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的綜合發展——理論分析和太行山區經驗證據

山區的綜合發展——理論分析和太行山區經驗證據

《山區的綜合發展——理論分析和太行山區經驗證據》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嚴瑞珍 王政國 羅丹等 。

基本介紹

  • 書名:山區的綜合發展——理論分析和太行山區經驗證據
  • 作者:嚴瑞珍 王政國 羅丹等 著
  • ISBN:7-300-05287-8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06-10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
  • 字數:365 千字
  • 書號:F1623
  • 印次:1-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章節目錄,

內容簡介

“太行山道路”是山區脫貧致富的成功典範。本書以河北省太行山區二十餘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為脈絡,對“太行山道路”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山區目前仍然處於亞自然經濟狀態,這從根本上制約了其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如何融入市場經濟大潮是山區發展過程中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本書提出,山區正確的發展道路應該是:緊緊圍繞在貧困地區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核心,從生態、經濟、技術、社會等方面采戀享拒舉取綜合措施,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去除不利因素,幫助農民走上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本書在分析太行全催山區開發的基本模式——建設生態經濟溝的基礎上,對太行山區的制度創新和山膠祖抹地產權界定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對山區開發過程中的融資問題和技術進步問題進行了探討;對山地、勞動力、礦產、氣候等資源的利用與支柱產業的選擇、產業支持系統和“山口鎮”的建設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山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人力資源開發、各類經濟主體積極性的調節、幹群關係和貧困與非貧困人口關係的處理、農村基層組織作用的發揮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等問題也進行了分析

圖書目錄

緒論
第再檔騙祖1章 沉睡了億萬年的太行山
1.1 太行山區的自然、經濟、人文概況
1.2 山區開發的瓶頸制約及其後果
1.3 太行山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第2章 前南峪: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
2.1 開發前的前南峪是整個太行山區的縮影
2.2 前南峪開發的基本經驗
2.3 太行山區開發的歷程和特徵
第3章 生態經濟溝是太行山區生態經濟建設的基本形式
3.1 對山區潛在優勢資源的分析
3.2 生態經濟溝建設是太行山開發的最好途徑
3.3 片麻岩和石灰岩地區的生態經濟溝建設
3.4 太行山區開發的綜合規劃
3.5 山區勞動力的輸出問題
第斷套料4章 太行山區開發的制度創新
4.1 制度創新對太行山區開發的決定性作用
4.2 山區開發制度集合的選擇
4.3 最關鍵的制度創新是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4 太行山區山地產權制度創新
4.5 太行山區山地資源開發經營方式的比較分析
第5章 太行山區開發的資金籌集
5.1 資金短缺是山區開發中的最大難題之一
5.2 增加太行山區開發資金的有效供給
5.3 開發資金的快速滾動
第6章 自然資源開發與支柱產業匪炒紙選擇
6.1 優勢戒判籃資源與比較優勢
6.2 利用優勢資源 提高經濟競爭力
6.3 太行山區支柱產業的選擇
6.4 從太行山走來專業化的現代農民
6.5 對太行山區發展工礦業的評價
第7章 太行山區發展的支持系統
7.1 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7.2 “山口鎮”的建設
7.3 糧食問題的解決
第8章 太行山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8.1 山區開發與社會化服務
8.2 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8.3 合作經濟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樑——元氏縣農林牧聯合會的發展、成就和經驗
第9章 太行山區的脫貧工程
9.1 山區反貧困的戰略安排
9.2 反貧困仍是一項長期任務
9.3 反貧困應有一個好的機制
第10章 太行山區的科學技術
10.1 技術進步與山區經濟發展
10.2 太行山區的技術進步貢獻率測算
10.3 高科技試驗區與高新技術推廣
第11章 太行山開發的潛力在哪裡
11.1 人力資源是太行山開發的潛力所在
11.2 處理好內部矛盾,調動各個群體的參與積極性
11.3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問題
11.4 太行山區的教育
第12章 精神文明建設:太行山區開發的動力源泉
12.1 確立精神文明建設在開發太行山區過程中的戰略地位
12.2 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趨勢、原則、內容與根本任務
12.3 建立完善的精神文明建設機制
第13章 推進太行山區的基層民主建設
13.1 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變遷
13.2 太行山區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13.3 推進太行山區基層民主建設的原則
13.4 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措施
第14章 星星之火 燃成燎原之勢
14.1 由“點”到“面”
14.2 由低水平到高水平
14.3 由單項到綜合
14.4 案例:內丘脫貧與發展試驗區槲樹灘村的綜合發展
14.5 太行山區開發的基本經驗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嚴瑞珍,男,浙江溫州人。南京大學本科和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曾在日、德、美六所大學講學,考察過五大洲20多個國家的農村經濟,多次參加聯合國及世界銀行的國際農業項目評估。出版農村經濟專著16部及學術論文百餘篇,曾獲國家及省部級優秀科研獎、孫冶方經濟學獎、吳玉章科研獎和薛暮橋價格學獎等。幫助太行山區近兩萬貧苦農民擺脫貧困,獲原中國科委及河北省科委“科技扶貧獎”和“創業獎”。
王征國,現為河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曾發表《太行山區開發管理》等著作。
羅丹,管理學博士,現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任職。曾發表《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問題研究》等著作。

章節目錄

目錄
緒論
第1章 沉睡了億萬年的太行山
1.1 太行山區的自然、經濟、人文概況
1.2 山區開發的瓶頸制約及其後果
1.3 太行山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第2章 前南峪: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
2.1 開發前的前南峪是整個太行山區的縮影
2.2 前南峪開發的基本經驗
2.3 太行山區開發的歷程和特徵
第3章 生態經濟溝是太行山區生態經濟建設的基本形式
3.1 對山區潛在優勢資源的分析
3.2 生態經濟溝建設是太行山開發的最好途徑
3.3 片麻岩和石灰岩地區的生態經濟溝建設
3.4 太行山區開發的綜合規劃
3.5 山區勞動力的輸出問題
第4章 太行山區開發的制度創新
4.1 制度創新對太行山區開發的決定性作用
4.2 山區開發制度集合的選擇
4.3 最關鍵的制度創新是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4 太行山區山地產權制度創新
4.5 太行山區山地資源開發經營方式的比較分析
第5章 太行山區開發的資金籌集
5.1 資金短缺是山區開發中的最大難題之一
5.2 增加太行山區開發資金的有效供給
5.3 開發資金的快速滾動
第6章 自然資源開發與支柱產業選擇
6.1 優勢資源與比較優勢
6.2 利用優勢資源 提高經濟競爭力
6.3 太行山區支柱產業的選擇
6.4 從太行山走來專業化的現代農民
6.5 對太行山區發展工礦業的評價
第7章 太行山區發展的支持系統
7.1 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7.2 “山口鎮”的建設
7.3 糧食問題的解決
第8章 太行山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8.1 山區開發與社會化服務
8.2 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8.3 合作經濟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樑——元氏縣農林牧聯合會的發展、成就和經驗
第9章 太行山區的脫貧工程
9.1 山區反貧困的戰略安排
9.2 反貧困仍是一項長期任務
9.3 反貧困應有一個好的機制
第10章 太行山區的科學技術
10.1 技術進步與山區經濟發展
10.2 太行山區的技術進步貢獻率測算
10.3 高科技試驗區與高新技術推廣
第11章 太行山開發的潛力在哪裡
11.1 人力資源是太行山開發的潛力所在
11.2 處理好內部矛盾,調動各個群體的參與積極性
11.3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問題
11.4 太行山區的教育
第12章 精神文明建設:太行山區開發的動力源泉
12.1 確立精神文明建設在開發太行山區過程中的戰略地位
12.2 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趨勢、原則、內容與根本任務
12.3 建立完善的精神文明建設機制
第13章 推進太行山區的基層民主建設
13.1 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變遷
13.2 太行山區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13.3 推進太行山區基層民主建設的原則
13.4 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措施
第14章 星星之火 燃成燎原之勢
14.1 由“點”到“面”
14.2 由低水平到高水平
14.3 由單項到綜合
14.4 案例:內丘脫貧與發展試驗區槲樹灘村的綜合發展
14.5 太行山區開發的基本經驗
參考文獻
後記
7.3 糧食問題的解決
第8章 太行山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8.1 山區開發與社會化服務
8.2 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8.3 合作經濟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樑——元氏縣農林牧聯合會的發展、成就和經驗
第9章 太行山區的脫貧工程
9.1 山區反貧困的戰略安排
9.2 反貧困仍是一項長期任務
9.3 反貧困應有一個好的機制
第10章 太行山區的科學技術
10.1 技術進步與山區經濟發展
10.2 太行山區的技術進步貢獻率測算
10.3 高科技試驗區與高新技術推廣
第11章 太行山開發的潛力在哪裡
11.1 人力資源是太行山開發的潛力所在
11.2 處理好內部矛盾,調動各個群體的參與積極性
11.3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問題
11.4 太行山區的教育
第12章 精神文明建設:太行山區開發的動力源泉
12.1 確立精神文明建設在開發太行山區過程中的戰略地位
12.2 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趨勢、原則、內容與根本任務
12.3 建立完善的精神文明建設機制
第13章 推進太行山區的基層民主建設
13.1 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變遷
13.2 太行山區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13.3 推進太行山區基層民主建設的原則
13.4 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措施
第14章 星星之火 燃成燎原之勢
14.1 由“點”到“面”
14.2 由低水平到高水平
14.3 由單項到綜合
14.4 案例:內丘脫貧與發展試驗區槲樹灘村的綜合發展
14.5 太行山區開發的基本經驗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嚴瑞珍,男,浙江溫州人。南京大學本科和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曾在日、德、美六所大學講學,考察過五大洲20多個國家的農村經濟,多次參加聯合國及世界銀行的國際農業項目評估。出版農村經濟專著16部及學術論文百餘篇,曾獲國家及省部級優秀科研獎、孫冶方經濟學獎、吳玉章科研獎和薛暮橋價格學獎等。幫助太行山區近兩萬貧苦農民擺脫貧困,獲原中國科委及河北省科委“科技扶貧獎”和“創業獎”。
王征國,現為河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曾發表《太行山區開發管理》等著作。
羅丹,管理學博士,現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任職。曾發表《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問題研究》等著作。

章節目錄

目錄
緒論
第1章 沉睡了億萬年的太行山
1.1 太行山區的自然、經濟、人文概況
1.2 山區開發的瓶頸制約及其後果
1.3 太行山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第2章 前南峪: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
2.1 開發前的前南峪是整個太行山區的縮影
2.2 前南峪開發的基本經驗
2.3 太行山區開發的歷程和特徵
第3章 生態經濟溝是太行山區生態經濟建設的基本形式
3.1 對山區潛在優勢資源的分析
3.2 生態經濟溝建設是太行山開發的最好途徑
3.3 片麻岩和石灰岩地區的生態經濟溝建設
3.4 太行山區開發的綜合規劃
3.5 山區勞動力的輸出問題
第4章 太行山區開發的制度創新
4.1 制度創新對太行山區開發的決定性作用
4.2 山區開發制度集合的選擇
4.3 最關鍵的制度創新是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4 太行山區山地產權制度創新
4.5 太行山區山地資源開發經營方式的比較分析
第5章 太行山區開發的資金籌集
5.1 資金短缺是山區開發中的最大難題之一
5.2 增加太行山區開發資金的有效供給
5.3 開發資金的快速滾動
第6章 自然資源開發與支柱產業選擇
6.1 優勢資源與比較優勢
6.2 利用優勢資源 提高經濟競爭力
6.3 太行山區支柱產業的選擇
6.4 從太行山走來專業化的現代農民
6.5 對太行山區發展工礦業的評價
第7章 太行山區發展的支持系統
7.1 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7.2 “山口鎮”的建設
7.3 糧食問題的解決
第8章 太行山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8.1 山區開發與社會化服務
8.2 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8.3 合作經濟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樑——元氏縣農林牧聯合會的發展、成就和經驗
第9章 太行山區的脫貧工程
9.1 山區反貧困的戰略安排
9.2 反貧困仍是一項長期任務
9.3 反貧困應有一個好的機制
第10章 太行山區的科學技術
10.1 技術進步與山區經濟發展
10.2 太行山區的技術進步貢獻率測算
10.3 高科技試驗區與高新技術推廣
第11章 太行山開發的潛力在哪裡
11.1 人力資源是太行山開發的潛力所在
11.2 處理好內部矛盾,調動各個群體的參與積極性
11.3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問題
11.4 太行山區的教育
第12章 精神文明建設:太行山區開發的動力源泉
12.1 確立精神文明建設在開發太行山區過程中的戰略地位
12.2 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趨勢、原則、內容與根本任務
12.3 建立完善的精神文明建設機制
第13章 推進太行山區的基層民主建設
13.1 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變遷
13.2 太行山區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13.3 推進太行山區基層民主建設的原則
13.4 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措施
第14章 星星之火 燃成燎原之勢
14.1 由“點”到“面”
14.2 由低水平到高水平
14.3 由單項到綜合
14.4 案例:內丘脫貧與發展試驗區槲樹灘村的綜合發展
14.5 太行山區開發的基本經驗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