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分類,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0米。當年生枝被暗黃色短柔毛;小枝幹後褐黑色,皮孔甚稀疏且細小,葉近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1厘米,寬1.5-3厘米,頂部長尖,基部寬楔形,有時不對稱,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凸起或平坦,側脈每邊13-16條,支脈不顯,嫩葉兩面被短柔毛,葉背兼被紅銹色鬆散的鱗秕,成長葉葉面僅中脈有短毛,葉背的毛較遲脫落,乾後殼斗的顏色相同,暗紅色或褐銹色;葉柄長1-1.5厘米。果序長約4厘米,有少數殼斗;殼斗每3個一簇,上寬下窄的陀螺形或深碗狀,高10-12毫米,寬20-22毫米,包著堅果約2/3,殼壁厚2-4毫米,小苞片三角形,緊貼,覆瓦狀排列,上部的小而密接,多呈鑽尖狀,下部的疏離且較模糊;堅果寬圓錐形,下部寬,向上漸窄,頂端尖,高18-20毫米,寬16-18毫米,密被紅銹色或褐銹色細伏毛,果臍凸起,占堅果面積約1/3,四周邊緣微凹陷。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700米的地區,多生於常綠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東南部(屏邊)。
物種分類
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2米。春夏季抽出的新枝及嫩葉背面密被黃棕色卷柔毛,秋後毛全部脫落。
喬木,高10-15米,小枝灰白色,無毛,有皮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