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
  • 時間:2014年12月12日
  • 地點:山東省
  • 性質:檔案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山西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
  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現將《山西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12日

山西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方案
為加快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保持經濟穩步增長,實現我省創新、轉型、多元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精神,結合全省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會議精神,以《指導意見》為指導,以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統領,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服務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通過強化規劃引領、建設行業服務平台、促進集中集聚、加強基礎體系建設,實現生產性服務業與農業、工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促進我省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把山西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生產性服務業大省步伐。
(二)基本原則。
改革開放原則。依託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山西生產性服務業科學發展的新路徑。
市場主導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政策支持和協調服務職能,激發企業、社會力量參與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活力。
統籌規劃原則。緊密結合實際,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專業性強、創新活躍、產業融合度高的優勢以及顯著的帶動作用。
突出重點原則。選擇重點產業、園區、企業開展特色鮮明的先行試點,探索創新發展路徑,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集聚發展原則。增強集聚功能,強化專業協作,發揮群體優勢,把加快園區建設與促進產業集聚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產業集聚。
融合發展原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速向農業及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生產前期、中期和後期全過程融合,實現各類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二、發展目標與空間布局
(一)發展目標。
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加快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產業領域逐步拓寬,競爭力不斷提升,生產性服務企業集中化、規模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大幅提高,形成融合配套、錯位分工、優勢互補的“天字型”生產性服務業空間發展格局。到2020年,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增速不低於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7%,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逐年提高。
(二)空間布局。
遵循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律,依託大秦線、同蒲線、太焦線、太中銀線、大西客運專線、石太客運專線等重大交通軸線,主動對接京津冀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歐亞貿易通道、中原經濟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全省產業布局和城鎮化發展,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著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發展、多元發展,按照“天字型”布局生產性服務業,打造中部、北部和南部三大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
中部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依託太中銀鐵路、石太鐵路、大興鐵路、石太客運專線等交通軸線,結合太原市、晉中市、陽泉市和呂梁市的生產力布局以及戰略定位,打造功能齊全、集聚輻射能力強的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成為我省生產性服務業大省的核心載體。其中:太原市和晉中市重點發展金融服務、研發設計、信息及服務外包、現代物流、商務諮詢、人力資源、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成為產業集聚、品牌匯集、業態豐富、功能完善的生產性服務業核心區,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先導區和示範區;陽泉市和呂梁市重點發展煤炭焦炭物流、融資租賃、檢驗檢測認證、信息技術服務、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推動與太原和晉中分工協作發展,構築太原-晉中生產性服務業核心區域橫向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功能拓展區。
北部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依託貫通東西的大秦線及連線南北的北同蒲線、大運高速、大西客運專線等交通軸線,充分發揮大同、朔州和忻州資源優勢和涉煤產業發展優勢,結合晉北現代煤化工基地、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及資源型城市轉型等的發展,大力推動煤炭物流、商務諮詢、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成為我省打造中西部地區生產性服務業大省的重要支撐。
南部生產性服務業密集區。依託南同蒲線、太焦線、大西客運專線等交通軸線,充分發揮長治市、晉城市、臨汾市、運城市自身發展基礎和優勢,強化區域合作,構建輻射東南和西南的區域格局,積極融入中原經濟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加快推進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調發展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電子商務、檢驗檢測、人力資源和品牌建設等生產性服務業,打造我省生產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新引擎。
三、重點領域
(一)研發設計。圍繞我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及產業升級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研發設計服務,逐步形成功能社會化、經營產業化、管理現代化的研發設計服務體系,全面提高我省研發服務競爭力。(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推進研發服務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突出抓好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著力引進研發總部及工程中心,支持企業組建專業化、開放型的行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服務平台,促進工業企業與工業設計機構合作。建立和完善科技資源共享平台、大型科學儀器中心、科技文獻中心及科技檢測中心、質量計量檢測中心等研發公共服務機構。
建立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研發設計體系。圍繞現代煤化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面向社會承接科研、設計項目,構建以實驗室、工程中心、重點產業集聚區為關鍵環節的創新鏈,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研發設計體系。
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化運作、市場化發展的模式,鼓勵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民間資本發展專業創新成果孵化器。推進孵化器與各產業園區開展密切合作,形成無縫對接。完善智慧財產權交易和中介服務體系,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智慧財產權交易平台,形成產權明晰、運轉高效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場。
拓展研發設計服務領域。突出研發設計服務對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的關鍵作用,培育市場需求,拓展服務領域,開展面向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培訓、專利運營、分析評議、專利代理和專利預警等服務。
(二)現代物流。以建設我國中西部地區物流中心為目標,以物聯網公共信息化平台為依託,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多方物流,著力提升物流業對相關產業的綜合服務能力。(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供銷社、省糧食局、省經信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廳、太原鐵路局、省郵政管理局負責)
完善物流通道和樞紐建設。圍繞煤炭、焦炭、裝備製造、冶金建材、醫藥、煤化工、農產品、進出口商品、網購商品等物流需求,打造內暢外聯的物流通道網路體系。推進物流通道建設,提高全省與京津冀等周邊地區物流周轉速度,打造連線京津冀乃至聯通全國的物流大通道。推進出省各類連線線、物流樞紐以及貨運站場建設,形成內部快捷的物流通道網路。
推進物流載體建設。依託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和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重大物流載體,完善建設和服務標準,引導物流設施資源集聚集約發展,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物流節點和配送中心。
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促進運輸與物流服務融合,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圍繞全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煤炭等專業物流。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工作和快遞服務製造業工作,加強倉儲、冷鏈物流服務。最佳化物流企業供應鏈管理服務,引導企業剝離物流業務,支持發展第三方及多方物流。引進國內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區域性總部或分支機構。發展新型貨運組織方式,推進貨運汽車(掛車)、列車標準國際化。在關係民生的農產品、藥品、快速消費品等重點領域開展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示範試點。支持快遞業整合資源,與民航、鐵路、公路等運輸行業聯動發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快遞企業,構建覆蓋城鄉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基於網際網路的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交換平台,推進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物流信息服務平台的聯網與信息共享,全面提高物流企業、物流活動的信息化水平。推進雲計算、物聯網、北斗導航及地理信息等技術在物流智慧型化管理方面的套用,建立物流信息系統對接和共享機制,利用條形碼、電子數據交換、貨物跟蹤系統、配送需求計畫、自動分揀等先進物流技術提升物流產業管理水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完善城鄉配送網路。建立和完善涉農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加強郵政普遍服務保障和推進快遞下鄉工作。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鼓勵供銷系統、郵政行業、商貿零售系統龍頭企業充分拓展既有配送業務。進一步完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加強產銷銜接,擴大農超對接規模,加快農產品批發和零售市場改造升級,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服務農產品外銷。
(三)現代金融。以建立與資源型經濟轉型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為目標,全力打造京津冀金融後備中心,強化金融服務對現代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壯大金融服務業規模,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省金融辦、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銀監局、山西證監局、山西保監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推進金融機構合理布局。大力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入駐山西,進一步擴大金融網點覆蓋面和金融業務規模。加快推進地方金融機構重組和改造,促進農信社改制,推動晉商銀行等地方城市商業銀行通過掛牌交易、發行上市等途徑不斷發展壯大。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引導民間資本參股銀行業。支持金融機構合理布局縣域基層網點,加強對“三農”及中小微企業等薄弱領域的服務。
大力發展準金融機構。按照“控制總量、注重質量、合理布局、防範風險”的要求,嚴格準入門檻,完善制度設計,加強行業監管,促進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準金融機構健康發展。扶持大型融資性擔保機構做大做強,鼓勵中小融資性擔保企業增資擴股,支持有條件的融資性擔保機構上市,逐步形成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服務體系。規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加強資本金管理,拓展面向“三農”及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加強對典當業的管理,規範典當業的發展。
完善金融配套服務。積極擴大與國內外知名的會計、審計、法律服務、信用評級、資產評估、投資諮詢等與金融相關機構的合作,在我省設立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搞好金融教育培訓,依託全省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建立和完善全省金融服務人才培養機制,引導國內外知名的金融培訓、資格認證機構開展高端金融人才、金融服務外包人才教育培訓、線上資格考試與認證等業務。
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積極擴大社會融資總量,充分利用直接和間接融資模式,實現融資協調發展。引導發展多樣性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對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支持。推進先進制造業市場化融資,引導風險類金融產品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金融創新產品進入現代服務業,尤其是要不斷豐富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構建與現代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鞏固傳統金融服務。積極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業態,穩妥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大力開展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擴大金融市場業務,鼓勵通過合格審慎評估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試點發行同業存單。
加快發展保險業。鼓勵各類保險機構健全服務網路,拓展服務領域,合理設定經營服務網點。發展保險中介機構。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保險業,實現保險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推動設立專業性保險公司。積極拓寬保險業務領域,大力推進環境污染、交通運輸及建築工程等各類責任保險業務。鼓勵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關鍵設備、產品研發、成果轉化分擔風險的保險產品。
大力發展融資租賃。建立完善融資租賃業運營服務和管理信息系統,大力推廣服務於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融資租賃業務。加強租賃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鼓勵租賃服務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充分利用境內外資金,多渠道拓展融資空間。建設租賃物與二手設備流通市場,建立融資租賃業統計制度和評價指標體系。
(四)信息技術服務。抓住當前信息技術服務產業轉移趨勢,加快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業,促進信息技術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通信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發展新型信息技術服務。發揮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促進作用,推動製造業的智慧型化、柔性化和服務化,拓展更多雲服務領域。加快面向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知識庫建設,不斷創新面向專業領域的信息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推動信息技術服務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引進大數據上下游產業,逐步把太原打造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金融大數據中心。
積極發展軟體設計。大力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軟體設計企業發展。加大對IC設計的支持力度,發展資料庫軟體、套用軟體、信息安全軟體、嵌入式套用系統等,提高信息技術諮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測試評估和信息安全服務水平,促進工業生產業務流程再造和最佳化。
打造智慧城市。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感測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套用。加快編制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加強頂層設計,整合各部門的信息資源,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資料庫等,對信息進行全面、系統的匯總、整理和分析,實現城市信息資源共享協同,加快在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社區管理、政務公開、應急指揮、交通旅遊、醫療保障等管理及服務系統的統籌套用。加快推進太原市、陽泉市、晉城市、長治市、大同市、朔州市等智慧城市創建試點建設,使城市變得“能感知、可協同、會思考”,逐步建立高效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政府及行業單位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大力推進政府入口網站系統、OA辦公系統、網上審批系統、電子印章系統以及城鄉應急聯動管理系統等部門管理服務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太原市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和運城市、臨汾市國家信息惠民示範城市建設,實施數字城市、光纖入戶、農村寬頻普及、無線覆蓋工程,統籌提高城鄉寬頻網路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根據產業發展需要,積極創造條件,建設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提升網際網路出口頻寬。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和市政等所屬公共設施,應向高端(4G)基站、寬頻網路設施建設開放資源,並提供通行便利。
(五)節能環保服務。圍繞山西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大力開展全社會節能減排、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等專業化服務。(省經信委、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負責)
大力發展節能服務業。積極打造節能服務平台,為中小用能單位進行用能診斷,提供節能諮詢服務。鼓勵具有一定規模和有實力的節能服務公司聯合重組,拓展服務領域,增強競爭力。完善第三方節能服務體系,培育一批從事能源審計、節能量審核、節能評估、清潔生產審核、節能環保產品認證、技術諮詢等專業化服務機構。大力推進契約能源管理,逐步向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商業等其他領域拓展。支持節能服務公司以節能效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託管型等方式與用戶合作,不斷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
提高節能環保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鼓勵國內外知名節能服務機構進入我省節能服務領域,將總部、地區總部、採購中心、研發中心等落戶山西或設立分支機構,帶動我省節能服務行業發展。支持節能服務機構與國際金融組織機構合作。積極推動我省節能服務機構開拓省外、國外市場。
大力發展環保服務業。適應我省燃煤電廠煙氣超低排放和冶金、建材等行業節能減排要求,支持組建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公司,提升節能環保綜合服務能力。培育一批以污水垃圾處理、脫硫脫硝、除塵、生態修復、環境監測等為重點的專業化環保設施設計、建設和持證運營企業。規範發展環保技術、管理和信息服務,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環境投資及風險評估等方面的諮詢服務。發展環保中介服務,培育環境綜合服務龍頭企業。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廢棄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加快太原、大同、晉城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建設。規範引導生產性企業協同開展城市礦產及產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建設大型區域性交易市場。
(六)檢驗檢測認證。加快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著力提升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技術標準水平,為實現全省轉型發展奠定堅實的質量基礎。(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國資委負責)
提升專業服務質量。在金融、物流和信息服務等重點生產性服務領域,建立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全面實施服務質量國家標準,重點提升外包服務、檢驗檢測、售後服務、信用評價、認證許可等專業服務質量,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
培育和引進大型檢驗檢測服務企業。大力支持在晉中央企業、省屬重點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成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和實施主體,鼓勵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以優勢企業為紐帶,組建質量提升聯盟,提高原材料、初級加工及配套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著力引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
建立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推進相關技術機構資源整合,最佳化檢驗檢測資源配置,建設社會公共檢測平台和檢測資源共享平台。加強計量、檢測技術、檢測裝備研發、標準化實驗室等基礎能力建設,發展面向安全監管、公共服務、設計開發全過程的分析、測試、計量、檢驗等服務。加強先進重大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加快發展藥品、醫療器械、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技術保障服務,發展線上、在用檢測,完善檢驗檢測技術支撐。
加強巨觀質量管理。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積極構建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區域特色工業園區等功能區以及產業集中的地區建立質量監管和技術服務機構。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質量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納入各地政府考核評價內容。建立健全以產品質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質量合格率、顧客滿意指數以及質量損失率為主要內容的質量指標體系。
推動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測互認機制。推動省內各類產業園區、重點行業與省外其他地區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測互認共享機制。加快與國內、國際檢測機構的合作與互認,力爭實現全省重點行業與國內、國際主要檢測機構實現檢測結果互認,最大程度幫助山西企業實現產品檢測本地化。
(七)電子商務。依託我省優勢產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技術發展,推動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促消費、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注入強大動力。(省商務廳、省通信管理局、省郵政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依託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焦炭交易中心等行業電子商務平台,加快並規範集交易、電子認證、線上支付、物流服務、信用評估等服務於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發展。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輻射力強的綜合性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引導中小微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開展業務。
實施電子商務示範工程。推動太原、侯馬等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推進太原市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鼓勵現有科技、物流等園區向電子商務領域轉型。引導電子商務企業開展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培育若干個先進適用、資源整合能力強、輻射範圍廣的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積極引進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區域總部、服務中心和營運中心。
加快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開展城市綜合配送試點,完善配送聚集區、配送中心、郵件快遞處理中心、末端網點城市配送網路體系,促進電子交易和實物配送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適應電子契約、電子發票和電子簽名發展的制度建設。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電子商務標準體系和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積極推進電子商務技術創新。加強下一代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關鍵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套用。建設開放式電子商務快遞服務信息平台和社會化倉儲設施網路,加快布局、規範建設快件處理中心和航空、陸運集散中心。支持面向跨境貿易的多語種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服務創新和套用推廣。積極發展移動電子商務,推動移動電子商務套用向工業生產經營和其他領域延伸。
(八)商務諮詢。提升商務諮詢服務業專業化、多樣化和網路化水平,形成種類齊全、分布廣泛、功能完善的現代商務諮詢服務體系,促進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引導商務諮詢集聚發展。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培育和引入商務諮詢企業和機構,圍繞商務諮詢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建立商務諮詢服務集聚區,提升商務諮詢服務的規模化水平,提高商務諮詢業的集中度和服務水平。
完善商務諮詢服務體系。依法健全商務諮詢服務從業評價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加強執業培訓和行業自律。建立健全商務諮詢信息資料庫,擴大商務諮詢信息來源,提供信息查詢、發布、推薦、披露等多種服務,使提供的商務諮詢信息更加便捷有效。
拓展商務諮詢服務領域。大力發展戰略規劃、行銷策劃、市場調查、管理諮詢等提升產業發展素質的諮詢服務,積極發展資產評估、會計、審計、稅務、商法、勘察設計、工程諮詢等專業諮詢服務。發展信息技術諮詢服務,開展諮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測試評估、套用系統解決方案和信息安全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發展檢索、數據分析和加工等基礎服務,培育智慧財產權轉化、投融資等市場化服務。重視培育品牌和商譽,發展無形資產、信用等評估服務。
推動商務諮詢服務國際化發展。通過擴大開放,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借鑑國際知名商務諮詢企業的發展經驗和模式,引進國際高端商務諮詢的龍頭企業,提升我省商務諮詢企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商務諮詢服務國際化發展。
(九)人力資源服務。積極推進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機制創新,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水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經信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建設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注意借鑑國內外有益的建設模式,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從業人員素質為核心,大膽創新,建立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和從業人員提供包括技術傳播、品牌提升、課程體系、能力測評和就業服務等各項服務。
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調動科研人員創新進取的積極性,借鑑中關村科技園區股權激勵試點經驗,積極引進國內外生產性服務業高層次人才來晉工作,工資收入分配按國家及省對高層次人才的激勵政策執行,妥善解決社會保險、配偶就業、子女上學等問題。營造尊重人才、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並充分發揮作用的社會環境。
建立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投入機制。促進各類金融機構與人力資源服務業項目的對接,多渠道籌措發展資金。鼓勵各類創業風險投資機構進入人力資源服務業,促進中小人力資源服務業企業的發展。鼓勵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收購、參股、聯營等多種形式,進入人力資源服務領域。
提高人力資源服務能力。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水平,促進人力資源服務供求對接,引導各類企業通過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提升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和使用水平,提升勞動者素質和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綜合型、專業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中高端服務項目,側重客戶導向,提高服務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建立多方參與的人才培訓機制。加快建立多層次的生產性服務業人才培訓體系、科學的人力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專業人才能力開發和客觀評價體系,鼓勵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辦相關專業課程,鼓勵科研院所開展專題研究,鼓勵社會培訓機構和企業興辦專門學校,強化生產性服務業所需的創新型、套用型、複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開發培訓。
(十)售後服務。積極發展專業化和社會化的售後服務,著力增強服務功能,健全服務網路,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我省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力。(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質監局負責)
完善產品“三包”制度。推動產品配送、安裝調試、以舊換新等售後服務發展,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遠程檢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持等售後服務業態。大力發展專業維護維修服務,加快技術研發與套用,促進維護維修服務業務和服務模式創新,鼓勵開展設備監理、維護、修理和運行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積極發展第三方維護維修服務。以市場為導向,鼓勵和支持多方參與,積極發展多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第三方維護維修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機構)內設機構向服務於社會的專業維護維修公司轉變。充分發揮相關機構和協會的協調、服務、自律作用,保證第三方維護維修服務的規範、科學、有序。
加強售後服務專業隊伍建設。建立以用戶為導向的服務系統和服務標準,使服務內容具體化、標準化、規範化。加強售後服務專業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售後服務隊伍的培訓學習機制,不斷提高從業道德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
建立健全售後服務網路體系。充分調動骨幹售後服務企業的積極性,推動建立完善售後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加強為生產企業、消費者和售後服務從業人員搭建售後信息交流平台,提升售後服務水平。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售後服務的監管,健全售後服務認證制度和質量監測體系,不斷提高用戶滿意度。
(十一)服務外包。適應生產性服務業社會化和專業化發展需要,鼓勵發展服務外包業,促進企業最佳化生產流程、突出核心業務。(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太原海關等負責)
著力培育和引進服務外包企業。加快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的生產性服務企業,最佳化生產流程、創新組織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率,促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引進和培育承接國內外高端服務外包的龍頭企業,提升承接服務外包的能力和水平。適時在太原市或晉中市設立服務外包產業示範園區,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發揮園區引領作用。
不斷拓展服務外包領域。積極發展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服務業務,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的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推動有條件的生產性服務企業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會核算、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拓展高端服務外包領域。
積極培育服務外包市場。積極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大力培育在岸服務外包市場。鼓勵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購買專業化服務,加強管理創新。鼓勵企業構建數位化服務平台,購買專業化服務,實現包括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生產規劃、生產製造和售後服務在內的全過程管理。
最佳化服務外包專業和人才結構。我省具備條件的高校要根據產業發展需要,積極創造條件,增設相關專業。加快產業急需的套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有條件的高校要組織開展訂單培養或開設非學歷研修班,建立面向市場的開放式教學體系。
(十二)品牌建設。加強對全省名優企業和名牌產品的扶持和保護力度,引導企業大力實施商標、品牌、質量戰略,走質量興企、品牌興省的發展道路。(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農業廳負責)
逐步加強企業質量管理。建立研發、生產、行銷及售後服務一體化、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把實施商標品牌戰略與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積極採用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和新材料,注重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
建設培育和扶持名優企業。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選擇一批核心競爭力強、效益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企業,開發具有較強國內、國際競爭能力的國家級名牌產品。
建立自主品牌價值評價機制。鼓勵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積極創建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領消費,帶動生產製造,推動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
推進服務業標準化服務。以實現標準化、規範化和品牌化為目標,著力推進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抓好省級生產性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
四、政策措施
(一)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進一步放開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進入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積極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領域開展多層次的國內外合作與交流,鼓勵省內大型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與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生產性服務企業、跨國公司來晉設立地區總部、服務中心、分支機構、研發中心等。(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中小企業局、太原海關、省郵政管理局負責)
(二)鼓勵大型企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將產業鏈條兩端的服務部門或二級法人企業與主營業務進行分離,設立面向社會開展服務的獨立法人單位。對分離後新設立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過程中,鼓勵企業整合現有資源,設立全國性或區域性的行銷總部、研發總部和物流總部等,加快從生產企業向總部企業的轉變,努力形成龍頭帶動效應。(省國資委、省商務廳、省工商局負責)
(三)落實價格稅收政策。
加快落實生產性服務業用電、用水、用氣與工業同價。對工業企業分離出的非核心業務,在水、氣方面實行與原企業相同的價格政策。抓好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做好對生產性服務業收費項目的清理工作。對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等科技型、創新型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符合條件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按規定辦理減免稅手續後,可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提供擔保服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免徵營業稅政策。(省經信委、省物價局、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科技廳負責)
(四)強化金融服務支持。
制定全省金融業發展規劃和鼓勵政策,最佳化服務,強化考核。豐富支持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的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扶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中小微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以集合貸款方式發放貸款業務。支持節能環保服務項目以預期收益質押獲得貸款。研究制定利用智慧財產權質押、倉單質押、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股權質押等多種方式融資的可行措施。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擴大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擔保業務規模。建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省金融辦、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銀監局負責)
(五)完善土地扶持政策。
合理安排生產性服務業用地,促進節約集約發展。鼓勵工業企業利用自有工業用地興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經依法批准,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容積率用於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的工業企業,可按新用途辦理相關手續。依託我省綜改試驗區平台,探索對城鎮低效用地的改造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符合土地規劃、年度計畫和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對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用地優先給予保障,確保項目落地,對列入國家及省鼓勵類的生產性服務業,在供地安排上給予傾斜。(省國土資源廳、省國資委負責)
(六)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圍繞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商務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以產業帶服務,以服務促產業,有序規範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園區,促進形成一批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具有示範效應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省商務廳、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七)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標準體系建設。
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服務。加強對服務模式、服務內容等創新的保護,構建鼓勵創新、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公共服務平台。依法保護智慧財產權。完善服務標準體系,擴大服務標準和服務範圍,推動重點領域服務標準化試點,運用標準化手段提高服務質量。(省科技廳、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負責)
(八)大力支持公益性農業服務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加強種養業良種服務體系、農業科技創新及套用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動植物保護體系、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體系、農業執法服務體系等建設。支持和鼓勵經營性農業服務體系發展,對農機服務、生產資料配送、農產品市場流通、農產品加工、農業信息服務等業務的發展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省農業廳負責)
(九)強化統籌協調機制。
調整完善服務業協調機構,建立各級、各部門聯動推進機制。建立重大政策、重要改革事項的研究工作制度。各市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抓緊研究提出符合本地實際的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省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加強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監測和跟蹤分析。(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負責)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重大意義,把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任務,嚴格按照本《方案》修訂相關政策措施,大膽探索實踐,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制定各項配套政策和落實政策措施的分工責任,每個季度要向省政府報告落實情況,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
在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的同時,要圍繞人民民眾的迫切需要,繼續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落實和完善生活性服務業支持政策,做到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並重、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並舉,切實把服務業打造成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