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學校創建時只有國中,1956年設高中班,學校初具規模,在校學生達到810人。雖然條件艱苦,但教師教學精益求精,學生學習廢寢忘食。六十年代高、國中升學率、優秀率連續多年名列全市前茅。在這期間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學校的文體活動也蓬勃發展,特別是籃球運動連續多年獲得全市冠軍。
“
文化大革命”十年,學校各項工作受到衝擊和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又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1979年7月,學校被確定為市重點中學。1987年撤消國中,成為天橋區的一所高中。1989至1993年,學校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校舍進行了頗具規模的改造,辦學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
九十年代,學校先後經歷了與省實驗中學、
濟南廣播電視大學的合併。2002年5月經市政府批准恢復了山東省濟南第十一中學。十一中獲得了新生,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
近年來,學校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確立了"全面發展、人盡其才"的辦學理念,以"明禮、明智、自勵、自強"為校訓,努力實現"打造現代化精品強校,建設文明幸福校園"的辦學目標。2004年學校步入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行列。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不斷加強基礎建設,最佳化辦學條件,2002年以來,學校建立了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
電子閱覽室、聲像室、計算機教室、多媒體語音教室、校園網路中心、電子監控中心,教室配有
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了網上互動式教學。學校還建有塑膠操場、舞蹈室、書畫室、器樂室、勞技室等設施,藝體綜合樓及學生公寓。學校大力實施校園文化戰略,精心建設文化場所,努力建設花園校園、書香校園,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師資力量
學校努力實踐“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職工競爭激勵機制,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注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師資培訓力度,創辦青年教師成長學校,開展“十大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在學校176名教職工中,專任教師119人,省市優秀教師8人,市教學能手15人,市學科帶頭人6人,市優秀班主任21人,高級教師45人,中級教師55人,教育碩士2人,參加研究生進修學習畢業的56人,有60多名青年教師參加全國、省、市級骨幹教師培訓。
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放寬眼界,拓寬辦學渠道,突出辦學特色。自2000年起,學校招收寄宿生,寄宿生人數由最初的56人擴大到1000多人。探索出一套寄宿制管理模式。學校還突出培養藝、體特長生這一辦學特色,加大招生力度,拓寬教學途徑,為特長生構架起通往高校的立交橋。
文化傳統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學校歷經半個世紀的滄桑,煥發出勃勃生機。在新的發展時期,十一中人將繼續發揚“真誠團結,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艱苦創業,開拓進取,以嶄新的面貌向著“打造現代精品強校,建設文明幸福校園”的辦學目標邁進。
學校領導
學校擁有一支真誠團結、自強不息的領導班子,他們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不畏艱辛,真抓實幹,依法治校,以人為本,在“全面發展,人盡其才”的辦學理念下,進一步提出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的教育理念。他們以“打造現代化精品強校,建設文明幸福校園”為辦學目標,狠抓學校內部管理,積極營造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校園氛圍,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
楊濱: 黨委書記、校長
趙祥明: 黨委副書記
萬云: 黨委委員、副校長
張清福: 黨委委員、副校長
滕岩: 黨委委員、副校長
辦學成果
學校是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國際生態學校、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親職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山東省最具辦學特色學校、高等學校與普通高中聯合育人省級試點學校、山東省健美操特色高級中學、山東省文明校園提名校、濟南市首批新優學校、濟南市首批“家長學校示範校”、濟南市中國小創客空間、濟南市中國小親職教育“泉家共成長”工程項目單位、濱州醫學院優秀生源基地、北京聯合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2020年12月,授予“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校址:濟南市天橋區堤口路131號。
可乘坐濟南公交K7路、濟南公交K12路、濟南公交K15路、濟南公交K45路、濟南公交67路、濟南公交K91路、濟南公交K107路、濟南公交K125路、濟南公交K167路到十一中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