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是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為提高全省非遺系統性保護能力和水平,設立的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
- 發布時間:2022年1月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是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為提高全省非遺系統性保護能力和水平,設立的榮譽稱號。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是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為提高全省非遺系統性保護能力和水平,設立的榮譽稱號。...
加強城鎮化建設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8.完善設施體系。適時啟動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規劃建設。鼓勵各市、各縣(市、區)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配套改建、新建傳承體驗中心,形成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等在內,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
山東省非遺旅遊體驗基地,是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的基地。發布通知 2023年12月29日,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落實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關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要求,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啟動了全省非遺特色旅遊線路、...
魚山梵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的成立,旨在維護智慧財產權,開展魚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整理,保持創新發展。2022年1月,經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2023年1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基地簡介 滕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位於滕州市荊河西路96號嘉藝翔宇藝術城,依託非遺項目有柳琴戲、滕縣松枝鳥、滕州張汪竹木玩具製作技藝、滕縣民間印染、木雕、糖人等各級非遺17項。體驗面積15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人參加體驗。基地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採用遊覽展示、藝技展演、沉浸體驗、研學實踐等形式...
曲阜儒家研學旅行基地(山東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曲阜市研學旅行協會會長單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體驗為主,涵蓋孔子所倡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相關內容。基地概述 曲阜儒家研學旅行基地以中華傳統文化體驗為主,以傳統禮儀、實物體驗、立體展示的形式,讓體驗者通過看、聽、觸、感、...
2006年,學校被命名為“山東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2007年,第七屆山東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爭得七金七銀兩銅共十六枚獎牌。6月,高培芬老師以諸城派古琴第五代傳人的身份,入選“首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08年,被濟南市總工會授予“濟南市模範...
2011年5月23日,山西省懷仁縣申報的春節(懷仁旺火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1。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 共323個詞條1.3萬閱讀 豫劇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是主要流行於河南省、河北、山東,流傳中國各地的傳統戲劇...
現為國家3A級景區、國家三級博物館、山東省首批“中國小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東省科普示範基地。2024年8月,被認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歷史沿革 山東百年課本博物館坐落於齊國故都山東省淄博市,位於高新區中潤大道255號印象齊都文化產業園內,是隸屬於北京志鴻教育集團下屬子公司山東齊都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認定99家企業和單位為“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申報條件 (一)已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單位或企業;(二)在生產性保護活動中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三)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
2006年5月20日,聊城雜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Ⅵ-2。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 共323個詞條1.1萬閱讀 豫劇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是主要流行於河南省、河北、山東,流傳中國各地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豫劇...
楊進邦,男,195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臨沭縣鄭山鎮楊沙埠村村民,國家級非遺項目、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沭柳編)代表性傳承人。解印權,臨沂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沭柳編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措施 山東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籌建 2023年4月,臨沭縣獲準籌建臨沭柳編山東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示範區...
該書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聊城市魚山梵唄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聊城市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釋永悟主編。梵唄始創魚山,又稱“魚山”,是“魚山梵”或“魚山唄”的簡稱。梵,清淨、止斷、如禮如法之道;唄,歌贊、供養、和雅稱嘆之德。因三國曹植魚山...
該書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聊城市魚山梵唄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聊城市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釋永悟主編。據介紹,該書為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魚山梵唄音樂傳承項目,獲聊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支持出版,...
截至2023年末,台兒莊區有省級非遺項目6項、市級非遺項目59項、區級非遺項目137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1人,區級代表性傳承人36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1處,省級非遺工坊1家、市級非遺工坊8家、區級非遺工坊16家。文物 截至2023年11月,台兒莊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89處,其中世界...
五蓮割花,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名“割繡”、“割絨納繡”,起源於明末清初,是五蓮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術品,廣泛流傳於五蓮縣及周邊地區。割花鞋墊圖樣美觀大方,有龍鳳呈祥、福壽雙全、花鳥魚蟲等,富含寓意。每當舊時姑娘出嫁時,總會親手縫製幾雙鞋墊送給新郎,以及公公婆婆、爺爺奶奶,討得一家人的喜愛。這...
學校被評為濟南市文明單位、中國青少年創客奧林匹克系列活動實驗基地、山東省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省級重點基地,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山東省科普示範學校、全國生態教育示範學校。文化傳統 學校以“尊重差異、開發潛能、促進可能,為每一個學生未來出彩的人生奠基”為辦學理念,以“行成人成才教育、...
聊城市文明校園、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基地 歷史沿革 冠縣東街學校前身最早為1829年(清道光九年)創建的清泉書院,地址在老縣城東南角成賢街。後縣署被燒,書院遂移於錢氏家祠。至1881年(清光緒七年),在成賢街東首建考棚(考棚是清朝縣內考試秀才的地方),清泉書院遂移於其內。1903(清光緒二十九年),...
向“研究者”的轉變。功勳校長、最美教師、風格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一批領導教師榮獲各級各類殊榮。南上山街國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取得累累碩果,獲得了“濟南市基礎教育階段特色學校”榮譽稱號,並被評為“濟南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示範基地”,師生合力演奏出蓬勃向上、全力跨越的華彩樂章。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健康教育促進學校試點單位、山東省青少年創客教育實踐基地理事單位、市級綠色生態學校、市級後勤管理示範校、市級規範化學校、市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市級中國小機器人教育實驗試點校等多項全國、省、市級榮譽稱號。被濟寧市民眾藝術館確定為少兒藝術教育基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學校近兩年榮獲“山東省家校合育示範校”“山東省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被列為“蓓蕾藝術工作站”市級示範點、“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歷史沿革 冠縣第四實驗國小始建於2020年,是冠縣教體局直屬國小,位於冠宜春東路235號,冠縣實驗中學原校區,各功能室教學裝備均到達省頒標準。建校三年來,在...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有教職工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7人,碩士、博士346人,“雙師型”教師308人,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58人;先後聘用160餘名實踐經驗豐富、行業知名度較高的專家、能工巧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作為兼職教師;組建教學大賽團隊11個、名師工作室67個,400餘人獲省以上教學能力、教科研...
2017年12月14日,山東首家現當代戲曲名人專題紀念館——鮮櫻桃紀念館開館儀式在淄博市五音戲劇院舉行。鮮櫻桃紀念館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於一體,是傳承、保護、發展五音戲藝術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實踐基地。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淄博...
還有在“牡丹傳說”鏈條式開發研究和成果基礎上申請的《牡丹傳說》獲批為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再加上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的加持,下一步將通過從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搭建的研究、交流的平台,積極發揮高校的職責,持續傳承和發揚菏澤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核心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科研型重點實驗學校”、“山東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重點基地”、“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
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山東省單獨招生資格高校、山東省“3+2”分段培養本科生試點高校、山東省首批學分制改革試點單位、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學校、山東省創新創業學院、山東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新發明教育基地。
傳承人物 信紅霞,女,1971年10月出生,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臨邑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主任,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勾勾代表性傳承人。鄺書雲,女,1946年7月生於山東濟陽,臨邑縣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勾勾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措施 2006年,臨邑師範學校成立了一勾勾研究傳播中心,由7名教師及30名...
山東省人文社會科學課題 網路直播帶貨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張威 山東省人文社會科學課題 山東回族美術的發展現狀與保護策略研究 楊紀婷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文化創意產業融入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路徑研究 陳艷麗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青年專項 基於人工智慧的設計服務平台研究 張沛之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在全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臨沂大學紅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建成並面向社會正式開放。作為全國高校第一家紅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以弘揚“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為主題,以誕生、傳承於沂蒙地區的各種紅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展示內容,是臨沂大學進行紅色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展館占地900餘平方米,由紅色...
博興縣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大水系,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全國蒲草系列工藝製品的唯一產地、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柳編和草編分別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中國草柳編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