取合理有效的適應舉措。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與適應氣候變化有機結合,通過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可持續管理,有效發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
系統適應,突出重點。將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關部署有機銜接,逐步形成全社會、各領域、各區域積極適應氣候變化的工作格局。聚焦氣候敏感脆弱領域和關鍵區域,重點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升重點領域和戰略區域適應氣候變化水平。
協同適應,聯動共治。堅持適應和減緩協同推進,優先採取具有減緩和適應協同效益的行動舉措。科學處理適應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資源型經濟轉型、國土空間布局最佳化之間的關係。統籌考慮全局和局部、中遠期和近期、發展與安全,強化協調聯動和資源共享,深化信息互通和交流互鑒,推動多主體參與,形成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合力。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能力持續增強,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評估水平有效提升,乾旱、洪澇、凍災等氣候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取得重大進展,各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有效開展,先進適應技術得到套用推廣,全社會自覺參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氛圍初步形成。
到2030年,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完善,氣候變化觀測預測、影響評估、風險管理體系基本形成,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全面開展,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脆弱性明顯降低,陸地生態系統、水資源、農業、人體健康、基礎設施、氣候敏感型產業和城市人居環境等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明顯提升,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理念廣泛普及,初步形成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氣候適應型社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到2035年,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大幅提升,氣候風險管理和防範體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氣候相關災害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得到廣泛套用,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三、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
(一)完善氣候變化觀測網路
建設多圈層多要素觀測網路。推動構建“地空天”一體化氣候觀測網,統籌開展氣象、水文、森林、草原、濕地、土壤、荒漠綜合調查監測。實施水文站提檔升級,推廣新型監測手段套用,擴大線上監測範圍,完善水文監測體系。最佳化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布局,推動建成全域覆蓋、全程貫通、韌性抗毀的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網路。(省氣象局、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省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縣政府需結合實際落實相關事項,以下不再一一列出)
加強自然生態系統氣象觀測。推動建設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開展氣象要素、輻射平衡、地—氣—碳—水循環綜合觀測。在“兩山七河一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地等重點區域,開展水土流失、植被覆蓋、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動態監測。(省生態環境廳、省氣象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省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細化經濟社會系統氣象觀測。最佳化調整農業氣象觀測站觀測任務,拓展小雜糧、冬小麥等特色農業適應性生產觀測任務。建立衛星遙感氣候適應型農業氣象作物監測評估業務,開展土壤水分、植被及物候自動觀測和農田漬澇災害監測。加強農業氣象標準化工作,鼓勵各級氣象部門針對各地特色和作物適應氣候變化需要,研究制定地方觀測標準。加強非農領域氣象觀測基礎能力。加大重點基礎設施、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旅遊景區、礦山區域、社區等的氣象觀測設施布局,積極開發相關領域氣象觀測產品與服務。(省氣象局負責)
(二)強化氣候變化預測預警
提高氣候預報預測水平。深化氣候系統多圈層、多時間尺度相互作用機理研究。加強天氣氣候數值預報產品解釋套用,開展精細化格線預報預測。構建年代際氣候預測系統,提高對未來10至30年的氣候預測水平。到2035年,形成以無縫隙、全覆蓋、智慧型數字為主要特徵的天氣氣候預報預測完整業務體系。(省氣象局、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預警。建設氣候變化風險早期預警平台和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提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預警準確率、精細度和提前量。實現提前1小時預警局地強天氣、提前1周預報災害性天氣,強化預警信息發布和風險防範。(省氣象局、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氣候變化風險評估
提升氣候變化評估基礎能力和水平。培育省級氣候觀象台,提升基本氣候變數觀測能力。建立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風險、氣候承載力評估指標體系,開展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歸因分析。提高氣候資源區劃和評估精細化水平。探索開展重大規劃、重大工程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強化溫室氣體監測評估工作,繼續完善溫室氣體觀測站網建設,補齊我省溫室氣體監測短板,開展全省碳源匯反演評估。(省氣象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敏感領域和重點區域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探索構建氣候變化對敏感領域、脆弱地區(災害多發區、礦山區域等)、重大工程的綜合評估方法體系。開展針對重點文物、地質災害易發點、重大基礎設施、重要敏感庫區的氣候承載力專項評估。開展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普查、區劃、監測和精細化評估。(省氣象局、省生態環境廳、省文旅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強化自然災害綜合治理。加強氣象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制度建設,強化綜合風險形勢會商研判,提升氣候災害易發區域的多災種、災害鏈綜合治理能力。改善城鄉防災基礎條件,提升基礎設施系統和基層防災能力及標準,加強城市災害綜合治理。(省應急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增強自然災害應急能力。立足“全災種、大應急”,提升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加強先進裝備配備,強化訓練演練,提高極端條件綜合救援能力。推動智慧型化防控技術套用,提升極端條件下抗損毀和恢復能力。(省應急廳、省消防救援總隊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1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工程項目推進碳中和目標下氣象監測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極端天氣黃土體災變防控技術裝備研發項目、適應氣候變化氣象保障建設項目等。
四、提升自然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一)水資源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嚴格落實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強化適應氣候變化節水約束性指標管理。開展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推進適水種植、量水生產,在蔬菜、果品等特色種植區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積極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嚴格控制生態脆弱、嚴重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區高耗水行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將系統性節水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推進城鎮節水改造。提升非常規水利用率,統籌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用於農業灌溉和生態景觀。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水意識。到2035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99億立方米以內。(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最佳化水資源配置格局。以《山西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為依據,加快推進大水網四大骨幹工程建成達效,以“三縱九橫”省級水網為骨架,紮實推進一批水網骨幹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省水資源空間布局,提高全省域水資源調配能力和應急供水能力。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鄉村水務供水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有序推進設區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城市多水源供水格局,實施供水管網城鄉一體化、向農村延伸等工程,提高應對特大幹旱、突發水安全事件的能力。(省水利廳、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全力推進以汾河為重點的“兩山七河一流域”、“五湖”、岩溶大泉、濕地水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著力保護水文化遺產資源,深入挖掘和弘揚傳統水文化的豐富內涵,保護弘揚黃河水文化,推進水利風景區建設。(省水利廳、省文旅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加強水旱災害防禦、旱情監測預警綜合平台建設,以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重點河段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和重點山洪溝道防洪治理等薄弱環節為重點,提高水旱災害防禦能力。進一步提升我省黃河幹流大北幹流、小北幹流、三門峽庫區和小浪底庫區段防洪體系。推動實施中小河流防汛抗旱水利提升治理項目。(省氣象局、省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水利智慧化建設。最佳化監測站網布局與建設,探索構建天空地水一體化水利透徹感知體系,全面加強河流湖泊、水資源、水利工程、水旱災害防禦等涉水信息監測能力建設。充分運用數字映射、數字孿生、仿真模擬等信息技術,積極發展“5G+智慧型+水務”模式,提高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和智慧型調度能力,實現科學治水和精準治水。對各主幹網路、壩庫網路系統及信息系統、工控系統進行網路安全建設、升級改造以及運維保障,加強水利網路安全能力建設。(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2水資源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強化“水源”保護,以水源置換、關井壓采等方式進一步推動以汾河谷地為中心的地下水位回升,加強岩溶大泉保護和修復。
加快“水權”改革,發揮全省水權分配與交易平台功效,推廣水權制度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探索開展水權收儲與處置、水權綠色金融。
補齊“水利”短板,以縣域為單元,以河流水係為脈絡,紮實開展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工作。以汾河和永定河生態保護修復為試點,積極推進水利投融資改革,探索更加符合山西實際的建管模式。
建強“水工”系統,試點並推行取水許可電子執照的套用。進一步提升污染源自動監控水平,規範排污單位和工業園區污染源自行監測監控,實施污染防治設施線上視頻監控試點,避免水質性缺水。建立完善汾河流域水生態流量調度和監管機制,開展水生態流量監測預警試點。
夯實“水務”管理,推動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在水資源匱乏的市縣,開展非常規水利用試點,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工業廢水近零排放及資源化利用試點,開展礦井水綜合利用試點示範。以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為突破口,推動建設一批再生水利用試點示範。
(二)陸地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加強典型生態系統保護與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構築黃河流域生態防護屏障、環京津冀生態安全螢幕障、中條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屏障三大生態屏障帶。因地制宜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重點治理水土流失和降低土壤侵蝕。實施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保護生態資源安全。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預防土地沙化,科學推進防沙治沙區域沙化土地治理,積極申報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提升沙塵暴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報送、決策指揮、災情評估等沙塵暴應急監測能力。堅持以水定綠,工程、生物、保護措施結合,喬灌草立體配置,綜合治理。加強未成林管護和國家儲備林建設,對新造幼林地進行封山育林,推動造林綠化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升林草災害預警、防禦與治理能力。堅持預防為主,加強與應急、公安、氣象等部門協調配合,共建森林草原防滅火一體化體系。著力提升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完善林草有害生物災害防控體系,組織開展全省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提高公眾防範意識,維護全省自然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統籌最佳化現有自然保護地布局,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管理和監督制度,積極推進自然保護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提升自然生態空間承載力。分區分類開展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建立各類各級自然保護地監測網路體系,確保我省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得到系統性保護。建設珍稀瀕危植物種質基因庫,堅持生境保護、物種保護、生物遺傳資源保護有機結合,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立完善陸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監管體系。加強自然保護地、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脆弱區的監管,加強陸地生態資源分級管理,突出保護重點,依法合理利用。加大永久性生態公益林林地、林木資源保護力度,運用遠程監控、無人機等裝備和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資料庫等技術,提升智慧型化管理水平。健全森林管護責任制,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嚴格執行《山西省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和管理,強化執法監督,深入開展打擊涉林草違法專項行動,完善林草執法監督制度體系。(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3陸地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山西省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黃土高原科學綠化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淤地壩遠程監視預警試點、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草原生態修復治理、人工種草生態修復、黃河流域草地植被恢復和草地改良,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五、提升經濟社會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一)農業與糧食安全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最佳化農業氣候資源利用格局。精細化農業氣候資源區劃,聚焦穩糧保供,結合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優勢區,調整最佳化農業種養結構、生產規模和農產品貿易格局。適應性調整晉南、晉中、晉北的作物品種和播期,以及耕作、施肥、施藥等田間作業,有效調整農業病蟲害防治部署。因地制宜開展生態循環農業模式,選擇高附加值經濟作物開展氣候友好型低碳優質農產品認證試點,提升具有地域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潛力,依託特色氣候資源,堅定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省農業農村廳、省氣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完善農業減災工作體系。加強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農業農村氣象監測站網,開展農村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區劃,完善農業防災減災合作機制、農業天氣預報、農業氣象災害評估指標體系等。加強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平台建設,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推動實施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加強旱澇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和農業生產防災救災保障。(省氣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增強農業領域氣候韌性。加快構建現代科學施肥技術體系、管理體系和制度體系,套用多元肥料替代單質肥料、有機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機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大力推廣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融合發展。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不斷完善農業種質資源收集保護,有效保護珍稀、瀕危、特優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山區立體農業,打造氣候智慧型農業。(省農業農村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立適應氣候變化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持永久基本農田主要用於糧食生產,改造提升一批已建高標準農田,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最佳化結構布局,因地制宜發展各類型的標準化糧食生產基地,鞏固提升優勢產區。依託優勢科技資源,推進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強化農田水分高效利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輪作休耕、減肥減藥、綠色防控等生產環節的技術研發,推廣間作套作、秸稈覆蓋、全膜雙壟溝播、膜側播種等廣適性技術。不斷完善農業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搭建農業大災風險數據共享平台,建立健全農業大災風險防範和預警機制,打通農業保險“最後一公里”。(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4農業與糧食安全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農村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項目,保護性耕作工程項目,耕地輪作試點項目,省級政策性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和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試點項目,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建設項目,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試點建設項目,購買式造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機制建設,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
(二)健康與公共衛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開展氣候變化健康風險和適應能力評估。研究制定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方案和指南,建立全面性、經常性評估機制,有效釐清和識彆氣候變化健康風險及脆弱人群。基於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結果,充分考慮各地區氣候特徵和脆弱人群健康風險暴露水平,開展醫療衛生系統及重點脆弱人群適應氣候變化能力評估。(省衛健委、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氣候敏感疾病的監測預警及防控。加強部門聯動和數據共享,充分整合利用新技術,完善氣候敏感疾病監測網路和數據報告系統,有效提升鼠疫、乙腦等重點傳染病監測和預警能力,加強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非傳染病的監測與防控。加強對氣候敏感疾病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健康風險的防控規劃,制定應急預案、應急救治管理辦法,提高衛生應急能力。堅持以人為本,提高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環境下作業的勞動防護標準,有效控制熱射病等發病率。(省衛健委、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升暴露人群和脆弱人群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開展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健康風險的宣傳教育,提高兒童、孕婦、各類慢性疾病患者、65歲以上老人等脆弱人群的風險防護能力。加強對高溫、大風、低溫等極端天氣的監測和預警能力,對農業、建築等高溫暴露度較大的職業做高溫預防和其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增強對於山區山體滑坡和土石流等災害的預警和應急能力,降低農村人群在極端氣候事件下的暴露度。增強重大氣象災情安置能力,強化臨時安置區的消毒防疫工作和飲水質量保障。加大城市電路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堅決防範極端降水漫水漏電造成的人身傷害。(省衛健委、省應急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專欄5健康與公共衛生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136”興醫工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專科聯盟和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名中醫和基層中醫館建設、國家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試點省建設、國家級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
(三)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加強基礎設施氣候風險管理。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動建設“實時監測—信息傳遞—風險評估—動態調度—效果分析”的全鏈條風險管理體系。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重大工程氣候變化影響監測和風險預警,有效監控薄弱環節和各類風險點,動態評估風險等級與強度。針對山西省滑坡、土石流等災害發生風險增大、災害損失增加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系統、災害應急回響系統、防治災害信息化等系統建設為重點,推廣防禦極端天氣事件應急系統建設的經驗。(省應急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基礎設施氣候韌性建設。在交通強國試點建設中考慮氣候變化因素,按照氣候適應性原則最佳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加強能源基礎設施正常運行保障,提高耐受積雪、暴雨、高溫、洪澇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能力。通過“能源+氣象”信息深度融合,提升能源供應安全保障水平。加強供電、供熱、供水、通信、排水等城鄉生命線系統建設,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建造、運行和維護技術標準,保障設施在極端天氣氣候條件下平穩安全運行。(省交通廳、省能源局、省氣象局、省住建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突破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關鍵適應技術。重點研發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氣候影響監測和風險預警技術,提高監測預警能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保護與恢復、公路揚塵污染治理、柴油貨車深度治理,有效提高交通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水利基礎設施領域充分運用數字映射、數字孿生、仿真模擬等信息技術,提高極端天氣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積極開展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智慧水利等氣候適應性關鍵技術研究。積極發展高效、高值、清潔利用技術和可再生資源的清潔低成本利用技術。開展太陽能、風能資源開發潛力精細化評估,最佳化開發布局,加強極端天氣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與電力系統安全防護。(省科技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6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太原市智慧型交通試點,陽泉市交通強國試點,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零碳建築試點,城鎮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電網友好型建築建設,建築用電設備智慧型群控技術、“光儲直柔”技術等為特徵的新型建築電力系統,太陽能、地熱能、低品位餘熱等清潔能源建築高效利用技術。
(四)城市與人居環境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調整最佳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推進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增強城市排澇能力。系統化全域推進全省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提高城市雨水管理能力,緩解城市內澇,使城市在適應氣候變化、抵禦暴雨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和“韌性”。進一步加強城區河道網路建設,沿河增綠,充分發揮城區河道對“熱島”效應的疏散作用和汛期泄洪功能。(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推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融入氣候適應型改造內容。加大老舊供熱設施、管網改造力度,加大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在城市供熱取暖上的套用。強化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碳減排措施,減少基礎設施碳排放。增強交通工具、公交站台、軌道交通、停車場對大風、高溫、暴雨、內澇等的防護能力。鼓勵各設區市積極申報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探索打造省級氣候適應型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將氣候適應性原則納入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在智慧生活、智慧生產、智慧治理、智慧生態四大領域考慮氣候變化因素。(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城市適應氣候重點環節管理。建立城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機制,發展精細化氣象災害預警預報體系,提高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服務水平和應急處置的智慧型分析研判能力。建設源頭減排、蓄排結合、排澇除險、超標應急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堅持城市防洪與內澇治理並重、生態措施與工程措施並舉,拓展蓄滯洪空間、改造管網泵站、打通排澇通道、構建城市健康水循環體系,整體提升城市內澇治理水平。加強供水管網漏損檢查和改造。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老舊樓宇、建設工地、窨井蓋、橋樑、地下空間等承災體危險源的動態監控、風險排查和隱患治理。(省氣象局、省住建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7城市與人居環境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氣候適應型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示範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示範,氣候敏感脆弱領域、區域和人群的適應能力提升工程。
(五)氣候敏感產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1.能源產業適應氣候變化重點任務。
提高能源行業氣候韌性。重點針對高溫、冰凍、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開展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輸儲、利用的影響及風險評估。加快建設可再生能源存儲調節設施,強化多元化智慧型化電網基礎設施支撐,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適應能力。加強氣候變化對能源供需影響監測,強化智慧型電網套用以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用電峰谷波動。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輸配電系統保護和應急調度,強化電力設備監測和巡視維護,推動儲能、智慧型電網和數位化等技術套用,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電力基礎設施安全風險預測預警、防禦應對和快速恢復能力。(省能源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能源生產安全防護工作。加大煤礦礦區和地下巷道氣象隱患排查力度,加大對存在氣象災害隱患區域煤礦的整改力度,強化大型煤礦通風、排水設施建設,加強高溫天氣瓦斯溢出安全隱患排查。探索改進能源設施防護標準和能源應急儲備,提升能源設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適應性。(省應急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8能源行業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太陽能資源開發潛力精細化評估工程,高爐煤氣精脫硫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煤基煙氣脫硝廢催化劑分級分質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光伏發電和抽水蓄能項目,風電、地熱能和生物質能項目,能源網際網路試點。
2.旅遊產業適應氣候變化重點任務。
提升旅遊氣象觀測和災害預警水平。加強旅遊區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及時排查旅遊景區特別是自然地質類旅遊景區的氣象地質災害風險。加大旅遊氣象服務發展力度,最佳化旅遊景區氣象監測設施布局,推進旅遊氣象災害信息、預警信息發布及時化,提升旅遊氣象服務精細化、專業化水平。(省文旅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景區極端天氣事件處置能力。建立完善旅遊景區氣象地質災害防治建設標準,加大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戶外旅遊區域應恰當選址,建設防寒、防山洪應急場所。建立完善景區極端天氣救援保護回響機制,組建相關應急力量,制定極端氣候事件引導疏散應急預案,增強景區極端氣候事件災害處置能力。加大景區工作人員氣象災害防範處置能力培訓,增強景區第一時間發現、排查、處置災情險情的基本能力。(省文旅廳、省氣象局、省應急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旅遊資源氣候適應性保護。加強氣候變化對旅遊資源影響的技術性評估工作,確定應採取的搶救與保護措施,實施氣候適應性保護。加強雲岡石窟、應縣木塔、懸空寺、晉商大院等所在地區的空氣濕度、酸度監測,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提高對應縣木塔、鸛雀樓等木質古建築的防火、防蟲和防腐能力。高標準配備氣候災害防範設備,做好應急準備工作。(省文旅廳、省氣象局、省文物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發展氣候適應型旅遊產業。趨利避害、因地制宜,開發避暑旅遊、康養旅遊,推進“中國天然氧吧”“避暑旅遊目的地”申報。根據物候、氣象景觀、通達條件、氣候引起的市場需求變化,調整旅遊活動時空布局與內容。發揮山西文化底蘊資源的氣候敏感度較低優勢,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產業,推廣山西民歌、戲曲、話劇和實景表演等。適度開發夜間游、室內游新業態,加強戶外景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夏季消暑設施建設,提升戶外旅遊景區通達性和遊客旅遊舒適度。(省文旅廳、省交通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構建“一小時交通康養都市圈”,打造大同—朔州、長治—晉城2個康養產業片區,培育多個康養產業支撐點,重點培育依託太行山的生態旅居康養基地、依託道地中藥材資源的中醫藥康養基地、依託黃河一號公路的體育健身康養基地、依託忻州小雜糧的健康食品康養基地、依託晉中大院文化的旅居康養基地等多個支撐點。依託太行山高山森林及峽谷、晉北高原氣候生態環境,拓展核心景區周邊避暑康養功能,優先發展避暑康養。依託忻州、大同、陽泉、運城等溫泉富集資源,推動忻州奇村、頓村、合索溫泉和大同湯頭孤山溫泉、陽泉梁家寨溫泉、襄汾燕村荷花園溫泉、曲沃太子灘溫泉、運城春燕山溫泉等溫泉集中區建設溫泉康養小鎮,最佳化提升溫泉康養,大力推進運動康養,著力推動中醫藥康養。(省文旅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專欄9旅遊行業適應氣候變化工程項目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國家及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國家級文物活化利用試點、氣候適應型文旅項目。
六、構建適應氣候變化區域格局
(一)構建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土空間
統籌考慮自然資源分布、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氣候適應能力,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充分考慮氣候要素,加強氣候資源條件、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科學有序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嚴守耕地紅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國家下達目標,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於3.4萬平方公里。持續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試點,科學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加強氣候影響、災害綜合風險評估信息與國土空間信息融合,豐富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全面提升不同主體功能區的適應能力,保障國土空間安全。城鎮空間以降低人口、社會經濟和基礎設施的氣候風險為重點,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提升城市氣候風險防控能力。農業空間以增強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為重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應。生態空間以保護生態環境、增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產品供給為重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晉北地區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升種植業在夏季乾旱頻發、春秋氣候不穩定下的適應性。推進晉北山區農業氣候區劃精細化工作,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強大秋作物防霜防凍措施。推進乾旱地區牧業可持續發展。加強晉北農牧交錯地帶牧業規範化、現代化發展,強化牲畜飲水保障能力和越冬飼草儲備,加大人工草地培植力度,增加圈舍通風性能和保暖性能,選育高原耐寒品種和抗病畜種,推廣季節性放牧、劃區輪牧等科學的畜牧業生產方式。增強幹旱地區水資源保障能力。開展重點水源地生態治理,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加大季節性儲水水利設施建設,避免水質性缺水;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開展重點區域生態治理和保護工程。推進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強化黃土丘陵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加大區域植被恢復和生態治理力度,提升防風控沙能力。加強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和能源保障能力。加大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增強冬季採暖需能等重點時段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區域旅遊業乾旱氣候適應能力。加強應縣木塔、懸空寺、大同市內寺廟群等傳統木質建築防火、防雨水工作,加強雲岡石窟等大型室外文物的防沙塵、防暴曬、防雨水設施建設,提升夏季旅遊舒適度,提升旅遊通達性。(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晉中地區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增強氣候過渡區域農業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推動冬小麥種植帶適度向北推進,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充分利用暖冬條件下積溫條件改善,發展設施農業,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精細化山區農業氣候區劃,加強果木經濟的霜凍災害防控;對黃土高原林分、密度、造林樹種與栽植技術進行氣候適應性調整;適度減少花期較早果木種植比例,避免早春凍害絕收。強化流域生態治理、水質提升和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重點河段水質治理,強化工業企業排污管理和污水處理能力,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加強地下水資源水量水質保護,多措並舉建設節水型社會。(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加大生態脆弱區域植被恢復和保護力度。加大黃土塬、黃土丘陵帶生態恢復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強全域森林火險和病蟲害防控力度,開展生物多樣性氣候適應性保護。加強旅遊資源保護,開發氣候適應型旅遊產品。加大晉商傳統院落、平遙古城等建築防風化保護力度,注重建築夏季除草、除蘚和日常防火工作;大力發展室內文化體驗旅遊項目、夜間觀賞消費類旅遊項目、夏季消暑類旅遊項目。多渠道降低脆弱人群氣候風險。提升預警信息的人群針對性,做好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和地質災害排查,加大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自我保護技能科普宣傳力度。(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晉南地區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升農業對暖乾化氣候趨勢的適應能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農田水利建設,加快糧食主產區和重點灌區節水農業改造,加大農田微型水利工程建設,精細化晉南山區農業氣候區劃,因地制宜發展林果、小雜糧、中藥材農業經濟,針對性防止春季倒春寒、夏季卡脖旱及高溫熱害,加大農業病蟲害防治力度。推進水源涵養地生態保護工程、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和重點河段水質提升工程,加大區域內企業排污和生活污水管理和處置能力。強化生態恢復和保護治理,防範火險、病蟲害風險,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強化春季乾燥和夏季高溫森林火險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能源安全生產,加大煤層氣開採安全管理投入,防範夏季高溫瓦斯外溢風險。加大古建築防水、防潮、防蟲保護力度,加強景區消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自然類風景區極端天氣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暖乾化氣候條件下鹽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意識。增強高暴露度人群和脆弱人群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高夏季高溫天氣預警有效性,加強高溫預警對老人、兒童等脆弱人群和室外工作者等高暴露度人群的防風險指導功能,加強夏季門診中暑和其他氣候敏感型疫情處置能力,強化市內汛情處置能力。(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三)提升戰略區域、脆弱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1.兩山七河一流域。
因地制宜開展呂梁山水土保持與水源涵養生態修復區修復保護工作、太行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生態修復區修復保護工作、晉西北防風固沙生態修復區修復保護工作。加強呂梁山黃土高原溝壑區塬面保護,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以省內黃河多沙粗沙區有關縣為重點,推進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推進“五水綜改”,持續鞏固“華北水塔”。強化水資源“三條紅線”剛性約束,加強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完善地下水監測網路,加大流域內地下水超采漏斗治理力度,逐步實現重點區域地下水採補平衡。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進中部引黃、東山供水、小浪底引黃、辛安泉供水等供水工程建成達效。加快以沿黃灌區為重點的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加快實施新型窖池高效集雨,推動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開展礦井水綜合利用試點示範,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和再生水雨水利用系統建設。在水資源匱乏的市縣,開展非常規水利用試點。
精準識別生態空間功能,加快構建沿黃生態文化帶、沿汾生態經濟帶、呂梁山、太岳山—中條山兩大生態安全螢幕障的“兩帶兩屏”空間格局。太行山呂梁山脫貧地區加強防範因氣候因素導致的因災返貧監測,因地制宜開發區域特色產業。依託有利氣候資源推動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以26個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為基礎,根據日照時數和風速變化以及極端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最佳化太陽能、風能利用效能,積極利用光照、風能等氣候資源推動鄉村振興事業。加快黃土滑塌、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隱患排查,降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引發的地質災害。有序推進“七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區、河谷盆地生態修復區和黃河流域重點生態治理帶的修復保護工作。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省際合作,推動建成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標誌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氣象保障業務體系,與黃河流域其他8省構建全流域氣候變化聯網式綜合監測評估、精細化預估,深化區域間數據共享與技術合作,提高災害預警能力。(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住建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省科技廳、省文旅廳、省能源局、省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2.汾河谷地。
統籌規劃交通、水利、能源等傳統領域和新型基礎設施,構建氣候適應型基礎設施系統。強化生態環境同保聯治,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協同開展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堅持“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多措並舉,控污為首,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避免水質型缺水問題。探索雨水資源化利用技術和模式。構建氣候適應型產業體系和提升種植業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在共推能源轉型、共建綠色低碳城市等方面探索減緩與適應協同模式,探索構建氣候適應型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適應氣候變化科研合作和技術合作。(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建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3.礦山區域。
在礦山生態修復與治理過程中考慮氣候因素,分類施策,針對不同氣候區劃的礦山構建差異化生態系統。加快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任務,化解因破壞性採掘活動帶來的水土流失等問題。在綠色礦山和智慧礦山建設中融入氣候適應性理念。加強能礦區域、採煤沉陷區和重點運煤專線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處置力度。適度推廣利用採煤沉陷區受損土地發展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省自然資源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有關市、縣政府按照行政區域分布對照落實)
七、適應氣候變化行動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體系構建。強化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力度,各地區、各部門結合本地區、本領域實際,做好適應氣候變化行動與工程的組織實施,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不斷提升自然生態、農業、基礎設施、人體健康等領域及氣候敏感脆弱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提升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韌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機制建設。完善省級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制,建立日常調度、聯席會議、部門會商、信息共享等協調聯絡機制,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明確分工、壓實責任,推動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省、市、縣三級應對氣候變化管理隊伍建設,強化各級各部門責任擔當,積極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定期跟蹤評估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進展情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試點示範。綜合考慮我省氣候類型、地域特徵、城市定位、工作基礎等因素,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進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探索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相關試點示範,總結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資金支持
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構建有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政策體系。引導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商業性金融機構投資氣候適應項目建設。圍繞轉型金融支持領域,推動金融體系對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做出系統性回響。(省財政廳、人行山西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山西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綠色金融市場創新。鼓勵金融機構充分運用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重點領域氣候風險保險等創新型產品,發揮金融市場提供適應氣候變化資金的積極作用。完善多元化資金支持適應氣候變化機制,深化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爭取贈款、優惠貸款項目落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人行山西省分行、省財政廳、山西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構建氣候投融資保障體系。深化太原、長治兩市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發揮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資金流向適應氣候變化重點領域和項目。加大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套用,強化適應氣候變化類氣候投融資項目儲備,提升全過程管理與項目監管和評估基礎能力,推動氣候投融資模式機制創新。構建適應投融資保障體系,建立氣候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強化氣候適應數據統計和信息披露。鼓勵更多城市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人行山西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山西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太原市、長治市政府負責落實)
(三)強化科技支撐
加強基礎科研。系統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基礎研究,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影響分析和風險評估、脆弱性與適應能力評估等重大問題研究。配合國家開展中長期氣候變化情景預估和預研究,多措並舉提升氣候變化觀測數據質量。開展區域氣候變化風險區劃研究、黃土高原地質災害主動防禦技術研發、農村地區氣候變化適應能力提升研究和生態流量調度、監管、監測預警研究等基礎科研。(省科技廳、省氣象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快技術研發推廣。加快推廣適應氣候變化先進技術套用,加強幹旱缺水型氣候適應關鍵技術研發,推進適應技術集成創新,構建分領域、分產業、分區域的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開展基於未來長期氣候變化情景的適應技術需求評估,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生態治理與修復等領域進行必要的前瞻性的氣候適應型技術研發與儲備。(省科技廳、省氣象局、省鄉村振興局、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強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科技資源協同共享,提升科研基礎設施和科技平台建設水平,強化適應氣候變化科技資源長期性、穩定性、基礎性支撐。(省科技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能力建設
開展宣傳教育。利用世界氣象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生物多樣性日、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全國低碳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等節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和科普活動。通過學科教育、講座研討等方式推動適應氣候變化進校園。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典型案例的經驗交流與宣傳推廣。普及適應氣候變化理念,引導民眾綠色消費和氣候適應型生活方式。(省生態環境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應急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隊伍建設。加強適應氣候變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跨領域、多層次的適應氣候變化專家庫,定期組織適應氣候變化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適應氣候變化決策實施能力。(省生態環境廳、省教育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鼓勵公眾參與。廣泛動員企業、社區、社團、公民積極參與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推動適應行動主體多元化。組織形成社區、企業格線化協調機制,發展壯大志願者隊伍,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氛圍。(省生態環境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拓展對外合作
深化國內合作。強化與黃河流域上下游地區、毗鄰省份的合作,深化氣候變化科學數據共享與技術交流合作,加強氣候風險和自然災害聯防聯控。加強區域間在氣候變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適應協同等領域的合作。(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應急廳、省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促進國際合作。圍繞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加強與國際機構在適應氣候變化技術服務、資金支持、政策研究等方面合作。支持我省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與國內外低碳領軍團隊和機構共建科技合作平台。(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