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山楂花腐病病原為山楂鏈核盤菌(學名:
Monilinia johusonii (Ell. et Ev.) Honey),屬
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盤肉質,初為淡褐色,後變為灰褐色。子囊盤的發育過程,由絲狀逐漸發育呈火柴梗狀、高腳杯狀,最後形成完整的子囊盤。成熟子囊盤徑3~12毫米,平均5.4毫米;子囊盤柄長1~18毫米,平均9.7毫米。柄的長短與越冬病果上面覆蓋物厚度有關,無覆蓋物的柄短,有覆蓋物的柄長。盤上著生棍棒狀子囊。
子囊無色稍彎曲,大小為(84.0~150.7)微米×(7.4~12.4)微米,平均126.6微米×9.1微米。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橢圓或卵圓形,單列,大小為(7.4~16.1)微米×(4.9~7.4)微米,平均10.7微米×6.4微米。子囊間有側絲。
圖註:1.子囊盤;2.分生孢子;3.子囊及側絲;4.子囊及子囊孢子
為害症狀
山楂花腐病為害山楂的葉片、新梢和幼果。展葉後4~5天的幼葉受侵染,初為短線條狀或點狀褐色小斑,擴展後壘紅褐色或棕褐色大斑。病班擴展迅速,從開始發病經6~7天即可擴展到葉片的1/2~2/3,病葉遂即萎縮枯死。天氣潮濕時,病斑上生出一層灰白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通常以一個葉片上產生一個病斑的居多,有的葉片也能產生2~3個病斑。葉上病斑可擴展到葉柄,嚴重時直達葉柄基部。病葉最後焦枯脫落。新梢發病多在樹下部萌櫱枝上,系由新梢頂部葉片病斑擴展所致,即新梢頂部葉片發病後,逐漸向下擴展至葉柄基部,再蔓延到幼嫩的枝梢上。病梢的症狀,初為褐色斑點,後變紅褐色,病斑環繞枝條一周后病梢即枯死。新梢從發病到枯死只需3~4天。幼果發病多在落花後10天左右,在果面上出現直徑1~2毫米的褐色小斑點,病斑發展迅速,2~3天后即擴展到整個果實,幼果變暗褐色,腐爛。病部表面有粘液,並有酒精氣味。幼果發病7~8天后即開始脫落。剖視初顯症狀的幼果,果肉至果心的腐爛部分,遠遠超過外觀症狀的範圍,幼果發病是從果心開始,逐漸向外擴展,亦即病菌分生孢子在開花期由柱頭侵入造成的。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在落地病僵果上呈假菌核形式越冬,翌年春季,地面潮濕處的病僵果上能長生子囊盤。據中國遼寧省鞍山地區調查,子囊盤開始出現在4月下旬,5月上旬達到盛期,5月下旬以後停正發生。子囊盤發育適宜溫度為8~14℃,土壤含水量為30~40%。子囊孢子借風力傳播,是初侵染來源。先造成嫩葉、新梢發病,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孢子萌發後經花器與柱頭侵入。再造成果腐。
流行規律
山楂花腐病的發生,與當地氣候條件有密切關係。若山楂展葉後至開花期間多雨、低溫,則葉腐、果腐往往大流行。通常展葉後多雨,葉腐較重;開花期多雨,易造成果腐流行。溫度是影響物候期早晚的重要條件,也左右著發病期的早晚。高溫、商濕出現早的年份和地區,發病早;反它則晚。同時早春溫度偏低時,延緩了展葉開花時期,增加了病菌侵染機會,發病也重。
一般山地果園發病比平原果園重,溝谷地又比坡上地病重。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發病重。如
大金星、小金星、豐收紅等早熟品種發病較輕,四方頭、遼紅為中感品種,而二猴頭為高感品種。
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