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交通學院工程機械系
- 創辦時間:1958年
- 學生人數:2300餘人
- 主管部門:山東交通學院
辦學條件,所設專業,辦學成就,所獲榮譽,師資力量,辦學成就,專業特色,基本技能,就業去向,
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2300餘人,下設工程機械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機械製造系,擁有工程機械實驗中心、機械基礎實驗中心、材料加工工程實驗中心、液壓技術研究中心、微量物證鑑定所及機械電子研究所。學院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博士21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嚴謹務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有專業實驗室4個,占地面積750平方,設備資產達到300餘萬。
所設專業
辦學成就
學院在專業建設和實踐平台建設方面成績顯著,現有山東省特色專業1個,山東省名校工程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群1個,省級微課比賽三等獎1次,校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課件講課比賽獎項16門次,獲校級MOOCS課程建設1門,資助6門MOOCS建設課程。
完成5個本科專業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獲得“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先進單位”稱號,完成3個普通本科專業校內專業評估,修訂《工程機械學院實驗室建設發展規劃(2017-2020年)》,程機械學院主持參加了縱橫向教研、科研項目4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20餘項,科研與社會服務總經費1000多萬元;主編參編教材與科技書籍40餘部;完成50餘項課題結題、驗收工作;獲得省部級、廳級科技獎勵30餘項,申請與授權國內外發明、實用新型專利200餘項;校級教研教改立項30項;撰寫專業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EI/SCI檢索論文300餘篇;校外產學研教學基地50餘家。
學院鼓勵並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近年來在“國際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榮獲國際級獎項10餘項、國家級獎項900餘項、省級獎項400餘項,獲國家專利總計40餘項。
所獲榮譽
機械131班、機電152班團支部曾獲得“全國示範團支部”、“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山東省紅旗團支部”、“山東省先進班集體”等集體榮譽稱號。學院設有理論社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學習會”、“機·智”大講堂、工程機械創新坊、3D創客空間等特色學生協會、社團17個,其中泉城義工山東交通學院服務團曾獲得“山東省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濟南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十佳泉城義工集體”、“濟南市志願助殘先進集體”等榮譽,先後有15人被濟南市文明辦和共青團濟南市委評為“十佳泉城義工”、“百優義工”、“優秀慈善義工”、“志願助殘先進個人”、“山東省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有教師12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師近年來先後承擔省部級縱向課題10餘項,橫向課題5項,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2部,授權國際、國家專利100餘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2項。
辦學成就
該專業指導學生參加國家及省級的機電產品創新大賽、機器人創新大賽、挑戰杯大賽、 “網際網路+”等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學院機電專業還有的班級作為先進班集體,受到了國家的表彰。專業教師三人曾作為訪問學者分別赴英國、美國和加拿大學習交流1年。
專業特色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順應當前產教融合發展趨勢,密切結合國家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在教育服務產業中發揮積極作用,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行校企聯合培養,已和多家汽車、工程機械、機器人研發以及高端機電裝備製造等領域相關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安排本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掛職鍛鍊,及時跟蹤和掌握國內企業的最新研發動向和趨勢,並服務於教學和科研工作。建立了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突出綜合素質與個性化發展,實現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素能的全程養成訓練。
基本技能
掌握機械電子工程領域較為系統的學科基礎理論、較為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良好工程素養,具有創新精神、團隊合作意識、責任意識和較開闊國際視野,並通過參加全國及省級大學生各類科技創新大賽,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就業去向
隨著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的不斷推進和落實,國內高端裝備製造業、機器人領域以及傳統機械領域的升級改造,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才,目前以及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機電型複合人才會有巨大的缺口。山東交通學院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不僅僅在工程機械領域具有特色和優勢,同時在人才方案的制定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就業面的擴展,所培養的學生可在傳統機械領域以及交通、汽車、工程機械、機器人等領域從事機械電子系統的研發、技術服務以及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學生在歷年的考研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目前一部分畢業生在天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長安大學等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