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1976年,植物學家伊恩·布魯克首次正式描述了該物種,並在《紐西亞》雜誌上發表了這一描述。1967年,喬治·奇彭代爾(George Chippendale)在諾斯曼和巴拉多尼亞之間採集了該類型標本。特定的種加詞effusa,來源於拉丁文effusus,意思是“散開,散亂”,指的是該物種的習性。
形態特徵
喬木或多莖灌木;樹高達4米。形成一個木質塊莖。
樹皮粗糙,薄,灰色,下部莖上由宿存帶組成,有時延伸至直徑約5-10厘米的枝條,上面光滑,有光澤的灰棕色覆蓋紅棕色或銅色。小枝無白霜或白霜;有油腺的髓。幼苗生長(灌木或田間幼苗至50厘米):莖的橫截面圓形或方形,有白霜或無白霜;幼葉總是具
葉柄,對生至多5節然後交替,下部葉片寬披針形,但很快變成狹披針形鐮刀形,長5-11.5厘米,寬(0.5)0.7-4(5)厘米,綠色至灰綠色或略帶白霜。成葉互生,葉柄長0.5-1.8厘米;
葉片線形至狹披針形,常彎曲,長5-12.5厘米,寬0.5-2厘米,基部逐漸變細至葉柄,邊緣全緣,先端尖,灰綠色但成熟時綠色,通常有光澤,側脈銳尖,網紋稀疏,邊緣靜脈近緣,油腺島狀,不規則形。
花序腋生不分枝,花序梗長0.4-1.5厘米,每一
傘形花序有花7朵,花梗長0.1-0.3厘米。成熟花蕾卵圓形至近圓柱形(長0.6-0.8厘米,寬0.3-0.5厘米),有疤痕,
帽狀體鈍至銳圓錐形,雄蕊不同程度內彎,花葯狹長圓形,近基部著生,縱向裂開,花柱長而直,柱頭鈍到圓形,子房3或4,每個胎座有4行垂直胚珠(或6行單生胚珠可能出現在胎座兩側的側面)。花白色。
蒴果有花梗或較不常見無梗(花梗長0-0.2厘米),杯狀到倒圓錐形,長0.4-0.6厘米,寬0.4-0.7厘米,花盤水平到下降,果瓣3或4,外露或在邊緣水平。種子棕色,長1-2毫米,卵圓形或扁卵形,背面緊密且至少在邊緣附近有狹窄裂隙,種臍腹面(種皮通常被稱為蜂巢狀。)
子葉Y形(平分);莖橫截面圓形,綠色或有白霜;葉總是具葉柄,對生4-9節然後互生,卵形至披針形,長6-11厘米,寬1.5-4厘米,無光澤,綠色。
產地生境
原產於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在挪威和巴拉多尼亞之間的弗雷澤山脈附近呈間斷分布,在橫貫大陸鐵路、莫頓-克雷格山脈和砂岩西南部的埃拉伊尼亞山脈(Erayinia Hill)和卡杜尼亞岩(Cardunia Rock)附近呈間斷分布。生長在低丘陵和石質地區的高灌木叢中。
生長習性
該物種會長出木質塊莖,在幼苗基部附近開始發育。該物種擁有嵌入的營養芽,在樹冠被破壞後再生(例如火災)。該物種沒有採取落葉習性並繼續生長,直到天氣太冷而無法繼續生長。這使它們更容易受到突然來襲的寒流傷害。如果有溫度波動,生長更加緩慢,例如在林地中,該物種就有機會停止生長,並進入休眠狀態,從而使它們更耐寒。
栽培技術
展枝桉在中國種植應嚴格按照《
桉樹豐產林經營技術規程》《桉樹中大徑材培育技術規程》等多項行業標準要求執行。其中,明確要求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要預留一定的野生動物、鳥類遷徙走廊,保留林地邊緣的鄉土樹種和利用河流水系作為保護性走廊和珍稀瀕危動物、植物及其棲息地。造林面積大於1000公頃,應保留2-3%面積的次生林或灌叢、草地作為生物小區,“非桉”樹種應大於造林面積的20%。山頂、山脊、集水區(含水源庫區)和溝壑兩旁應保留原生植被。在江河、溪流、濕地、沖積溝、農耕地、省級以上交通要道和鄉村居民區周邊,以及受保護的廊道等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地段,應保留10米以上的緩衝帶(區)。同時,要求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禁止以“燒荒”清理林地,提倡“測土測葉”科學配方,平衡施肥。
下級分類
1991年,勞里·詹森(Lawrie Johnson)和肯·希爾(Ken Hill)描述了兩個被澳大利亞植物普查所接受的亞種,這些描述發表在《Telopea》雜誌上:
中文名 | 學名 | 形態 |
---|
| Eucalyptus effusa Brooker subsp. effusa | 俗稱粗皮金環(rough-barked gimlet),帽狀體為圓錐形。 |
| Eucalyptus effusa subsp. exsul L.A.S.Johnson & K.D.Hill | 俗稱沙漠金環(desert gimlet),有圓形的帽狀體和略帶白霜的小枝。 |
主要價值
在文化上對澳大利亞原住民具有多種意義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