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

山東交通學院始建於1956年,2000年由交通部劃轉山東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面向全國招生,以實施本科教育為主,堅持“立足交通、突出特色、強化素能”的辦學方針,現已成為一所以工學學科為主,以交通類專業為骨幹,培養套用型高級人才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
  • 英文名: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56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工科
  • 屬性:教育部套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單位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
  • 現任校長:陳松岩
  • 主管部門:山東省教育廳
  • 碩士點:2
  • 校訓:明德至善,格物致知
  • 主要院系:汽車工程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學院、工程機械學院等
  • 學校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海棠路5001號
  • 學校代碼:11510
  • 主要獎項: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
學院簡介,教學機構,實驗條件,科學研究,辦學理念,未來發展,下轄院系,汽車工程學院,工程機械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航空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交通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頓河學院,

學院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3200畝,兩地四址(兩地:濟南、威海;四址:長清校區、無影山校區、威海校區、東校區)辦學。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學生25000餘人,在職教職工1610人,專任教師86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67人,副高級職稱248人,博士78人,碩士57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5人,省部級優秀教師1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聘請2名院士擔任學校兼職教授。學校具有留學生招生資格和中外合作辦學資質。學校圖書館是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知識網路)一級站點,建成了超星數字圖書館鏡像站,藏書169萬冊。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

教學機構

學校設有汽車工程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學院、工程機械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航空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交通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航海學院、船舶與輪機工程學院、國際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17個二級學院,還設有基礎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土木工程、航海技術、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技術、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59個本科專業,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涵蓋工、理、經、管、文、藝、法7大學科門類,其中,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載運工具運用工程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交通運輸、土木工程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船舶與海洋工程等7個省級特色專業,輪機工程、物流工程、金融學等5個省級高水平套用型重點建設專業(群),其中輪機工程專業群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立項。

實驗條件

學校具備良好的工程環境,建有70餘個實驗室,其中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4個——汽車結構與測試實驗室、道路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與智慧型交通實驗室、現代製造技術實驗室;交通部重點建設實驗室2個——汽車故障測試診斷實驗室、工程機械電液控制實驗室;校級重點實驗室6個——機動車實驗中心、ITS(智慧型交通系統)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工程機械實驗中心、電氣電子實驗中心、基礎實驗中心,其中機動車實驗中心是國家級計量認證合格單位; ITS實驗室居國內領先水平。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

科學研究

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現有車輛再製造工程研究中心、公路環境與工程試驗研究中心、中國嵌入式系統智慧型交通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交通事故司法鑑定所、交通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汽車技術研究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所、工程機械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成為交通套用型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特別是在汽車及發動機套用技術、機動車綜合測試技術、公路與橋樑的規劃設計、專用車設計與改裝、現代物流技術等研究領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能夠承擔處於學科前沿,對交通科技具有前瞻性的重大科研項目。近五年來學校教學科研成果豐碩。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和實踐項目、山東省教育教學課題、省級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畫項目、省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立項,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0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獲獎數目與層次大幅躍升。獲山東省科技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10餘項, 其中“黃河中下游粉土工程特性與路基長期服役性能保障技術”獲2018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SCI、EI、CSSCI等各類學術論文20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16部,授權發明專利200餘項,制定行業、地方標準10餘項,科研項目立項和經費逐年攀升。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
學校擁有1個全國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1個工信部實驗室(山東)、3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山東省工程實驗室、4個山東省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是山東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智慧型交通協同創新中心”的牽頭單位。此外,威海校區還獲批組建了3個威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威海市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方面,設有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交通教育研究基地2個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辦學理念

學校聚焦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始終對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和特色,著力提升服務國家戰略以及解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為交通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海洋強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等貢獻“交院力量”。與臨沂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臨沂市成立了獨立法人科研機構“山東交通學院臨沂研究院”,與威海市南海新區管委會合作成立了“威海海洋信息技術研究院”,與山東省乾雲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成立了“山東省交通大數據研究院”。機動車檢測實驗中心具有國家有關部委批准的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國家車輛事故深度調查(NAIS)工作站(山東)、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交通法學研究中心、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交通產業中心、山東內燃機學會秘書處、國家科技部眾創空間設在學校。
學校堅持“引進、學習、融合、發展”的國際合作辦學原則,不斷豐富中外合作辦學內容,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現與俄羅斯、美國、英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的62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廣泛開展師生交流和學術科研合作。學校積極回響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廣泛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同泰國高校合作,在泰國孔敬省設立分校區;2019年,教育部批准設立非獨立法人機構“山東交通學院頓河學院”標誌著我校中外合作辦學由項目辦學到機構辦學的重要躍升。學校重視留學生的教育與培養,累計招收來自50個國家的525名留學生。

未來發展

建校63年來,學校堅持“立足山東,服務交通”的辦學方針,秉承“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的校訓,發揚“嚴 尊 勤 全”的優良校風,弘揚“愛校 敬業 務實 創新”的“交院人精神”,以“培養交通事業有成長力、有國際視野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推進套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行業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下轄院系

山東交通學院長清校區包括汽車工程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學院、工程機械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航空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交通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頓河學院等。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始建於1956年,現有碩士研究生、本專科學生2200餘人,教師70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和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0%,有外籍專家1人,部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1人,部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交通運輸教研室為“省級教學團隊”。2017年,汽車工程學院榮獲“山東省工人先鋒號”先進集體稱號。
現有山東省“十二五”特色重點學科——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學科,車船運行安全節能與環保1個專業碩士方向,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4個本科專業和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1個專科專業。交通運輸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201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車輛工程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專業;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為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示範性工科專業。2017年,交通運輸專業群(交通運輸、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獲批山東省高水平套用型立項建設重點專業群。
學院下設交通運輸系、車輛工程系、汽車服務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和汽車工程實驗中心等5個教學機構;另設汽車運用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套用技術研究所、車輛檢測與診斷研究所、車輛安全與節能技術研究所、車輛控制與仿真研究所、車輛振動與噪聲控制研究所、汽車空氣動力研究所、內燃機增壓與排放控制研究所、汽車保險研究所、汽車行銷研究所、汽車評估研究所、新能源汽車研究所等13個研究機構;有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教學示範中心,其中,“汽車運用技術實驗室”為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運輸車輛檢測、診斷與維修技術實驗室”為國家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汽車工程實驗中心” 和“汽車工程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為山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專業實驗室建築面積為10000m, 設備總值達4000餘萬元,下設23個子實驗室,可開設實驗項目68個,開放性實驗37個。
學院近幾年獲批省部級及國家級科研課題40餘項、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技術發明獎7項。學院還對社會開展汽車和發動機產品性能檢測等工作,並與豐田汽車公司、中國人保、平安保險公司、長安汽車集團、中國重汽集團、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公交總公司、山東華源萊動內燃機有限公司、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和內燃機行業協會等單位深度合作,在校內外聯合建立了多個培訓基地,供學生實習和員工培訓,為行業和企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工程機械學院

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2300餘人,下設工程機械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機械製造系,擁有工程機械實驗中心、機械基礎實驗中心、材料加工工程實驗中心、液壓技術研究中心、微量物證鑑定所及機械電子研究所。學院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博士21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嚴謹務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學院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工業設計5個本科專業,工程機械運用技術1個專科專業。學院在專業建設和實踐平台建設方面成績顯著,現有山東省特色專業1個,山東省名校工程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群1個,省級微課比賽三等獎1次,校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課件講課比賽獎項16門次,獲校級MOOCS課程建設1門,資助6門MOOCS建設課程。完成5個本科專業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獲得“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先進單位”稱號,完成3個普通本科專業校內專業評估,修訂《工程機械學院實驗室建設發展規劃(2017-2020年)》;實驗儀器設備總值達2700餘萬元,實驗室總面積達6100平方米;學院致力於教育教學國際化,留學生規模達50餘人。
多年來,工程機械學院主持參加了縱橫向教研、科研項目4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20餘項,科研與社會服務總經費1000多萬元;主編參編教材與科技書籍40餘部;完成50餘項課題結題、驗收工作;獲得省部級、廳級科技獎勵30餘項,申請與授權國內外發明、實用新型專利200餘項;校級教研教改立項30項;撰寫專業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EI/SCI檢索論文300餘篇;校外產學研教學基地50餘家。
工程機械學院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思想引領、雙創教育、實踐教育等方面成效顯著。機械131班、機電152班團支部曾獲得“全國示範團支部”、“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山東省紅旗團支部”、“山東省先進班集體”等集體榮譽稱號。學院設有理論社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學習會”、“機·智”大講堂、工程機械創新坊、3D創客空間等特色學生協會、社團17個,其中泉城義工山東交通學院服務團曾獲得“山東省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濟南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十佳泉城義工集體”、“濟南市志願助殘先進集體”等榮譽,先後有15人被濟南市文明辦和共青團濟南市委評為“十佳泉城義工”、“百優義工”、“優秀慈善義工”、“志願助殘先進個人”、“山東省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學院鼓勵並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近年來在“國際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榮獲國際級獎項10餘項、國家級獎項900餘項、省級獎項400餘項,獲國家專利總計40餘項。

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

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源於1982年的交通監理科,1999年成立交通工程系,2006年更名為交通與物流工程系,2011年組建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目前設有物流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安全工程系、智慧型交通系、物聯網工程系和交通與物流工程實驗中心。在校本科、碩士生1700餘人。
2002年前,先後開設交通監理、交通運輸管理、高速公路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安全與監控技術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統等專科專業;2002年後,先後開設交通工程、物流工程、安全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物聯網工程等本科專業。
學院建有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物流管理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四個學科,其中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是“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2012年起招收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現有物流工程、交通工程、安全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物流工程、交通工程、安全工程專業是省高等教育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重點支持專業;物流工程專業為山東省本科高校特色專業、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立項建設專業、“3+2”貫通培養試點專業;以物流工程專業為核心的專業群2016年獲批省級高水平套用型重點建設專業(群)。
現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博士25人(含在讀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物流管理技術”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獲省級教學成果獲二等獎1項。1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交通工程專業分委員會委員。多人在政府、行業協會兼任學術職務;聘請政府、國內外知名院校和工商企業的10餘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或和客座教授,聘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海外華人交通協會(COTA)前任主席魏恆教授擔任學院海外院長、特聘教授。
學院擁有“危險品物流安全與環保”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道路交通建設、運營與事故防範”安監局重點行業事故防範研發中心、國家車輛事故深度調查(NAIS) 工作站(山東)、山東省郵政業發展研究中心和濟南城市交通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5個科研平台;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交通安全研究所2個校級研究機構;2016年組建了山東交通學院交通科學研究中心,下設成立綜合交通研究所、供應鏈管理研究所、物聯網套用研究所、物流安全與環保研究所。近年來本院教師出版教材30餘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4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200餘篇。交通與物流工程實驗中心擁有實驗設備1300餘台套,設備總值2600餘萬元,面積2700平方米,下設交通控制、交通信息化、物流自動化、駕駛適應性檢測、物聯網等10個實驗分室。
學院與日本國神戶商船大學、大阪產業大學,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瑞典布羅斯大學、德國不萊梅港大學、比利時哈塞爾特大學等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合作關係,開展教師交流和講學、交換生聯合培養和學生攻讀碩士學位等合作。
學院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大學生科技競賽,近年來獲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優秀獎2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省級一等獎30餘項;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EI檢索9篇;實用新型專利20餘項,發明專利3項。

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成立於1995年,2002年開始本科專業招生,2012年起招收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現與人工智慧學院合署辦公。在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和支持下,全院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學院各項工作不斷進步,現已發展為規模較大、整體實力雄厚的骨幹學院之一。
學院現設有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六個本科專業,設有計算機系、大數據系、電氣工程系、電子信息系、計算中心、電氣電子實驗中心、國際合作部等部門。電氣電子實驗中心被列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實驗室,評為"山東省高校省級一類實驗室"、"山東交通學院先進實驗室"。與廠礦、企業長期合作建立了穩定的生產實習、就業基地50餘個。
學院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職稱結構、年齡層次分布合理的教學與科研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33人。在校生總數2300人,其中本科生2272人,碩士研究生28人。
近五年來,學院各類科研課題立項2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30餘項,項目科研經費累計超過1300萬元,發表各類科研論文近200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超過100篇,申請專利、軟著近200項,授權140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
學院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競賽和評比活動,獲得山東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等省部級獎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參與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教師獲山東高校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全國高等院校工程套用技術教師大賽一等獎、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二等獎、山東省多媒體課件製作大賽三等獎、第十四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全省高校青年教師多媒體教育軟體競賽一等獎、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國家級優秀獎、微課比賽全國三等獎、省一等獎等獎項。
目前,學院已與國內外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瑞典布羅斯大學常年互派留學生,與德國不萊梅港套用科技大學建有“3+1+2”碩士直升項目,與日本帝京大學建有中外雙學位交換留學項目。聘請了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瑞典布羅斯大學及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的多名專家、教授為學院的客座教授,並自2015年起招收培養信息專業留學生學位班,2017年起招收國際留學研究生開展留學生的碩士學位教育。
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向為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電子電氣方向,每年招生15名左右,主要招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物聯網,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大數據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學生。目前導師13人,在校生28人(含國際留學生4人)。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培養適應我國海洋交通運輸和開發需求,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工具裝備、通道設施、信息控制、服務保障、規劃管理,培養交通事業有成長力、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套用型人才。本領域設定水運工具與能動工程、水運信息與控制工程、水運工具材料與工程三個研究方向。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積極探索素質教育規律和教育教學方法,突出“加強基礎、注重能力、面向世界”的培養目標,適時調整、修改教學計畫,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學院積極實踐課程信息化建設和新工科建設,以期培養綜合素質強,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工科人才。
學院重視學生個性培養,以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為引領,堅持“落實常規, 突出重點, 彰顯特色, 務求實效”工作思路,以思想引領為核心,以學風建設為重點,以校園文化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平台,探索實施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助推學生成長成才。學院長年開展各類學術講座、科技競賽、人文情懷、社會實踐等品牌活動,定期舉辦“校園科技文化節”,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開展“文化博覽”“博思論壇”提升學生人文科學素質。近年來,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山東省移動互聯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套用型人才技能大賽”等二十餘項國家級、省級賽事,獲得國家級比賽獲獎200餘項,省級比賽獲獎近800項,2019年在第十六屆“挑戰杯”·魯南製藥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特等獎的好成績。
學院加強和惠普集團、青軟實訓、青島英谷、華清遠見集團等教育集團和用人單位的聯繫,採取共建課程、共建專業、校企合作培養等多種模式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成長力,迎合社會需求,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歡迎,畢業生就業前景好,就業率近三年均超過95%,社會知名度不斷提升。
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0年,現設有英語專業、日語專業和俄語專業。三個專業中分別設有語言文學、國際商務、計算機和工程外語方向, 並負責全校各院系大學公共外語的教學任務。  外國語學院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集體,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6人(含在讀)、碩士50餘人。曾在英語國家研修的訪問學者7人,同時聘請8名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專家常年擔任教學工作。學院提出“以語言能力為載體,專業知識拓展為目標,文化導入為原則”的辦學理念,構建語言+專業方向培養模式,力求培養複合型、套用型和國際化外語人才。  近幾年,學院出版專著、教材和辭書20部,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40餘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9篇發表在國家頂級期刊上;承擔國家級和省級教育科研課題8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項。現為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山東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單位。

航空學院

航空學院成立於2013年,設有飛行器製造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航空電子維修)、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技術等四個本科專業。

軌道交通學院

軌道交通學院成立於2013年,致力於培養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維護和裝備研發製造行業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理學院

理學院現設有信息系、物理系、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力學5個教研室(專業系),擁有物理實驗中心、力學實驗中心、資料庫與信息處理、甲骨文資料庫、雲計算、華為信息與數據安全等43個實驗室,在承擔專業建設及教學工作同時,還承擔著全校數學類、物理類、力學類課程的教學任務。
理學院擁有實力強勁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8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35人,博士在讀5人,碩士、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99%。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省部級教研、科研課題15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3項、省軟科學二等獎2項、省實驗教學和實驗技術成果三等獎1項,出版套用技術型高等教育系列教材15部,1部教材入選“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教材獲得山東省優秀教材二等獎,1門課程為山東省精品課程。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50餘篇,其中有100多篇論文被SCI、EI收錄。科研實力與成果在全校名列前茅。

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前身是管理系,是學校成立較早的院系之一,建於1984年,2000年分為財經學院、管理學院,2016年組建經濟與管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學院貫徹“兼容並包,文理並重”的辦學思路,遵循“剛健篤實,經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不斷向高層次、多學科、外向型、多功能的辦學方向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學院目前有各類在校學生3400餘人,雙學位學生近千人,已發展成為在省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大影響力、特色鮮明的經管類精英人才培養和培訓的搖籃。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9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8人,高級職稱比例達到53.8%,位列全校前茅。教師中博士14人,碩士67人,其中在讀博士10人,博士碩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超過89%,優勢突出。教師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近20人具有“雙師型”資格證書。學院半數以上教師具有國內外訪學、研究、進修的經歷,多人擔任政府、企業顧問或在省級和國家級協會中任職。近年來,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教授、專家任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已形成了一支能力強、業務精,可以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經過30餘年的發展,學院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現擁有經濟學、管理學兩個學科方向,下設金融系、市場行銷系、財務系、行政管理系、會展旅遊系、審計會計系等六系,擁有金融學、市場行銷、財務管理、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審計學、交通管理、行政管理九個本科專業,金融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行政管理、市場行銷、審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開展雙學位和輔修第二專業教育,其中市場行銷專業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專業(群)為省級高水平套用型重點建設專業(群)。
學院認真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按照“素能本位”要求,嚴格教學管理,大力開展套用型人才培養方式改革。人力資源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交通管理概論》《證券投資》《經濟學》《工程財務會計》7門課程為山東省精品課程,《財務會計》等多門課程為校級精品課程。學院《基於“4+X”核心能力培養的管理類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山東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學院近年來完成數十項教研教改課題。
學院取得了一批代表學校水平的標誌性成果:獲得了學校二級學院獨立完成的第一個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申請成功了學校第一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即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獲得了學校人文社科類最高級別政府科研獎勵,即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單體年度科研項目到位經費創造了學校新的記錄。學院教師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等縱向科研項目100餘項,獲得省部級、廳局級科研獎勵80餘項,其中“交通高等教育投資效益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發表科研論文600餘篇,並有多篇為CSSCI來源期刊論文及被ISTP、EI、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全文轉載或索引;出版教材20餘部,分屬於“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材”、“高等學校套用型特色規劃教材”、“21世紀經管類人才系列規劃教材”等系列教材,其中《金融學》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出版專著20餘部,承擔政府機關、企業橫向委託項目30餘項,科研經費累計達到800餘萬元。
為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套用型經管人才的需要,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努力完善實驗實習條件。現已建成交通經濟實驗室、交通投融資實驗室、金融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現代文秘綜合實訓室、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多功能旅遊實訓室、現代印刷技術實訓室、會展經濟與管理實訓室和ERP沙盤模擬實驗室等實習實訓場所,並配有各種實習實訓軟體和設施。學院與青島銀行合作建設的集銀行、財務、交通金融實訓中心為一體的校內產學研基地,“今和後財富中心”為學生實踐鍛鍊提供了真實工作環境,形成了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的教育新模式。此外,學院在青島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銀行、銀河期貨有限公司、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藍海酒店集團、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齊河縣交通運輸局、齊魯交通服務開發有限公司等二十餘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或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為培養高素質的套用型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外國語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0年,現設有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日語專業(校企合作國際貿易方向)、俄語專業(商務方向和校企合作跨境電商方向),並與信息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合作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GIT方向:國際IT複合型人才培養Global Internet Technology Training)專業,同時承擔全校各二級學院大學外語教學任務。
外國語學院通過構建“語言+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有紮實外語基本功,熟悉國際商務領域知識和技能、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具有國際視野的套用型、複合型外語人才;我院國際商務外語人才培養已成為引領山東省外語類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排頭兵”,現已培養了幾千名優秀的商務外語畢業生,他們在社會上嶄露頭角,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績。
外國語學院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團隊,擁有一支學術水平紮實、教學質量高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88名,教師中教授、副教授33人;博士(含在讀博士)15人、碩士50餘人。曾在國外留學或研修的教師50餘人人,同時常年聘請10餘名英、日、俄專家擔任教學工作。
近5年,外國語學院出版專著、教材、譯著和辭書60多部,發表外語核心論文300餘篇,承擔國家級和省級各類研究課題30多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餘項。現為山東省外國文學學會、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國際商務英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單位。
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務研究中心”為山東省高校“十二五”科研創新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設項目,是山東省4個外語類人文社科基地之一;學院是全國英語專業四、八級筆試口試、俄語專業四、八級、國際日語一級考試、全國商務英語(二)級和國際職業英語教師(PETSOL)考試、國際貨運代理人從業資格證考試授權單位;是全國第三家、華東地區唯一一家具備俄羅斯聯邦對外俄語等級考試(俄語托福)考試資質的高校。是中國重汽集團進出口公司、山東高速集團國際經濟合作公司和山東開泰集團的合作辦學單位和人才培養基地。
我院學生在國際商務英語二級考試中通過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高出全國平均通過率40個百分點。在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中先後獲得個人單項一等獎30餘人次、多次獲得團體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俄語專業的四八級通過率一直在我省高校俄語專業中名列前茅。
學院與國外高校交流互換項目眾多,在校期間,學生可申請到英國、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西班牙、德國和瑞典等國家交換留學或獲取雙學位。
英語、日語和俄語專業學生畢業後能在教育、外事、外貿、文化和各類涉外企業中從事教學、翻譯、管理、進出口業務、投資融資、涉外工程管理、涉外文秘、跨境電商等工作;計算機專業學生可根據本人意願選擇到海外企業或國內日資企業高薪就業。

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於2001年6月組建而成,歷經人文科學系、文法學院,2014年7月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現開設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等3個本科專業、高速鐵路客運乘務一個專科專業。設有環境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系、產品設計系、乘務系和大學語文教研室等五個教學機構、“山東交通學院交通文化與藝術設計研究中心”校級科研機構。
目前共有專職教師34人,高級職稱8人,講師17人,助教9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28人。近年來,學院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子課題2項、省部級教研、科研課題4項,獲得校級及廳級以上的教研或科研成果獎20餘項,在國內外各類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有10多篇被SCI、EI、ISTP等收錄。完成橫向課題項目總額400萬以上。
現已建成“藝術與設計綜合實訓中心”,下設設計造型、設計成型、設計輸出、形象設計四個實訓室,各類設備總計300餘台套,總值近200萬元,可滿足各專業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學術科技活動及校內外合作服務等需求。
學院積極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及實習基地,近年,各專業累計建設基地12處,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支撐,積極拓展學生藝術素養、專業技能、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
多年來在學生培養方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畢學院辦學定位是以技能培養為導向,三位一體,相互促進;凝聚全院力量,整合學術群體,提高師資水平,緊密結合交通行業和背景、使學校藝術學科的教學與研究有新的突破,努力創造學校交通人文研究新特色。

交通法學院

交通法學院是學校最為年輕、最具發展潛力的二級學院之一。2001年學校正式設立經濟法專業(專科);2005年教育部批准設立法學(交通法學)本科專業,使學校成為國內第一所設立交通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2013年,法學專業獲批山東省高等教育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2014年7月,學校決定獨立設定交通法學系,2016年5月,更名為交通法學院。
交通法學院現設有道路交通法學教研室、水上交通法學教研室、航空交通法學教研室,同時擁有校級科研機構——交通法學研究中心。2013年,學校依託交通法學專業發起成立了山東省交通法學研究會,成為全國第一家專門研究交通法學的省級研究會,秘書處和學術部設在交通法學院。2016年作為唯一一家高校法學院獲評山東省六五普法先進單位。
目前交通法學院有教師20餘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教師全部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專任教師中80%具有律師資格,2人具有仲裁員資格。
交通法學院注重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在打牢學生法學理論功底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法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自2001年以來培養畢業生1000餘人,畢業生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獲得社會普遍認可,許多校友已經成長為交通管理機構、政法部門、法務機構的中堅力量。
如今,交通法學院全體教師秉承“交融通達,法治天下”的理念,沿著“入主流、重交叉、強特色”的發展方向,為推動中國法治進步和交通法治建設培養更多的套用型法律人才。

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是經山東省教育廳批准的山東交通學院下設的管理和執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教學單位,是山東交通學院的公辦直屬學院。始建於2002年,學院與國外知名教育機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提高國內辦學質量。學院具有留學生教育資質,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院現與國外院校合作舉辦本、專科層次學歷教育項目,現開設有交通運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物流管理、建築工程管理四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畢業成績合格,符合山東交通學院畢業條件頒發山東交通學院普通本、專科畢業證書,經學院推薦,可繼續攻讀國外大學的本科或碩士課程。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緊緊圍繞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以學業目標管理為主要形式,以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為主要依託,以學風建設為中心,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近年來,學院深化教學改革,積極引進國外課堂教學模式,探索目標引導,開展互動教學,實行課程體系的專題化和能力培養的模組化,為學生的成長搭建良好平台;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選拔和資助優秀學生到國外參加專業認知實習,同時開展了快樂漢語體驗月,國際漢語夏令營等特色活動;經過不斷的努力,物流管理和建築工程管理兩個專科專業已經打造成了“本科直通車”項目,交通運輸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已經打造成了“碩士直通車”項目,為學生的成才制定了最佳成長路線圖。

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前身為始建於1956年的馬列教研組,1978年成立馬列教研室,1989年成立社會科學教學部,2001年社科部與人文系合署辦公,下設馬列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2011年獨立設定直屬學校領導的、與學校其他二級院(系)行政同級的教學機構。2018年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現設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以及形勢與政策教研室等五個教研室。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承擔全校本、專科生公共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主要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等五門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和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分析、社會學概論、社交禮儀與涉外禮儀、公文寫作、考研政治輔導、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業指導等公共選修課程。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有人員32人(含威海校區),高級職稱17人,占比超過50%,博士12人(在讀3人),博士率超過三分之一。專職教師分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等不同高校,學科學位涵蓋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專業,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數占專職教師總數的74%,4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專職教師總數的64%,構建了一支學緣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推進學科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優勢明顯。近年來,社科部教師承擔國家、省、市科研教研課題50餘項,獨立撰寫、主編、參編學術專著、教材20餘部,在核心期刊與省級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社科部教師立項並建設完成精品課程1門,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獲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頓河學院

為積極回響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貫徹落實教育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重要舉措,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山東交通學院與俄羅斯頓河國立技術大學聯合成立頓河學院。2019年1月,山東交通學院頓河學院獲教育部批准招生。頓河學院將充分發揮山東交通學院交通特色優勢,定位於培養適應“一帶一路”建設要求的具備國際視野和通曉國際規則的國際化人才,打造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國際學院,充分引進全球優秀師資、核心課程和教學模式,精準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人才需求;打造產教融合、協同發展的國際平台,全力推進“院士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建設,將大學的前沿科研創新、智庫人才優勢,與地區的資源和產業優勢相結合;打造中俄友好交流的重要基地,積極探索全方位、深層次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中俄關係研究、學生聯合培養、高端人才互訪、文化教育交流等活動。
按照山東交通學院頓河學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許可證》要求,頓河學院將於2019年夏季招生,其中,交通運輸專業(081801H)計畫招生80人,土木工程(081001H)專業計畫招生80人;招生將納入山東交通學院本科批次統一招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