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即光裕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屏山村,明清時期的古建築。

屏山舒氏祠堂,包括舒慶余堂和舒光裕堂。舒慶余堂,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代,按慶余堂的中軸線,在其南面另建一座祠堂—舒光裕堂,兩者前後有大門相通,使兩座祠堂連成一體,以朱熹《家禮》為藍本建造。屏山舒氏祠堂,是徽州屏山祠堂的典型代表,其建築規模宏大,平面布局合理緊湊,院進空間虛實得當,既遵循宗廟建築的封閉、內向、完整、獨立的方式,又富有空間的節奏和韻律感,研究光裕堂空間形態、結構特徵及藝術價值等各方面之間的關係,不但能為當今發掘和發展徽文化、地域性村落規劃的研究提供寶貴的實物研究資料,同時也可為宗族傳統和現代社會家族關係延續和重建架起時空的橋樑。

2019年10月7日,屏山舒氏祠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屏山舒氏祠堂
  • 地理位置: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屏山村
  • 所處時代:明清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 :8-0307-3-110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舒慶余堂,舒光裕堂,光裕堂門樓,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舒慶余堂,建於明朝萬曆年間。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
清代,按慶余堂的中軸線,在其南面另建一座祠堂—舒光裕堂。

建築格局

屏山舒氏祠堂,即光裕堂,坐落於屏山村西面,與過村主要道路相隔不遠。由過村道路引入的支路從祠堂門前經過,並在祠堂廣場前面形成通向村內4條主要巷道,因此光裕堂在村中處於重要的位置。在傳統的祖先崇拜觀念、宗法倫理觀念、風水觀念的影響下,光裕堂附近還建有其他支祠,以此形成了屏山村的精神中心。光裕堂是由清代的舒光裕堂與明代的舒慶余堂2座祠堂構成,均以朱熹《家禮》為藍本建造。它們一南一北,擁有同一個中軸線,這種組合方式在整個徽州地區是少見的。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平面圖

主要建築

舒慶余堂

舒慶余堂坐落於舒光裕堂的北面,兩者之間相隔僅2米之距。它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共占地約480平方米。清代,按慶余堂的中軸線,在其南面另建一座祠堂—舒光裕堂。兩者前後有大門相通,使兩座祠堂連成一體。舒光裕堂大門精美、古樸,其構造別具一格:面層是以水磨方磚鋪砌,方磚銜接處用鐵皮壓縫,成棱形花格,每塊磚中央都有圓頭釘把方磚與木質門芯相連,祠堂木構架主要構件以銀杏木質建造,具有顯著的明代建築風格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表現:第一,其柱以梭柱為主,直徑與柱高約1:9至1:10之間。卷殺方法從中斷開始,向上下兩端收小,下端的直徑比上段三等分的中央部分略小。梭柱下的柱礎為復盆形,礎石上墊有梓木,即木柱礎。第二,其梁架多用雕刻華麗的月梁,月梁的斷面是圓的。梁身兩端較低,中央稍高作極緩和的弧形。斷面也是中央粗大而兩端細小,梁身上面與下面略加刨平,兩端側面有一根弧形凹線向上作新月狀翹起,下端消失於丁頭木共的斗耳之中。第三,在雕飾化的梁架上,承受五架樑上瓜柱的平盤斗有複雜蓮瓣鏤刻。在不用平盤斗時,瓜柱下端多收殺成鷹嘴形式,在時間上相當於元代初期的做法。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

舒光裕堂

黟縣古時有句俗話:“看過九都菩薩廳,再進衙門也不驚”,可見“菩薩廳”的氣勢之大。菩薩廳就是舒光裕堂,建於清朝鼎盛時期的乾隆年間,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舒光裕堂,又稱菩薩廳,因為門樓上有300多個人物雕刻,黟縣人將“畫畫”和“雕刻”說成“畫菩薩”和“雕菩薩”,“菩薩廳”因此而得名。舒光裕堂是黟縣兩大祠堂之一,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門樓的建造。主入口的板門寬大,可供轎馬直入,門樓為四柱五分樓,加上兩邊八字牆合稱七分樓。門樓上部中間“恩榮”兩字為“皇恩浩蕩,家族繁榮”之意。下中部“甲第進士第一”即狀元,說明了屏山村有人中過狀元。舒光裕堂分前廳、中廳、後廳三進,中廳與後廳為二層,相互連通,便於族祭活動和儲存物品。其木構架之特色與明代的舒慶余堂有著不同的表現,印證了時代的烙印。封建社會發展到清代已步入尾聲,數千年來套用木材構築房屋的結果已使木材瀕臨枯竭的地步。加之人口劇增,官式建築數量超過前代,更加重了木材供應的緊張程度,必須尋找木構技術的改進措施,舒光裕堂的木構架方面有三個特點:第一,檐柱採用了石與木的拼合技術。這樣做,既節約了木材,又增加了柱的耐久性。第二,木構件的修飾,從傳統的技術美學觀點轉向裝修美學觀點。除保留月梁造型之外,將注意力放在構件表面的雕飾及附屬檔案的雕刻造型上。第三,在木構架中,其柱、梁、枋等主要受力構件的尺寸均明顯地小於明代的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門樓圖

光裕堂門樓

光裕堂門樓,正立面裝飾分5個層次呈金字塔狀布置,門樓貫穿在三雕藝術和其形制之中,形成豐富的宗祠文化。最上方“恩榮”及飛龍騰飛,炫耀皇恩浩蕩的至高無上及家族的社會權勢層;第2層為門樓大額枋,約5米通長“錦衣還鄉”磚雕,雕刻文武官員數百人;第3層額枋下方鐫刻“世科甲第”,顯示家族有及第登科、光宗耀祖;第4層為雄獅歡騰,有少獅太保等,以突出家族的家規和對子孫的期望;第5層也是最底層,為松鶴延年,畫中以長壽之物寓意長輩延年之吉祥象徵。從裝飾空間關係突顯倫理綱常的等級理念,也反映出族人的心理活動。從下至上順序為孝悌—子孫—科第—功名—皇恩,這種空間結構形式及承載的內涵層層遞進,充分體現了以家族為本位,重宗法、重血緣,以孝悌為基礎的程朱理學思想。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門樓

文物遺存

屏山舒氏祠堂門樓上面彩雕塑300餘尊菩薩,五彩琉璃雕飾。

歷史文化

《家禮》相關內容
朱熹在《家禮》中規定,“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為四龕以奉先世神主”。其形制:前為門屋,後為寢堂,兼作祭祀之所,又設遺書衣物、祭器庫及神廚於其東,周繚以垣。其堂為三間,中設門,堂前為二階,以堂北一架為四龕。通過實地考察結合上述《家禮》對其形制的描述,屏山舒氏祠堂就是朱熹所立祠堂之制的典型遺作。

文物價值

屏山舒氏祠堂,是徽州屏山祠堂的典型代表,其建築規模宏大,平面布局合理緊湊,院進空間虛實得當,布局靈活,空間在“開合”之間靈活轉換,既遵循宗廟建築的封閉、內向、完整、獨立的方式,又富有空間的節奏和韻律感,是舒氏宗族文化與信仰的象徵,使得理性的思維文化和建築形體構造文化得到有機契合。研究光裕堂空間形態、結構特徵及藝術價值等各方面之間的關係,不但能為當今發掘和發展徽文化、地域性村落規劃的研究提供寶貴的實物研究資料,同時也可為宗族傳統和現代社會家族關係延續和重建架起時空的橋樑。
屏山舒氏祠堂
屏山舒氏祠堂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屏山舒氏祠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屏山舒氏祠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屏山村
屏山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屏山舒氏祠堂,路程約5.9千米,用時約12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