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60年代,勤勞的河南省林縣人民苦戰10個春秋,修建出一條人工天河——紅旗渠。作者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時代背景,將紅旗渠建設的緣起、過程、意義作為主要敘事脈絡,通過豐富詳實的史料、生動的場景描寫和典型人物的刻畫,深挖大量細節,最大程度“復原”林縣人民的10年修渠歷史。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創作《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之初,楊震林曾有過像當年修渠人“二月開工、五一回家”那樣的盲目樂觀,不僅高估了自己的寫作能力,也大大低估了寫作的難度,結果斷斷續續就拖到了2020年10月,中間甚至有過放棄的閃念。主要因為講好紅旗渠故事還是很不容易,畢竟半個多世紀前發生的事,距離現在的生活還是有些遙遠,大量資料文獻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消化、甄別、訂正。要正確理解當年紅旗渠建設者的初心和行動,中間需要跨越時代的隔膜,還有一些主觀色彩的干擾。新冠疫情給了楊震林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工作之餘得以成文。
作品思想
作品主題
一、奮鬥者群像震撼力
《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展現了一副鮮活生動的“奮鬥群像”。在這幅群像上,讀者首先看到的是衝鋒在前的黨員領導幹部,緊隨其後是廣大人民民眾。林縣縣委書記楊貴、縣長李貴、工地總指揮馬有金、技術員吳祖太、除險隊隊長任羊成、“農民水利土專家”路銀……這是一場參與者超過30萬人的持久奮戰。在建設紅旗渠過程中,黨員領導幹部與人民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商量,踐行了“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的理念,譜寫了黨史的光輝一頁。
二、精神細節的價值力
《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深挖了大量細節,最大程度“復原”了十年修渠歷史。如:楊貴書記下鄉調研,在老鄉家洗了把臉,順手倒掉洗臉水後才得知,老鄉本來要用這水餵豬的,他“心裡一陣陣懊悔”。這個細節描寫,儘管寥寥數筆,卻深刻反映了楊貴作為林縣縣委書記那種發自肺腑的愛民之情。再如,建設者們鞋不夠穿,李貴縣長在捐鞋動員大會上,當場脫下自己的鞋捐了出去。
三、主流本質的卓越性
《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不僅抽絲剝繭、事無巨細地再現了那一段歷史,還通過縝密的邏輯思考、實事求是地分析、評述了這段歷史。紅旗渠建設過程中,也出現過質疑、反對的聲音。開工不久,就有人暗地裡批評楊貴勞民傷財,不顧人民死活……甚至於1960年秋,在國民經濟十分嚴峻的形勢下,紅旗渠一度面臨停工。在挫折和壓力面前,楊貴等人沒有退縮,而是寧願被撤職、甚至抱著“引不來水,就跳太行山”的破釜沉舟信念,堅持奮鬥。該書中呈現的反對聲音及客觀障礙,不僅沒有弱化紅旗渠精神的厚重感,反而更加突出其珍貴。其內在邏輯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抉擇,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為此不惜一切代價。這正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主流本質的卓越性:黨同人民一起艱苦奮鬥、創造輝煌成就是主流;讓人民站起來、讓國家強起來、讓百姓富起來是本質。
四、勇攀高峰的精氣神
“山腰上的中國”這六個字,初看似乎“平常”,讀完該書後卻可能成為讀者日後難忘的一個意象。這個意象,內有乾坤,不僅指代山上蜿蜒的紅旗渠——中國人民奮鬥精神的一個縮影,還揭示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中國人民正處在“攀登高峰”的“山腰地帶”,這時候萬萬懈怠不得,更需要大力發揚紅旗渠精神,以頑強拼搏的姿態,邁進新征程。
五、偉大復興的意志力
《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雖聚焦於紅旗渠,但閱讀過程中,讀者的視野將會被拓展到更為廣闊的層面——“了解這一百年里中國大地上開天闢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的變化,洞悉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秘密。”這“秘密”並不新鮮,那就是不負人民的行動力和水滴石穿的意志力。
藝術特色
作者從紅旗渠建設者後人的視角,以“紅旗渠三問”即“為什麼要”“為什麼敢”“為什麼能”為主線,詳細梳理了紅旗渠從醞釀到決策,從上馬到建成的過程,描摹了火紅年代的時代背景、社會畫面、建設場景、人物細節以及奮鬥者心路歷程。作者藉助厚重的文學修養和優美筆觸,重現了奮鬥歲月中的動人場景。
作品評價
重慶市委當代黨員雜誌社總編輯、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
楊樹弘:《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恰如一部鮮活而厚重的黨史教案,可以啟發我們思考,從中領略到奮鬥者群像的震撼力,發掘到精神細節的價值力,見識到主流本質的卓越性,體會到勇攀高峰的精氣神,還能感受到偉大復興的意志力。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楊震林,河南省林州市人,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法學博士,長期專注於中國農村問題和政治社會學、制度經濟學、傳播學等方面研究,先後在《人民日報》《國家行政學院學報》《中國軟科學》《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學術界》《學海》《天津社會科學》《社會主義研究》《中州學刊》等報刊上發表多篇文章,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