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居民生活消費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人口發展戰略叢書》在理論研究基礎上,以江蘇省為研究區,在巨觀層次上開展居民生活消費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居民生活消費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人口發展戰略叢書》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分八章系統研究居民生活消費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第1章綜述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第2章是全書的理論核心,闡述了生活消費的內涵,分析消費系統的環境特徵;從系統論、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生態學、科技和歷史學等角度探討生活消費的環境影響機制;闡述“三橫三縱”的消費需求以及消費需求升級的環境效應,探討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和環境的矛盾,在此基礎上闡述消費生態學研究的若干構想。第3章以修正的生態足跡模型開展消費環境壓力的實證研究,分別計算1985—2016年江蘇省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環境壓力變化趨勢、不同經濟發展區域以及不同收入群體生活消費的環境壓力狀況,分析環境壓力增長的驅動因素。第4章利用人均消費生態足跡、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與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等指標分別模擬生態型環境壓力的EKC和污染型環境壓力的EKC,定量分析生活消費水平與環境壓力的關係。第5章採用灰色關聯度、虛擬水等方法定量分析江蘇省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結構的環境壓力。第6章構建居民物質一環境需求協調發展評價模型,並定量計算江蘇省城鎮居民物質消費的環境協調性。第7章構建環境友好型消費評價指標體系,計算1997—2016年江蘇省城鎮居民環境友好型消費指數。第8章分析促進環境友好型消費的若干障礙,提出優先實施的若干政策建議。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國內外研究概述
1.2.1 可持續消費研究
1.2.2 居民生活消費的環境壓力研究
1.2.3 居民生活消費結構的環境效應研究
1.2.4 消費主體的意識、行為與環境效應
1.2.5 計算方法研究
1.2.6 研究進展評述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居民生活消費的環境影響機制
2.1 消費系統論
2.1.1 消費及其特徵
2.1.2 消費系統構成及其環境特徵
2.1.3 消費主體的環境特徵
2.1.4 消費品和服務的環境屬性及替代性特徵
2.1.5 消費水平、消費結構及其環境特徵
2.1.6 消費模式及其環境特徵
2.2 消費的環境影響機制
2.2.1 消費的環境影響概述
2.2.2 消費系統與環境系統的聯繫——系統論觀點
2.2.3 消費的環境影響與人口因素——人口學視角
2.2.4 消費主義、過度消費與貧困問題——社會學反思
2.2.5 消費的環境外部性——經濟學根源
2.2.6 線性消費模式的弊端——生態學觀察
2.2.7 消費的環境效應與科技發展——科技兩面觀
2.2.8 消費和環境的耦合演變——歷史學特徵
2.3 消費需求增長和環境的矛盾
2.3.1 消費需求的構成和層次特徵
2.3.2 消費需求升級的環境效應
2.3.3 消費策略的選擇
2.4 消費生態學研究構想
2.4.1 研究意義和必要性
2.4.2 研究基本框架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居民生活消費增長的環境壓力評估
3.1 江蘇省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變化特徵
3.1.1 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變化趨勢與差異
3.1.2 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結構變化趨勢與差異
3.1.3 不同區域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差異
3.2 江蘇省城鄉居民物質消費量變化特徵
3.2.1 城鄉居民平均物質消費量變化趨勢
3.2.2 不同收入水平城鎮居民物質消費量特徵
3.2.3 不同收入水平農村居民物質消費量特徵
3.3 基於生態足跡模型的環境壓力計算方法
3.3.1 生態足跡模型評價優勢
3.3.2 生態足跡計算方法
3.3.3 數據處理方法
3.4 江蘇省城鄉居民消費的環境壓力及其變化特徵
3.4.1 1985-2016年城鄉居民消費生態足跡計算
3.4.2 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環境壓力差異分析
3.4.3 城市化驅動力對區域環境壓力的影響
3.4.4 區域消費生態赤字計算及警示意義
3.4.5 消費的生態影響範圍評價
3.5 不同收入水平城鎮居民生活消費的環境壓力
3.5.1 不同收入水平城鎮居民2016年生活消費生態足跡計算
3.5.2 基於收入水平的城鄉居民環境壓力基尼係數分析
3.5.3 消費環境影響的群體差異特徵
3.6 不同經濟發展區域生活消費的環境壓力計算
3.6.1 2016年蘇南、蘇中和蘇北居民消費生態足跡估算
3.6.2 2005-2016年三大區域居民消費環境壓力的差異分析
3.7 環境壓力增長的驅動因素分析
3.7.1 社會經濟指標選擇
3.7.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3.8 本章小結
第4章 居民生活消費水平與環境壓力的關係
4.1 消費水平與環境壓力的關係模型
4.2 消費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
4.2.1 EKC假說
4.2.2 EKC研究綜述
4.2.3 居民消費的EKC假設與可持續消費
4.2.4 EKC假象和幾類錯誤觀點
4.3 環境壓力與居民消費支出的關係
4.4 城鎮生活污染物排放特徵
4.4.1 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基本情況
4.4.2 生活污染物排放與居民消費支出的關係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居民生活消費結構與環境壓力分析
5.1 城鎮居民消費結構與污染物排放的灰色關聯度分析
5.1.1 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
5.1.2 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環境壓力的實證研究
5.2 環境壓力的結構性分析
5.2.1 主要消費項生態足跡的貢獻
5.2.2 消費生態足跡的分項特徵
5.3 食品消費結構與環境壓力
5.3.1 食品消費結構變化
5.3.2 不同類型食品生態足跡分析
5.3.3 食品虛擬水分析方法和計算
5.3.4 主要食品單位營養成分的環境壓力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居民物質消費與環境需求協調發展分析
6.1 居民物質一環境需求協調發展評價模型
6.1.1 物質需求與環境需求協調發展綜合指數
6.1.2 綜合指數模型的構建
6.1.3 綜合指數的“位相”移動
6.1.4 綜合指數的套用
6.2 江蘇省居民物質消費的環境協調性分析
6.2.1 指標的選取和綜合指數的計算
6.2.2 結果與討論
6.3 消費策略的選擇問題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環境友好型消費體系研究
7.1 環境友好型消費體系
7.1.1 環境友好型消費的內涵
7.1.2 環境友好型消費體系的基本構成
7.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7.2.1 建立指標體系的目的
7.2.2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7.2.3 環境友好型消費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框架
7.2.4 指標的選擇與標準化處理
7.2.5 權重的確定
7.3 江蘇省環境友好型消費體系實證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促進環境友好型消費的政策建議
8.1 促進環境友好型消費的若干障礙
8.2 促進環境友好型消費的環境政策體系框架
8.3 優先實施的適用消費政策
8.3.1 強化消費者責任的制度建設
8.3.2 制定行之有效的消費環境稅費制度
8.3.3 促進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
8.3.4 完善政府綠色採購制度
8.3.5 完善宣傳和教育制度
8.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