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收購站(駱賓基所作小說)

山區收購站(駱賓基所作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區收購站》是駱賓基寫的一部小說。作者以東北農村山區的一個收購站為背景,著力創造了基層供銷社主任、年輕的女共產黨員曹英的形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區收購站
  • 作者駱賓基
  • 創作年代:1961
  • 作品出處:人民文學
  • 文學體裁:小說
簡介,人物塑造,特色,藝術性,作者簡介,

簡介

《山區收購站》是駱賓基寫的一部小說。這篇小說是作者經過長期醞釀準備之作,背後有他多年在東北農村觀察思考、感受生活的積累。小說無論就其與眾不同的超前思想和藝術上達到的開合自如的純淨、圓潤來說,都是作家思想藝術成熟的標誌,也是當時短篇小說一篇拔尖之作,所以也被收入建國以來短篇佳作選中。

人物塑造

小說中的幾個人物是精心塑造的,山區收購站的老收購員王子修與出賣山產的老山戶陳老三,這兩人的經歷、性格本是不易區分的,塑造他們頗有難度。作者著力創造的是基層供銷社主任、年輕的女共產黨員曹英,她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執行上級政策,不是僵化地教條地執行,更不是跟著當時相當風行的極“左”調兒瞎折騰,而是鼓勵民眾開展多種經營,作為國營收購部門,細心地照顧民眾利益,盡力收購山區的土特產,發展土特產(如山葡萄)加工業務,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巧妙地結合起來。她處處關心民眾,做民眾的貼心人,受到大家的熱烈擁戴。她是“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身體力行者,也是作家駱賓基用心塑造的農村新人的一個典型。這個人物可能一定程度源自生活,但也帶有作家自己理想主義色彩。

特色

社會是文學的源泉,文學是社會的視窗,而作家就像是守候在這個視窗上的瞭望者,無時無刻不在密切地注視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每一場變革都要留下歷史的回聲,每一個事件都要留下時代的足跡。強烈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促使著作家--這個社會視窗的瞭望者,用文學這個特殊的武器,忠實地記下人世間的千奇百怪,社會上的千變萬化。不管後人對那些變革和事件會作出怎樣的評價,不論作家在當時持怎樣一種態度進行創作,能使後人在其作品中感覺到歷史的腳步,尋找到時代的足跡,而又有所啟迪,亦是難能可貴的了。
這部作品描寫了1958 年--共和國歷史上的那個非常年代,發生在祖國的東北邊陲黑龍江農村一個小收購站里的故事。作者的高超之處,就在於他沒有用大人物、大場面、大手筆來處理這一“大”題材,反映這場“大”事件。而只是截取了農村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斷,通過在一個小小的山區收購站上所發生的幾件平常小事,不動聲色地再現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對廣大農民的生活、對農村的生產和農業經濟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場面雖不大,人物雖不多,情節雖不雜,卻能以小見大地使人們從中領悟到那場運動的“深度”和所波及的範圍,看到甚至連偏遠邊境的小小山區也未能倖免。用冷靜的目光回顧那個頭腦發熱、脫離實際的年代,重溫那段,“全民吃食堂”、“全民大煉鋼鐵”的歷史時,不免會覺得那段歷史、那樣的做法顯得那么幼稚、那么可笑。全屯男女老少吃食堂,停止收購山葡萄,為鋼鐵運輸讓路。
作者雖著筆不多,但已經使人深切感受到了當時那熱火朝天的“氣氛”。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部作品帶有很強的“大躍進”色彩,儘管作者用歌頌的筆調描寫了那個背景下的農民生活,但文學畢竟不是歷史,它有著自己固有的創作規律。

藝術性

作品的可貴在於它沒有從正面去歌頌那場“大躍進”,而是巧妙地利用了這個大背景,現實而令人信服地塑造了幾個生動、豐滿、頗具生活色彩和人情味的人物形象。而曹英,自然又是作者落筆最多,著力塑造的一個女強人。這是一個有文化知識,有實踐經驗,有政治和經濟頭腦的年輕女性形象。作為1952 年就具有高小畢業文憑的人,在當時那樣一個偏僻的山區,就如同今天的大知識分子。在來這個小收購站之前,她已經有了很長一段工作歷史,對業務精通熟練。她不但對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熱情,而謙虛和藹、平易近人。甚至贏得了王子修這樣一個性格冷僻的老人的崇敬。不僅如此,她在民眾中也有很高的威望。一有難事,人們就盼望著她的到來。而只要她一出現,就好像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她頭腦清醒,辦事實在,處處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為了給鋼鐵運輸讓路,正在高潮之中的山葡萄收購停止了。這必定要給集體和農民的生活帶來重大損失。可國家的大局又必須服從。在這種情況下,她沒有強迫命令,也沒有向民眾大講空話、套話,或盲目地上綱上線。而是從農民眼下的實際情況出發,一邊收下他們辛苦采來的葡萄,一邊構想著如何減少損失。而且要換回資金。在同陳老三的生意中,她掌握原則又辦事靈活。辦酒廠需要資金,陳老三也不願再往遠跑。曹英抓住這一關鍵問題,乾脆利落地同陳老三做成了生意。真正做到了既維護了國家利益,又照顧了集體的利益,又解決了雙方的難題。應該說,她的靈活、爽快的工作作風,她建議陳老三如何使用資金,並主動為其訂貨的做法,都有點現代精神。在那個空喊口號,虛報成風的年代,她的思想,她的言行,不能不說是一種可貴的閃光。這也正是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

作者簡介

駱賓基(1917.2.12— 1994.6.11),現當代著名作家,古文字學家。原名張璞君,筆名駱賓基、張懷金,平度市張舍鎮廉家村人。1917年2月12日生於吉林琿春縣城的一個中等茶商家庭。父親張成儉於清代光緒年間應招到關外築中東鐵路,後來就留在海參崴做生意,漸漸成為一個小有資產的商人。1930年,駱賓基插班就讀縣立高小一年級。因受學校所聘的一批剛從北平香山慈幼院畢業的新教員的影響,駱賓基才知道了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信任;什麼是“五四”、“五卅”;什麼是中國共產黨和“寧漢分家”等等。第二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班主任白全泰老師為同學們講了都德的作品《最後一課》。這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