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元朝
- 職能:監治本道諸路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性質 官署名 朝代 元朝 職能 監治本道諸路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改名。監治本道諸路,為內八...
二十四年(1287年),治益都路(治今山東省青州市)。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分管益都路、濟南路、般陽路、寧海州。另有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山東東西道提刑...
山東地區分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駐益都)、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駐濟南)及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的一部分。[1] 山東歷史明清時期 ...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司於濟南路,設使、副使等官。監治河間、濟南、大名、東平、益都等路,兼勸農事。隸御史台。二十八年,改為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肅政廉訪司,元官署名。掌監察百官。...... 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改稱肅政廉訪司。初置山東東西、河東陝西、山北京西、河北河南四道。大德初,全國分二十...
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司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官署名。由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山北...
另有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元朝御史台直轄的內八道之一,置司於濟南路。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隸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參見“肅政廉訪司”。 ...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置司於杭州 (至元二十九年由平江路遷至杭州),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 ...
置司鳳翔,隸陝西諸道行御史台。成宗大德元年(1297)罷,三年復立於京兆,七年遷回鳳翔。監治奉元、廷安、興元、鞏昌等路。參見“肅政廉訪司”。 [1] ...
元朝地方監察官署名。設於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十一月,置司雷州路。成宗大德元年(1297),併入廣西廉訪司。四年復立。為江南十道監司之一。參見“肅政廉訪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1292) 由河北河南道肅政廉訪司改立,置司於汴梁 (今河南開封),監製汴梁、河南府路等地,為內八道監司之一,...
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官署名。元朝地方監察機構,由提刑按察司改名,仍置司太原,為內八道監司之一,直隸御史台。參見“肅政廉訪司”。 ...
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性質 官署名 朝代 元朝 職能 監治本道諸路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改名,監治本道諸路,為內八...
山東地域分屬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和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的一部分,登州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據古文獻記載,元朝在山東地區共設定6路,23州,...
至此,“山東”一名始正式成為一個行政區之名稱。元代置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及山東東西道宣尉司,直隸中書省,稱為“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東行中書...
二十七年(1290年)屬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濟南路。元棣州仍治厭,厭次、商河、陽信,無棣(山東無棣縣)4縣。明洪武元年(1368)省州治厭次縣入棣州;六年(1373)...
大德十年(1306)出任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後又任山東東西道。所到之處,伸枉黜濫,風紀振揚。至治三年(1323),遷西蜀四川道憲使,進階朝請大夫。泰定二年(...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寧海州,(下。)偽齊劉豫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二縣立寧海軍。金升寧海州。元初隸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隸省部。戶五千七百一十三,口一萬五...
後歷官奉訓大夫,僉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事,累官至翰林國史院都事、太子司經。傳聞之中的拜住,有一喜一喪。“一喜”,是說元朝的宣徽院使、色目人孛羅...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曾任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使司照磨,晚年任益都田賦總官。著有《齊乘》等。)七十二名泉著名詩文 編輯 一、明代山東按察司僉事、詩人晏...
元建國初,曾立提刑按察司四道(即山東東西道,河東陝西道,山北東西道,河北...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改稱肅政廉訪司,後來增至二十二道:內道八,...
元建國初,曾立提刑按察司四道(即山東東西道,河東陝西道,山北東西道,河北...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改稱肅政廉訪司,後來增至二十二道:內道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