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縣山塘村位於嘉禾縣西北面,離開縣城區15公里,與廣發鄉、新田縣陶嶺鎮相鄰,可謂“雞鳴三鄉”。東與添泰堂、皇峰(黃舍嶺),南與峰塘(大漿洞)、老謝家、南源村,西與水溪村、平峰村(平石板),北與赤背田心、新發墟、田美崗、胡頭村、李審志村相鄰。高標準雙車道省道S215從村西南通過,2006年6月一條高規格直通S215的村級水泥公路竣工;近年來,村民自籌資金硬化了環村公路,交通狀況大為改善,出行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潭村
- 外文名稱:shantang village
- 別名:山塘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
- 政府駐地:嘉禾縣坦坪鎮人民政府
- 電話區號:0735
- 郵政區碼:424507
- 地理位置:湖南省嘉縣坦坪鎮西北面
- 面積:6平方千米
- 人口:2000
- 方言:嘉禾縣河西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靈山寺
歷史沿革,宗族源流,村落布局,大事紀要,歷史名勝,靈山寺,好美洞涼亭,板栗洞涼亭,高沖嶺風光,風俗習慣,伴嫁歌,傳統節日,物產美食,歷史人物,舉舜公傳,李讓江志傳,革命烈士名熙公簡傳,富村經濟,
歷史沿革
明朝中期,文緣公次子祥卿公、字福三郎,由廣東省陽山縣辭官回籍。見三山環中天然一塘,碧水青波,凸出於前。遂擇居此地,農耕教子,繁衍生息,人口興旺遂成村莊。
明朝崇禎年以前,嘉禾未設縣治,屬桂陽州;明朝崇禎12年即公元1639年置縣後隸屬嘉禾縣富樂鄉富二都;1949年解放後屬坦坪鄉,現屬嘉禾縣坦坪鎮。
宗族源流
山塘村與坦坪鄉托山村、汪洋塘村、下園山村、沈溪村等同屬一族,皆為鰲公之後。明朝中期,托山村公鰲公十世孫文緣公由廣東省連山縣回籍開派大漿洞村,今為峰塘村;十一世祥卿公即文緣公次子由廣東省陽山縣縣令落官回籍,擇居此地。此後不斷有後裔遷出開派,如子壽公開派嘉禾縣的行廊鎮禾木嶺村、正美公開派坦坪鄉花園嶺村。
村落布局
嘉禾縣山塘村位於嘉禾縣西北面,與廣發鄉、新田縣桃嶺鄉相鄰,可謂“雞鳴三鄉”。東與添泰堂、皇峰(黃赦嶺),南與峰塘(大漿洞)、老謝家、南源村,西與水溪村、平峰村(平石板),北與赤背田心、新墟、田美崗、胡頭村、李審志村相鄰。
整個村屬領地狹長,自東而西長約八里有餘,南北寬約五里。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海拔較低,山多而坡緩,土質屬於保濕性較強的“牛仔泥”,酸性較強易結板塊。主村周圍三山成“品”字,村落位於下兩“口”中間豁口中,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勢開闊;村子前面有一天然而成的山塘,故村名自古就稱“山塘”,有時也寫成“山潭”。
村子中古建築多為明清、民國建築風格;村中大街、小巷皆由整齊的古青石板砌成。塘的南岸兩排整齊的小洋樓自東而西沿塘堤即村級公路而建,與老建築交相輝映。村子由同出一宗的油華山村、清明山村、靈山寺村組成。村西南有四車道高標準的S205省道通過,寬闊的水泥公路與省道相連,並將原來分隔的油華山村、清明山村、靈山寺三個小村連線在一起,村民耕種、出入往來方便。
大事紀要
新建祠堂記
且夫祠堂之設也,奚啻培鳳龍而已哉。上以遠承先祀,下以宏開後學。此舉誠非淺近也,吾族自思敏公開闢卜吉於斯,迄今十有三代,歷來多年矣,而創建祠堂酬報先公之德,育養後人之才,有志未逮。今有會首高梁、舉棟、高宦、高璉等,不忘先人之厚德,慮無作聖之始基。於是,糾合諸族眾,一倡百和,戮力同心,鳩工庀材,成茲小築。春月經始;冬季落成。由是,先靈以妥,後學以開。斯役也,誠一舉而兩善備焉。將來龍鐘毓秀,地脈呈奇,繩繩繼繼千年俎豆不絕;累累代代萬世奇英疊生,是為序。[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季冬下浣 穀旦 ]
重修橫田路記
壬戌(公元1862年)之夏,雷雨知時,年豐有兆。舉凡事之有益於人者,固宜勇往而為之也。矧道路崩頹,行者苦之,尤為事之所不容緩者乎。斯時,父老本固、本源、本堯等雖意欲修之而一木難支,徒有志而未逮爾。越數月秋成,歲果豐穰,天人合德,父老一倡百和,遂各捐資,命工鞭石,乃重修橫田一路。撙舊石於一節,屬予作文以記之。予顧瞻斯道,雖未能平如砥,直如矢,而圯者修,偏者正,每當夏耘秋收,於彼南畝鹹甚便焉。即遇雨於斯者未有滑,涬之憂夜於斯者亦免偏陂之慮。雖費百金,不亦應爾乎。後之人與父老同志踵而修之,庶斯路之無崩頹也夫。
山潭村前塘頭碑記
余族門前肥塘一漲,乃族之元辰水也。舊雖畜養魚而塘塍低窄,泥塗崩漏,明堂不堪,關係非淺也。惟先人有志未逮。及今,登韓、高美、高通、登亮、良貴等倡之,族眾父老同祠子弟,同樂捐己資,命工採石高砌。工竣,囑記於事,是舉也。一則恢培明堂之餘氣,二則護一族元辰水,聚天心萬古康寧,一舉而兩善備焉。詩曰:卜雲其吉終焉,允臧其斯之謂歟,是為記。
山潭重建宗祠碑記
嘗思宗之言,尊祠之言,祀宗祠者,所以尊崇其先祖而煙祀也。故宗祠之設由來舊矣。況我朝定鼎以來,以至孝教天下,自天子公卿下迄庶人,莫不建是祠宗者。崇先祖則知春露秋霜,而愛著愨(què)存以寄其木本水源之思者,莫切如此焉。余族發源自托峰至文緣公乃徒居蓮塘。越四世,思敏公望氣卜宅結廬於斯,嗣是雲礽日盛,椒衍瓜綿。先公嘗於族左設立嗣宇以承宗祀,迄今百月餘年矣。第以歷年久遠,棟宇將頹,陰陽冢復宜擴大規模,以厚培風水。數年來幸百穀屢豐,室家清泰。登廟、本顯、本大、本元、玉潔、賢轅等鳩族眾而議其事。族人無不欣然,於是除照派外,復各捐資。工始於夏初,告竣於冬季,第見垣墉則環衛也,門閭則大啟也,堂寢則尊嚴也,氣體高華,規模宏敞,數月之間煥然一新,篤本根者固不可無此盛舉矣。後之人體聖朝孝治天下之思,念祖父崇報先公之意,繼續而光大之。吾各妥先靈於斯,聯予姓於斯,培風水於斯,興學校於斯,宗祊(bēng )靈長人文蔚起,不於斯有厚望耶。[道光乙已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仲冬月中浣吉旦立]
解放後建設小記
1958年修建靈山寺水庫,1964年修建瓦管引水工程,1987年修建村民禮堂,1992年修還村公路,1997年自建自來水飲水工程,村級國小,2006年修建村連縣道公路。
歷史名勝
靈山寺
靈山寺屬於嘉禾縣四大古寺之一。民國時期,縣國民政府在此辦學,為嘉禾有名的四校之一,即嘉禾第四完小、嘉禾第四中學。寺廟位於山塘村的西面,原為托山村、灣洋塘村、添泰塘雷村、大漿洞村、沈家車村、羅沙村(1949年解放時村子已消失)等十個村村民合建,是方圓幾十里佛教信徒求子祈福、祭拜神靈的地方。靈山有靈,是附近較大聲響的落歸處。在金秋時節更為明顯,要是大喊一聲,聽餘音,便覺聲音落在了靈山寺竹林深處。在南宋時,寺廟就已興建,善男信女往祭不斷,香火鼎盛。有香田百畝,常年都有主持方丈,據傳興旺時有僧侶百餘人。新文化運動後,興科學反迷信,僧妮漸少,寺廟開始破敗。上世紀30年代果相、果玉兩僧圓寂或出走後,寺廟椽斷瓦漏,長久失修。解放後,大躍進運動中寺廟中原有兩三層樓高的辦學樓房被拆往坦坪鄉石富沖村修建冶鐵爐。“破四舊”運動中菩薩雕塑悉數被損,寺廟諸牆被拆。
好美洞涼亭
好美洞涼亭位於村子東面的萬頃良田中間一條自東而西的茶鹽古道青石板路上。這一條青石板路北通新田,東接石橋連桂陽,是通往廣發、蓮荷、桃嶺、三井、金盆、石羊、寧遠一帶及廣西的要道,涼亭有飲水石缸和床鋪,有涼亭茶田。上世際七十年代末被毀。
板栗洞涼亭
板栗洞涼亭位於板栗洞千頃良田東端的青石板路上,東南接新、老謝家村,南接南源村,北接新田桃嶺鄉赤背田心村、廣發鄉平石板村。是古時肩挑煤、挑鹽的要道。因年久失修即將倒塌,1985年夏天,村民為避免傷人遂拆除。
高沖嶺風光
高沖嶺位於嘉新省道S205經山塘村與新田縣隔界地段的西北面。山系呈西北——東南走向,最高峰在東南端,婉如一條巨龍向東騰飛。最高峰上為獨塊巨石,上有風洞一個,颳大風時會發 出巨大聲響。登峰遠眺,遠南處南嶺棄九嶷山飛奔而來;遠東南處黃牛嶺似老黃牛帶領牛群急欲飲水舂陵河泮;東面東山嶺筆架山向桃嶺叩拜,秀峰寺在東山嶺山腰處隱約可見;近北處桃嶺比肩搶頭東望;西面廣發鄉千家洞水庫附近石峰林立婉如”桂林“。坦坪盆地,其他諸山皆收眼底。風光嶺、謝家山碧青如煙;金盆嶺像只巨龜探頭南爬;山下S205省道像一條巨蟒自新田向嘉禾縣城新區迅疾而去。
風俗習慣
伴嫁歌
本村亦保留了大量伴嫁歌曲目,世代女性口耳相傳,是嘉禾伴嫁歌重要組成部分。伴嫁歌是女伴陪出嫁姑娘以歌表情的一種惜別活動,它最突出的是圍繞新娘出嫁,傾訴她們的離情別緒,其中又以表現她們對封建婚姻制度和舊的倫理道德的怨恨、憤怒與抗爭為主。
傳統節日
與我國傳統節日大體上相契合,但亦有較多獨特之處,收錄其獨有特色之處列舉如下:春節:傳統油炸大塊肉為必備菜品,油炸肉年前即已炸熟備好,待有客來時,取若干與油炸豆腐煮食,主人為客夾肉置於碗內,以示熱情好客。初一、十五常有青壯後生組舞龍隊挨戶拜年,至開闊處著舞上一段,圍觀者喝彩叫好。社:在驚蟄後幾日,春分前。有“新墳不過社”之俗,即先年下葬、新立之墳在社之前掃墓。清明:村俗為春分至清明節之間掃墓祭祖,俗稱“掛青”。族人喜祭祀、尊崇先輩,故此節之盛大不亞於春節。立夏:吃艾葉煮的田螺、沙螺、雞蛋。立夏當天每人吃三個田螺、沙螺,一個雞蛋,老人言如此可保整個夏天平安健康。端午節:插艾蒲、吃糍粑。糍粑可有糯米糍粑、麵粉糍粑等。中秋節:吃粽子。粽子可包豆類、花生、肉等。鬼節(中元節):於大多數地方不同,本村農曆七月十四過節,當天焚香化紙祭祀先人。
物產美食
物產:水稻、紅薯、紅棗、牛仔泥辣椒(辣味第一)
美食:血鴨、血灌腸、油炸回鍋肉、餡豆腐、餡辣椒、酒糟炒黃鱔、泥鰍等
美酒:水酒、米酒、倒缸酒、燒酒、紅薯燒酒等
歷史人物
舉舜公傳
舉舜即我逢春公也,春公少時能讀書,及長又能嫻武略,滿清乾隆年間桂郡尚未開科,在衡考試,時值大比。春公文場示捷,後入武場,中箭不多。清例進學者坐東文場,不進者坐西文場。春公箭少坐在西場無進學希望,後來坐西場學生皆談笑話,學院聞之,責其何不做文章?談笑話學生斂云:“我們無進學之階,登時就懸一牌,若有詩文做得佳者,西場亦取錄進。”春公即振起精神,兩篇文章一首詩皆得意之作,後來西場獨取他一人,榮耀祖宗,人皆欣羨。嗣後在家樂守田園,不乾外事,家亦小康。
李讓江志傳
先外父李公諱讓江字亞廉別號小康,性落拓不羈,負豪概,膽略過人,器度豁達,博學多通。初師事何寶華,以占嗶為苦。先外祖令其力農,又令其運煤轉售新田,使之試嘗艱苦後復入學。性猶如故,廖公某謂先外祖曰嗣甥,兄弟成行,資質魯鈍,蓋令改業,以輕債累;而先外祖望子成名之念甚切。不稍抑損,復令出就外,傳從劉公濟霖游。而劉公誘掖有加,時揭其短以勵之,使知奮勉。繼又受業於廖公仙樓之門,廖公特加亭毒,文思大進。年二十二縣試第一,逾年游泮,又渝年食廩餼。文譽日起,傾動一時。旋以科舉廢,絕意進取雍容易講藝,有年兼習岐黃術。意在活人有請輒往,不辭勞瘁又不索酬報,家雖寒不計及錙銖,超越尋常。萬萬後仍屢空,故欲治白圭計然之術,購木鄰封編成木籜泛遊衡湘,或囤買山貨棹運南下而易貨物以還。屢費經營莫博蠅頭運,復屯蹇鬻薄產。兒盡傲骨常存,固窮樂道,復以教育英才為樂,曾主授珠泉師範席,尤以春風風人學者多,老生宿學鹹感佩嘆賞之,及別以律詩互相贈,答各盡所長。生平著述豪爽而多氣魄,不擘窠書,人皆稱有顏魯公筆意。終其身不事,求田以貧窶。卒歲進士廖詠霓為之哀輓,稱其“聘才憑一筆,惜無韓子送窮辭”非虛也。
國民政府軍政部軍法司書記官,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少校副官——李天民謹述
革命烈士名熙公簡傳
名熙公為舉舜公昆孫,即舉舜公來孫良遂公四子,正名盛熙,學名名熙,又常寫為民熙,號敬芷,生於癸卯年(公元1903年)【1】八月初十。年少聰穎好學,隨兄名振(盛淵)、名彰(盛典)在長沙入第一師範【2】附屬國小、湖南私立兌澤中學【3】就讀;1925年考入廣東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
1930年在國民黨張治中部的第八十七師任通訊營營長【4】,後加入南京軍官教導團學習,1931年在南京憲兵教導總隊【5】任教導營營長。任職期間為中共地下黨員李昌祉【6】密藏一批准備建立京滬聯絡總站所需的武器彈藥、通信設備。1932年由於中共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判變革命,供出了在南京白區工作的領導人名單,一批隱蔽在憲兵團的中共地下黨員,中共南京軍委負責人“藍小姐”藍文勝,特工李昌祉先後慘遭逮捕。李名熙也因此事受到牽連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解除一切職務。
1934年北上河南尋找曾經戰鬥過的部隊,在國民黨中央軍校總隊長祝紹周【7】的介紹下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第一分校上慰隊副,少校隊副等職。1938年調任陝西關中師管區中校副團長、上校大隊長。1940年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第七分校上校副員。
作為一個革命軍人,北伐戰士,李民熙經歷了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親眼目睹了蔣介石、胡宗南與人民為敵、背離人心的反動立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全面爆發期間,更是對蔣介石集團的悲劣行徑深惡痛絕。
1948年,利用在國民黨第七分校任上校副員職務之便,組織同鄉劉濟瀛【8】、曹傑【9】、陳廷傑、謝金堂【10】等十餘人在三十八軍【11】中秘密成立 “中華革命軍事委員會”,聯絡地點設在西安市南郊黃埔村,開展策反工作,並按解放區首長指示,廣泛掌握武裝力量,組織武裝暴動,或伺機起義,積極迎接解放。
1949年5月,李名熙得知:蔣介石進行內戰督戰從重慶飛經漢中,胡宗南【12】正為蔣介石修整下榻別墅。李名熙策劃在蔣介石開會的會議室及住宅處安放定時炸彈,欲將蔣介石和胡宗南等反動派一網打盡。不料,秘密泄漏,蔣介石臨時改變督戰線路乘機繞開漢中,密謀未成。
5月底,李名熙和曹傑等人在距漢中東南四十華里的聖水寺醫院內召開秘密軍事會議,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議宣布行動綱領,委派支隊司令、大隊長等職。參加了秘密軍事會議的叛徒團長翟某暗將綱領委令檔案向胡宗南告密。曹日輝【13】當即被扣,特務在曹家中搜出準備起義的名冊。胡宗南以名冊上李名熙為起義軍師長,曹傑為處長等,以及起義的詳細計畫為“罪證”,馬上組織抓捕行動。李名熙、曹傑等三十餘名地下共產黨員及愛國人士同時被捕入獄,史稱“日日命令事件”。匪警動用烙燒、灌辣椒水、手指釘竹籤、電刑、拷打等酷刑逼供,但李名熙等堅貞不屈,嚴格保守秘密,暗中保護中共地下黨員和民主進步人士。
然而事又有不幸,喪心病狂的國民黨殘匪到處實施搜捕。1949年9月21日,謝金堂從漢中翻越秦嶺,找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前委范明匯報工作,在接受任務返回漢中途中,於鳳縣黃牛鋪翻車摔傷,昏迷不醒,被胡宗南警備團搜出攜帶的“羅煜、馬子實給高慎之【14】信”。胡匪將其視為“通共密件”,隨之將其逮捕。9月30日至10月7日,羅煜、陳廷傑、馬子實、古松山、張國憲等一批地下黨員和革命進步人士亦先後被秘密逮捕,這就是“鳳縣黃牛鋪車禍異外泄密事件”。
1949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向秦嶺以南進軍,國民黨胡宗南部隊聞風喪膽,望風而逃,匆忙從陝西漢中潰逃到四川,12月2日抵達綿陽,並將隨軍押解的在“日日命令事件”及“鳳縣黃牛鋪車禍異外泄密事件”中被捕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共70多人,蒙著眼睛,用一根繩連線捆綁,以“囚犯”方式關押在綿陽城隍廟(今建設街號43號院)一間大倉房內。
12月5日敵警衛團接管後宣布:“除上鐐的外,解除蒙眼,改善一伙食,可以吸菸、說話”,並叫每人登記“案由、籍貫、學校畢業、社會職務、被捕地點……”。
6日傍晚,倉房外汽車轟鳴,人聲嘈雜,氣氛緊張。晚上12時左右,敵警衛團宣布第一批陳廷傑的侄子陳全德等14名“難友”釋放;第二批給劉濟瀛、李名熙、曹傑等人開鐐,費時很長;第三批,是給傅鶴峰、毛澤潤【15】等無鐐的人上鐐,押送到成都;第四批將曹傑、劉濟瀛、李明熙、李葆萼、羅煜、謝金堂(以上二人是黨員)、張國憲、劉雲綺、馬子實、陳廷傑、劉耀東、崔則謙、丁曉峰等18人傳案審訊,審訊完後不準帶被子和大衣押上汽車運走;第五批將陳雨皋、李建偉、張五夫、苳大春等10餘人,“大綁起來,眼蒙起來,手捆起來,一個一個出走”,轉到綿陽監獄繼續關押。
當晚,苟延殘喘的囯民黨反動派將用汽車運走的第四批李名熙、羅煜、馬子實、謝金堂、張國憲、劉濟瀛、曹傑、古松山等十八人,集體槍殺在綿陽縣小西門雙橋外橋頭的“亂葬墳”【16】;並匆忙將其屍體拖至三天前挖好的大坑內,草草掩埋,史稱綿陽縣“雙橋慘案”。
12月22日,綿陽縣解放,由陳雨皋、陳金德提供情況,經軍管會致函綿陽縣人民政府將李名熙等列士遺體挖出,綿陽縣給予棺木17副(其中陳廷傑已由其侄陳全德和同鄉湊買一副),並於12月29日寫出姓名[木牌碑]15個,由陳全德轉交救濟會派人分別入殮重新安葬。後又遷葬綿陽縣南山烈士公園【17】。
從軍報國,追求光明;黎明將至,曙光未見;將星隕落,英才天妒;名熙何不民惜?
富村經濟
村里經濟多為外出務工型經濟,十有九戶外出務工。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政府的引導下,農民建池積極性高漲。目前,70%以上的豬場已經建設沼氣池,實現豬場糞便的回收利用,使本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廁所、豬圈、沼池聯合為一個系統,產出的沼氣作為農戶的生活用能,沼液、沼渣作為肥料進入農田,促進了農村生物質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農民健康狀況及衛生條件的改善,實現了發豬—沼—果”、“豬—沼—魚”、“豬—沼—菜”循環經濟模式的富民生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