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是山東科技大學下轄二級學院。
學院前身始於1951年淄博洪山煤校設立的採礦科,2013年更名為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2020年更名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設5個教學系,開辦4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有教職工141名,在校學生1986人,其中本科生1286人,碩士生633人,博士生67人,另有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3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1951年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山東科技大學
- 現任領導:卞西春(黨委書記)、陳紹傑(院長)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4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3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國家重點學科:1個
- 院系設定:5個教學系
-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前灣港路579號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科研,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合作交流,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51年,淄博洪山煤校設採礦科。
1956年,濟南煤礦學校設採煤科。
1960年,山東煤礦學院設採煤系。
1971年,山東礦業學院設採煤系。
1978年,成立礦壓研究室;成立特采研究室。
1985年,煤炭部批准成立礦山壓力研究所。
1988年,煤炭部批准成立特殊開採研究所。
1995年,獲批礦山壓力煤炭部重點實驗室;獲批採礦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2000年,組建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院);獲批礦山壓力與岩層控制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獲批礦業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獲批工程力學碩士點。
2003年,獲批礦業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批固體力學碩士點。
2004年,獲批工業工程工程碩士領域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獲批深部礦井安全開採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獲批礦業工程山東省首批泰山學者設崗學科。
2007年,獲批礦山災害預防控制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採礦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2010年,獲批礦山災害預防控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2011年,獲批工程力學山東省重點學科;獲批力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2013年,更名為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獲批礦業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
2014年,礦業工程學科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
2016年,獲批礦業工程山東省一流學科;獲批採礦工程山東省高水平套用型專業(群)建設。
2017年,獲批山東省礦山空區治理與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
2018年,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驗收共建);成立中蒙礦產資源綠色智慧型開發國際研究中心。
2019年,礦業工程入選山東省築峰學科;獲批礦山空區災害與塌陷地治理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成立中斯稀缺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國際實驗室;成立智慧型採礦臨礦學院(共建)。
2020年,更名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獲批山東省衝擊地壓防治智慧型化技術及裝備工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設5個教學系,開辦4個本科專業。
系:採礦工程系、資源工程系、工業工程系、力學系、礦物加工工程系
本科專業:採礦工程、工業工程、工程力學、礦物加工工程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有教職工141名,其中教授36名、副教授41名;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1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名、全國勞動模範1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名、“國際傑青計畫”入選者1名、“齊魯最美教師”1名、山東省教學名師3名、有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人才稱號專家15名。
類別 | 姓名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譚雲亮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工程 | 譚雲亮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宋振騏、譚雲亮、劉偉韜、郭忠平、孟祥軍 |
全國勞動模範 | 宋振騏 |
泰山學者 | 譚雲亮、孫文斌、公彬、蔣力帥、沈寶堂 |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陳紹傑 |
參考資料:註:名單不全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山東省高水平套用型專業(群)建設核心專業1個,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1個;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
類別 | 名稱 |
---|---|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 採礦工程、工業工程、礦物加工工程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採礦工程 |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 工程力學 |
山東省高水平套用型專業(群)建設核心專業 | 採礦工程 |
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 | 礦業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參考資料: |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面向行業,強化創新——安全工程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2018)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1個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1個山東省一流學科,1個山東省高峰計畫學科,1個山東省高水平建設學科,1個山東省重點學科。
類別 | 學科名稱 |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礦業工程 |
一級學科博士點 | 礦業工程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力學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資源與環境、工程管理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 礦業工程領域、工程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 |
國家重點學科 | 採礦工程 |
山東省重點學科 | 工程力學 |
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 | 礦業工程 |
山東省一流學科 | |
山東省高峰計畫學科 | |
山東省高水平建設學科 | |
參考資料: |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工程實驗室1個、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
平台類別 | 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與批文公章一致) | 批准年月 |
---|---|---|---|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礦山空區災害與塌陷地治理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科技部、教育部 | 2019.12 |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 | 省部共建礦山災害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科技部 | 2010.08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2013.06 |
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 | 煤礦災害預防與處置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 | 國家應急管理部 |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礦山災害預防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2005.07 |
省級重點實驗室(山東省) | 山東省礦山災害預防控制重點實驗室 | 山東省科技廳 | 2010.08 |
省級重點實驗室(山東省) | 深部開採岩層控制與環境保護實驗室 | 山東省教育廳 | 2017.09 |
省級實驗室(山東省) | 山東省煤炭開採安全與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山東省科技廳 | 2018.09 |
省部級引智基地(國家外國專家局) | 礦山空區治理與環境保護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培育) | 國家外國專家局 | 2018.11 |
省級實驗室(山東省) | 礦山空區治理與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 | 山東省教育廳、財政廳 | 2017.10 |
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 | 山東省礦山空區治理與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 | - | - |
參考資料: |
團隊類別 | 研究方向 |
---|---|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 | 煤炭深部礦壓與突水動力災害機理與防治 |
國家“千人計畫”創新團隊 | 地層環境力學 |
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 | 礦業安全與環境防治 |
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創新團隊 | 深部煤礦動力災害機理與防治 |
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畫團隊 | 開採沉陷控制與塌陷地治理 |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人才引育計畫 | 深部礦井圍岩災害智慧型預控 |
山東科技大學科研創新團隊支持計畫 | 礦山壓力與岩層控制 |
山東科技大學科研創新團隊支持計畫 | 煤礦深部突水動力災害預防與控制 |
山東科技大學科研創新團隊支持計畫 | 開採沉陷與環境保護 |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計畫 | 深部構造突水災變特徵與注漿防控 |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計畫 | 深部巷道流變—動載疊加致災機理與控制技術研究 |
參考資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獲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60項,承擔國家級課題79項、省部級課題67項,發表SCI論文525篇,出版學術專著44部,授權國際發明專利36項、國內發明專利279項。
序號 | 獎勵類別 | 獲獎等級 | 獲獎項目名稱 | 獲獎年度 |
---|---|---|---|---|
1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煤礦深部開採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 | 2017 |
2 | 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 | 二等 | 深部煤礦衝擊地壓防治關鍵技術 | 2016 |
3 | 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深部開採覆岩運動規律及沉陷控制 | 2016 |
4 | 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 | 二等 | 深部工程岩體損傷破壞機理與支護理論 | 2015 |
5 | 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 | 一等 | 高應力煤體遠近場卸壓開採及動壓巷道穩定性控制 | 2018 |
6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 一等 | 採煤塌陷地建設利用關鍵技術與工程套用 | 2019 |
7 | 山東省技術發明獎 | 一等 | 複雜條件下非完整岩體變形破壞分析方法與控制關鍵技術 | 2016 |
8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深部采場動力災害防控成套技術及關鍵裝備 | 2019 |
9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矸石充填開採關鍵技術及採空區覆岩穩定性研究 | 2018 |
10 | 山東省技術發明獎 | 二等 | 無煤柱沿空巷道支護理論與關鍵技術 | 2016 |
11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條帶煤柱長期支承性能及其對地表變形控制研究與套用 | 2015 |
12 | 貴州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複雜地質礦山圍岩失穩破壞機制與防控關鍵技術及套用 | 2019 |
13 |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煤礦采場覆岩空間結構演化機理研究及套用技術 | 2016 |
14 | 山西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 | 多煤層覆岩破斷群結構演化致災機理及套用 | 2016 |
15 | 中國專利優秀獎 | 優秀獎 | 累積變形載入真三軸試驗箱 | 2019 |
16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 | 一等 | 煤礦沿空留巷安全支護理論技術及套用 | 2015 |
17 |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 | 深部衝擊地壓災害監測解危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 | 2017 |
18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 | 一等 | 煤礦采場覆岩破壞災變演化機理及防控關鍵技術 | 2017 |
19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 | 一等 | 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體變形破壞分析方法與穩定性控制關鍵技術 | 2015 |
20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 | 京西複雜地質環境應力集中煤層調控開採關鍵技術及頂板災害防治 | 2018 |
21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 | 山東礦區衝擊地壓類型、發生機理與治理關鍵技術 | 2016 |
參考資料: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學院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日本長崎大學、俄羅斯庫茲巴斯國立技術大學等國際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學院派出教師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等高校訪學或交流200餘人次,先後選派100餘名研究生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高校攻讀學位或交流訪學。
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2022年11月6日,學院舉辦“志願青春引航 愛心共築希望”希望小屋公益主題活動。11月12日,學院組織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爭做憲法衛士”的主題團日活動。
2023年11月20日,能源學院舉辦第三屆冬季越野賽。12月5日,學院舉行“獻禮二十大,啟新迎未來”主題升旗儀式。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卞西春 |
院長 | 陳紹傑 |
副書記兼副院長 | 許琳 |
副院長 | 劉偉韜 |
趙同彬 | |
孫文斌 | |
黃萬朋 |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